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里资讯西安2020-04-25 17:11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来历与皇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这八个字听上去好听,但对统治阶级以外的普通百姓来说,也许并不是一句好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装剧中我们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在大臣或太监宣读圣旨时,这句话往往被冠在正文之前,即便不懂其中的含义,也能从中体会到皇权的威严。
影视剧中宣旨与接旨的场景
然而我们知道,古装剧常常会犯历史性错误,这样的场景便是其中之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可以随意冠在圣旨之前吗?它真的像电视剧里那样历朝历代都使用的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真实的圣旨究竟什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圣旨的发展历程说起。
圣旨的演变:从“训诰”到“制诏”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圣旨”二字最早见于东汉蔡邕的《陈政事七要疏》。蔡邕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也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陈政事七要疏》中有“臣伏读圣旨,虽周成遇风,讯诸执事,宣王遭旱,密勿祗畏,无以或加。”其中“圣旨”便是皇帝对臣子的命令。
西汉时的诏书
尽管东汉末年才正式出现“圣旨”这一名称,但用来传达帝王命令的文书却是早已有之。在夏商周三代,我国已经出现了“圣旨”的雏形。据《尚书》记载,周朝有六种官方文体,分别是“典、谟、训、诰、誓、命”,除了记载帝王言行的“典”和记载君臣会议内容的“谟”外,其他四种文体都具备“圣旨”的功能:“训”指帝王的训诫,“诰”指帝王的典册,“誓”指帝王的檄文,“命”指帝王的命令。然而,与此后成型的圣旨相比,这时的“圣旨”在写作和发布上都没有一定的规范。
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圣旨”才开始有了相应的标准。秦朝废除《尚书》中旧有的称呼,改为“制书”和“诏书”,其中“制书”多是长期性的法令,“诏书”则是具有时效性的命令,这两个称呼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
在起草与发布上,秦朝的圣旨较为简单,多由丞相书写,经玉玺盖章即可发布,在防伪性能上远不如后世。由于丞相独自掌管圣旨,也就给了丞相以矫诏的可能——历史上著名的、堪称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立胡亥为太子”的诏书,便是丞相李斯与胡亥、赵高勾结,假秦始皇之名伪造的。
李斯墓
两汉时期,随着皇权的进一步发展,圣旨的相关制度也随之完善。西汉设尚书五人,其中一人便专管奏章与诏书;东汉时废除丞相及御史大夫,以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代替丞相,其中也必有一人代管诏书。在内容形式上,汉代的圣旨也有了一定规范,开头有了固定用语,不过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普普通通的“某年某月某日,某皇帝如何如何……”。
唐代一开始延续了汉制,称圣旨为“诏书”,但在武则天称帝后,为避“武曌(zhào)”的讳,将诏书重称“制书”。“制书”的开头一般会写上“皇帝敕谕”四个字,结尾署上年月日及起草人,类似于今天的公文。唐代官制实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并立,其中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便专管圣旨的撰写。至开元年间,唐玄宗设立翰林院,翰林学士亦可负责撰写圣旨。因为中书属外廷,翰林属内廷,因此圣旨又有“内制”与“外制”之分。
唐昭陵“封临川公主诏”
在唐宋时期,圣旨并不像后来那样只是笔录皇帝的“金口玉言”,而是由皇帝和大臣商议完成。在宋代,门下省更是有“封驳”(否决)圣旨的权力。例如宋代名臣胡致堂便说:“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到了元代,虽然撤销了门下省和尚书省,但仍留中书省,君臣共拟圣旨的规矩也被保留了下来。
由此可见,明代以前的圣旨,其实只是高级一点的公文,并没有传说中那样至高无上的地位。到了明朝君主集权得到空前强化,圣旨的地位才随之提高。
朱元璋:奉天承运大皇帝
进入明代后,中国的官制有了较大的变化。朱元璋进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并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除丞相,将不具有商议权、否决权的内阁提升为实际的中枢机构。从这时开始,圣旨也不再是君臣商议产生的公文,而成了皇帝意志的直接体现,大学士的作用只是笔录、润色而已。
“奉天承运”几个字也是在此时进入圣旨。曾参与编撰《大明会典》的余继登在《典故纪闻》里记载:“元时诏书,首语曰‘上天眷命’,太祖谓此未尽谦卑奉顺之意,始易为‘奉天承运’。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朱元璋画像
此外,朱元璋还称自己为“奉天承运皇帝”,甚至亲自撰写了《御制纪梦》一文,其中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命他自称“奉天承运”,南京故宫“前三殿”的第一殿也因此被命名为奉天殿。此后,朱元璋颁发的圣旨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运皇帝”六字。
所以,在明代以前,圣旨中是不会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的。这几个字的读法也不是许多影视小说中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天承运”是“皇帝”的修饰语。
虽然明代的圣旨中有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但也不是每份圣旨都会以此开头。明代圣旨中有的以这八个字开头,有的直接以“皇帝圣旨”开头,至于不很重要的圣旨,则是开门见山,甚至全文只有几十个字。
清朝最初延续了明制,以大学士管理圣旨。同时,由于满人最初以奉天为首都,“奉天承运”这一词语便在圣旨中保留下来,以宣示满人得天下是“奉天而行”。由于清代的圣旨分为用于重大事务的“诏书”和用于普通事物的“制书”,所以开头也相应的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和“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清代“制书”
在圣旨的形式上,清朝更是规矩森严。圣旨必须由绢布缝制而成,开头“奉”字一定要写在祥云上,每块绢布开头要顶格写,比后文高出两个字。除此之外,“满汉合璧”是清代圣旨的一大特点,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在中幅书写日期和落款。如果是全国性的圣旨,则以“布告天下,咸使闻之”结尾。
在书写、制作如此繁琐的情况下,篡改圣旨几乎是不可能的工作。传说中雍正将康熙遗诏的“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这样的情节,其实只可能出现在小说野史之中,在现实中,雍正既不可能将“十”改为繁体字的“於”,也不可能将满文中的“四”改为“十四”。
康熙遗诏
圣旨的颁布与宣读
近代文学家郭沫若在《洪波曲》中说“奉旨出朝,地动山摇”,可见圣旨颁布程序的繁杂与隆重。像小说戏剧里那样,皇帝灵机一动便拍脑袋拟旨颁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唐宋时期,拟旨、盖章都要经过皇帝与大臣协商,且交由中书省执行,皇帝也没有独断专行的权力;即便在明清两代,圣旨的颁布也有一定的程序,不可能随写随颁。
一般来说,圣旨拟定完毕,首先需要“用宝”,也就是在圣旨上盖上皇帝的玉玺大印。各朝代大印的数量不同,唐代8印,明代24印,清代有25印(其中21印为满汉双语)。“用宝”后,根据圣旨重要程度的不同,宣旨程序亦不尽相同。
乾隆印宝之一“信天主人”
以明清为例,对于一般的圣旨,受旨者要在卯时进长安门,至午门外礼部候旨。辰时,礼部官员或皇帝特派的官员宣旨,受旨人先行三跪九叩大礼,而后才能接旨。如果是派人到相关人员家里宣旨,则受旨者要准备香案,沐浴更衣,宣旨人往往要等上一两个时辰才能开始宣旨。而影视剧中常出现的圣旨一到便忙不迭跪下接旨的画面,只可能是接皇帝的口谕或问话,不可能是正式的圣旨。
至于册封、宣读遗诏等重大旨意的传递,程序更加繁琐。据《明史·礼一》记载,明朝宣布册封皇后的诏书要经过以下程序:
设香案于殿上,设权置册宝案于香案前,设女乐于丹陛。……礼部官奉册宝,各置于案……乐作,四拜,兴,乐止。……内使监令称“有制”,尚仪奏拜。皇后拜,乐作。四拜,兴,乐止。宣制讫,奉册内官以册授读册内官读讫,以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以授皇后,皇后跪受,以授司言。……正副使再拜复命曰:“奉制册命皇后礼毕。”又再拜,给事中奏闻,乃退。皇后既受册宝,升座。引礼引内命妇班首一人,诣殿中贺位跪,致词曰:“兹遇皇后殿下膺受册宝,正位中宫,妾等不胜欢庆,谨奉贺”。
当然,出于传达效率的考虑,如果遇到紧急军务或传达全国性的圣旨,一般来说就不用经过以上程序,而是通过驿站传递公布即可。
纵观圣旨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来历与皇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皇权受到一定制衡的唐宋,圣旨的形式便相对简朴亲民,也没有独断专行的威力;而到了过分集权的明清,为了掩人耳目,统治者要再三强调自己“受命于天”,圣旨也就成了“奉天承运”的产物了。
所以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听上去好听,但对统治阶级以外的普通百姓来说,也许并不是一句好话。
来源: 中国国家历史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