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在临床上使用非常频繁,也是养生保健的必灸穴位。由于用途广泛,它被誉为“穴神”,它就是百会穴。

一、百会穴:诸阳之会,百脉之宗

艾灸百会穴引气上行(艾灸百会有讲究)(1)

百会穴,百,多也;会,交会也。《会元针灸学》中说:“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三阳就是手足三阳经,奇经主要指督脉。

就是说,手足三阳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胃经)都汇聚于百会穴,并与督脉交会,而且百会穴还是全身百脉的交会之穴。

百会穴是督脉穴位,位于头顶的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也就是在头顶的正中心。古人云“百会可纳豆”,就是说,人体直立位时,在百会穴放一粒豆子,随意走动都不会掉下来,以此形容百会穴这个凹陷还不小呢。

百会穴如何取穴呢?——将双耳向前对折,取两个耳朵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即前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或者,将大拇指插进耳洞中,两手的中指朝头顶伸直,然后环抱头顶,两手指按住头部,两手中指尖相触之处就是。

如果不放心,还可以这样试一下,首先看有无明显凹陷,然后用指施压,看是否会感到轻微疼痛。

二、百会适应症

阳气不足:表现为平时比较怕冷,一年四季手脚偏凉;面色偏白或有时候带一点儿青色;喜欢吃偏热的东西;大便偏稀、小便比较频繁且清长。

中气下陷:气短、胸部憋闷、胃下垂、子宫脱垂、食欲不振、肚子发胀、容易得痔疮、脱肛等。

温灸百会穴有温阳升阳、提升固脱的作用,对因体质虚弱引起的脏器下垂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例如胃下垂、脱肛、泄泻以及女性常见的子宫脱垂(中医称阴挺) 等。如果同时配合灸气海,效果会更好。

神志不宁:失眠、健忘、反应迟钝、烦躁不安或感情淡漠、对事情缺乏兴趣、嗜睡等,头痛、头晕、头胀、头部怕风、头部感觉异常、脱发、斑秃等头部经脉不通的症状。

三、百会穴:外通天气,此处阳气最充盛

艾灸百会穴引气上行(艾灸百会有讲究)(2)

百会穴位于头顶部正中央,是人体当中最高的位置。人头上顶天,因此根据中医的阴阳理论,百会穴是可以通天气的地方。天属阳,所以通天气的百会穴是人体阳气最充盛的部位。

百会穴居高临下,仰可接收宇宙能量,俯可沟通百脉气血,所以艾灸百会穴,有开窍醒脑、固阳固脱、升阳举陷的功效。

四、百会穴:内通髓海,调节大脑和全身

艾灸百会穴引气上行(艾灸百会有讲究)(3)

脑为髓海,是人体神志功能的根本所在。髓海即脑髓之海。所谓“海”,含有容纳包藏的意思,脑髓之海亦即包藏脑髓的地方。脑髓之海的部位在百会之下、风府之上。

百会穴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管全身阳脉,人体全身的阳气都要汇聚到督脉中去。阳气具有充养髓海的功能,督脉以及交会于百会的膀胱经都直通于脑,因此百会穴对人的髓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加之百会穴是人体众多经脉汇聚的地方,能通达全身的阴阳脉络,连贯全身的大小经穴,故而它对全身功能状态的调节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经常艾灸百会穴,可以带动人体的大部分经络和穴位,特别适合身体渐亏、身体虚弱的中老年朋友。

《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临床中常常给病人百会艾灸,可以治疗各种头寒、头痛,脑梗和中风的后遗症以及大补元阳。

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不仅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还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平时艾灸百会穴,能提升体内的阳气,维持阴阳的平衡,从而有助于养生保健、疾病预防。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刺激百会穴,可调动人体百脉,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一穴通全身,一窍通而百窍通。

四、百会穴: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艾灸百会穴引气上行(艾灸百会有讲究)(4)

百会穴最显著的功效是升阳举陷、益气固脱,尤其对因体质虚弱引起的脏器下垂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如胃下垂、脱肛、泄泻以及女性常见的子宫脱垂等。

艾灸刮痧针刺刺激百会穴就相当于拎起了这个网兜,可以即时地让人提起精神来。所以,大家联想一下,会很容易想到这个穴调理的病症和气的下陷、下沉有关,最典型的就是内脏器官下垂的疾病,如胃下垂和子宫下垂,还有脱肛等痔疮问题等。

尤其是胃下垂,是现在很多"坐家"们的常见病。

判断胃下垂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看自己的肚脐眼,如果是圆圆的,说明没有问题;如果你的肚脐眼像嘴角一样耷拉着的话,很有可能存在着胃下垂的现象。家家灼艾提示这样的人往往很瘦,吃一点点东西就觉得肚子很胀,不能多吃。这就是因为中气下陷,升阳无力,气血不能托起胃,导致胃往下坠形成的。

四、灸百会,活百岁!

艾灸百会穴引气上行(艾灸百会有讲究)(5)

由于百会穴是百脉之宗,故而刺激百会穴,可以调动人体百脉,“四两拔千斤”,起到一穴通全身的作用。民间将百会穴称为“百岁穴”,认为它主百病。

艾灸百会穴有讲究,细细道来:

首先,很多人在艾灸前,习惯先在穴位上涂抹艾草精油,然后按揉穴位。这一点放到百会穴上就要特别注意,因为百会穴的玄妙之处就在于轻刺激,就是说手法一定要轻,太过用力会导致虚阳上越、气血逆流、经脉受损,导致头痛头晕。

其次,百会穴在头皮上,被头发覆盖,所以艾灸起来不太方便,一般建议采用随身灸。随身灸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工作、学习、做家务时,都可以使用,用随身灸艾灸百会穴,时间可以稍微长些,以30、40分钟为宜。

再次,百会穴还有一个玄妙之处在于先刺激,就是说如果它和别的穴位一起使用时,可以先行艾灸它,“一窍通而百窍通”,让身体的经络气血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于将后续穴位的治疗效果放大到极致。

当然,这只是一种参考,由于施灸素来有“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的原则,在具体艾灸时,请灵活应变。

临床表明,经常艾灸百会穴及其周边,可显著改善脑供血不足,防治老年痴呆,对治疗头痛、高血压、低血压、失眠、焦虑、心悸、健忘、癫狂等效果也很显著。

现代医学也证明,刺激百会穴,能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使脑组织细胞得到恢复,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百会穴与其他穴位配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下面是它的常用配伍:

醒脑开窍: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子宫脱垂;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通督定痫: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如果身体问题可以留言,定回复;如果您有艾灸调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绿色理疗。此号为专业艾灸学习号,学习和产品都可关注;,欢迎您的点赞和关注,让我们一起学习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