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张蕊华、艺名小葡萄红
夏青(1926-1990)原名张蕊华
夏青(1926-1990)原名张蕊华,河北省迁安县人,自幼随父张凤楼(艺名葡萄红),评剧早期著名男旦 和舅父金开芳习艺,九岁即以小葡萄红艺名登台,十六岁挑班主演,巡演于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颇负盛名。1948年东北解放后,先后在东北评剧工作组,东北戏曲研究院实验评剧团工作,曾主演《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红色女英雄》《小女婿》《鸭绿江怒潮》《气贯长虹》等现代戏;1954年调中国评剧团,演出《走上新路》、《闹严府》《茶瓶计》;1958年调辽宁省本溪市评剧团任团长,演出《摆箭会》;1979年调文化部勇进评剧团任副团长,与小生演员邓天河主演了新编故事剧《清宫外史》。她的嗓音高亢,演唱技巧娴熟,在继承传统唱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粗犷高昂、奔放流畅的风格。
夏青是评剧创始人之一张凤楼先生的长女,从小受家庭熏陶加之天资聪慧,六岁登台演出了《安安送米》、《珍珠衫》等剧目,14岁时主演了《桃花庵》并以此剧成名,这出戏的成功使她成为东北地区最年轻的评剧名人之一,同时也是她那光彩照人的艺术生涯的开始。这时夏青刻苦钻研,拜刘鸿霞、筱麻红等一批名家学戏。同时她也学习其它剧种与流派,将其精华溶化于评剧的唱腔与表演中.这种不断的钻研与探索和为评剧事业献身的精神,为她日后成为一代评剧名家打下了坚实的墓础。

1941年,夏青主演的《刘翠屏哭井》等一系列剧目,使她蜚名全东北。特别是她那独特的唱腔艺术魅力和大胆的艺术创新,征服了广大的东北观众,为评剧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当时的评剧界耳目一新。
夏青是我国评剧界最早一批演现代戏的演员,当时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她不畏各种反动势力的威胁和恐吓,毅然加入了东北文协所领导的哈尔滨剧院,并担任主要演员。这期间,她演出了优秀传统剧目《牡十娘,、《白蛇传》等.同时还参加整理、改编了传统评剧《打狗劝夫》、《茶瓶计》、《井合会》、《闯宫》等.并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演出由老解放区创作表现现实生活的评剧《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折聚英》等现代剧目。为新中国的评剧事业莫定了基础并做出了突出贡献,掀开了我国评剧艺术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1948年,我党吸收夏青等六位同志,组成东北文协评剧工作组.同年10月沈阳解放.调该组赴沈阳与唐山评剧团合并,成立东北评剧实验剧团.在新时期.她继续为评剧的创新与提高不断探索。这一时期她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一批适合新时期的优秀剧目.同时在东北地区首演的新编歌剧《星星之火》中担任主演,并为歌剧的民族唱法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在评剧表演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特别是在唱腔与评剧音乐方面的继承与创新中,夏青是一位突出人物,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2年.夏青同志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打狗劝夫》并获大会表演一等奖。1954年调北京中国评剧院二团继续担任主演。在京期问她与小白玉霜、魏荣元等合演《茶瓶计》、《打狗劝夫》、《闹严府》、《白蛇传》等剧目。并演新编现代戏《走上新路》,深受广大观众欢迎,被誉为出色的花旦演员。她以自已辛勤的劳动丰富了这一时期的评剧园地.

1958年,她随丈夫(舒群)又回到了欢迎她的东北大地。夏青在本溪工作的二十多个春秋,历任本溪市评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是辽宁省二、三届人大代表.本澳市二、三届人大代表,辽宁省二、三届文联委员,本溪二、三届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夏青不仅是一位评剧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艺术教育家。她为了评剧事业的发展.积极培养学生.是一位好师表。本溪有她的不少学生,她为这些年轻的评剧接班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心血。为本溪评剧界培养了一大批新人。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评剧的演出与创作中,不断追求和进取.这期间,她执导并演出《摆箭会》、《杨娥夜刺吴三桂》、《万家三代》、《谢天香》等30多部戏。其中特别是由她编剧、创腔的《摆箭会》曾获辽宁省1959年戏剧演出创作表演奖。至今仍是辽宁省评剧保留剧目之一。

1979年,夏青回北京,她以极大的热情为我国新时期的评剧振兴而忘我工作。1980年,她主演的大型历史剧《清宫外史》获巨大成功。并荣获文化部中直所属院团戏曲表演一等奖。《清宫外史》的成功演出,是她近五十年评剧生涯的又一新高度。她为发展我国新评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夏青,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文化部勇进评剧团原副团长.原名张蕊华,艺名小葡萄红。1926年9月22日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因病医治无效于1990年12月19日21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