来源:美兆人生健康管理

打开健康检查报告,人们总是担心胆固醇过高,难道胆固醇就是越低越好吗?那可不一定。联安诊所肠胃科医师王峰指出,胆固醇是制造荷尔蒙的原料,包括性荷尔蒙和抗压荷尔蒙等,因此过低也不好。

胆固醇过低可能使荷尔蒙分泌不足,导致性欲降低、记忆力变差、头晕、心悸、免疫力下降等,王峰在临床上也发现不少癌症病人有胆固醇偏低的现象。

总胆固醇正常或低密度胆固醇偏低,最后还是发生心血管疾病,原因就出在三酸甘油酯过高、高密度胆固醇偏低,「这种人最容易被忽略。」因此,风险预防最重要还是降低三酸甘油酯,提高高密度胆固醇。

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而且一般人常将胆固醇分成「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但王峰认为,无论高、低密度胆固醇,都只是扮演运输车的功用,没有好坏之分。

「我的观念胆固醇没有好坏,」低密度胆固醇负责将肝脏制造的胆固醇运送到细胞、神经、组织等,高密度胆固醇再将它载回肝脏,两者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三酸甘油酯、胆固醇、磷脂质、蛋白质、抗氧化剂等营养素,都需靠低密度胆固醇运送到细胞组织并更换,「怎么可能是坏的?!」王峰很不以为然。更重要的是看低密度胆固醇的质量,可以透过计算三酸甘油酯和高密度胆固醇的比值来判断。

胆固醇下降的原因(胆固醇越低越好)(1)

(胆固醇并非越低越好,还要看三酸甘油酯和高密度胆固醇的比值。)

●小颗低密度胆固醇才是元凶

小颗的低密度胆固醇容易困在血管内壁被氧化,造成血管内壁发炎,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低密度胆固醇有大小颗之分,当它是细细小小颗的时候才是不好的。如果体内缺乏抗氧化维生素,更有机会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DL),都会导致粥状动脉硬化,所以才有人把它冠上「坏胆固醇」。

●高密度胆固醇是血脂清道夫

高密度胆固醇能将细胞膜更换、被氧化或血管内皮发炎等所造成的血脂清出来,类似清道夫的角色,才会有建议应该提高高密度胆固醇。

●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胆固醇(TG/HDL)<2

当今医学检验主流只测胆固醇浓度总量,不看质量;

所以王峰建议民众计算三酸甘油酯和高密度胆固醇的比值,应<2,就能预测低密度胆固醇不是细细小小颗,因为三酸甘油酯越高且高密度胆固醇越低,相对的低密度胆固醇会越小颗。

怎么吃才能良好控制胆固醇?

联安诊所营养师徐景宜指出,精致淀粉、反式脂肪酸、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都容易在体内形成不好的胆固醇,引起发炎、内膜增厚、血管斑块且狭窄,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

胆固醇下降的原因(胆固醇越低越好)(2)

(调整饮食及生活型态才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处方。)

●过犹不及,避免矫枉过正

但也有人太过讲究饮食清淡,矫枉过正,样样食物都要过水、去油,少了好的油脂来源,又没有摄取足够蛋白质,加上熬夜,下场就是胆固醇太低,身体毛病跟着来,徐景宜说。

●选好油、优质蛋白质、原型食物

王峰提醒,即使胆固醇偏低,也不代表无论好坏食物都来者不拒,调整饮食及生活型态才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处方,重点包括:

1.降低三酸甘油酯,

减少或避免摄取精致淀粉、蛋糕、面包、含糖饮料、高果糖玉米糖浆及酒精。

2.提升高密度胆固醇

摄取好油及优质蛋白质,例如亚麻仁油、橄榄油、坚果、牛奶、蛋、家禽、鱼、海鲜、豆类制品等。

3.降低血脂氧化,多摄取原型食物。

徐景宜建议,如果食物要过水除去不好的油,可以再淋上一些好油,平常也可以备点坚果。肉类不必餐餐都是鸡胸肉,可以多元摄取其他优质蛋白质,因为肉类除了含有蛋白质也有油脂,每一种必需胺基酸也存在于不同蛋白质中。

「同样可以吃东西,但是可以选取你要的东西,」徐景宜强调,尽量挑选原型食物,像是吃肉不吃加工汉堡肉或肉排、咖啡加鲜奶但不加奶精,还有尽量不喝含糖饮料,如果真的要喝,建议以加二砂糖但不加高果糖玉米糖浆。

温馨提示:慢性发炎会导致胆固醇居高不下,因此,如果其他方法都效果不佳,则要考虑是否是身体长期慢性发炎所致!

大医道,医疗行业资源中心,是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机构:医疗政策解读,精准行业资讯,医院管理研究,高端人才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