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养殖户的“领头羊”,在兰考县张庄村村民闫春光看来,生活的变化犹如坐过山车一般。

  2014年3月17日,在兰考视察时,来到了闫春光家,留下了“靠技术吃饭,争取早日脱贫”的嘱托。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闫春光开始创业,从贫困户成了村里的养殖能手。

  张庄村也成功兑现了“三年脱贫”的庄严承诺,实现了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华美蜕变。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1)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张庄村)

  终生难忘的日子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张庄村,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绿树葱葱,装饰古朴的小店鳞次栉比,红墙绿瓦在蓝天白云下交相掩映……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2)

(如今的张庄村)

  清晨,35岁的闫春光来到自家的“春光油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十平方米的屋子里,除了一口大锅、一个磨油的碾子,剩下的空间被包装好的产品占得满满当当。“这是打好的芝麻盐、熟芝麻还有磨好的香油,用的都是兰考本地产的芝麻。”

  闫春光的香油用的是土法:芝麻在锅里炒两个小时,在石磨上磨1个多小时,然后倒入开水中,用开水“晃”出香油得三四个小时。

  一边忙着,闫春光一边晒起了自家的“小幸福”:卖芝麻、香油平均每年收入十几万元,生活条件好了,闫春光把上六年级的女儿、四年级的儿子都送到了县城的寄宿制学校,除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外,也便于他和妻子腾出手来,把家中的产业做得更好。

  闫春光的芝麻盐、香油起名“张庄春光”,之所以注册这个品牌,闫春光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张庄的春光。

  在闫春光看来,正是带来的春光让张庄奔了小康。

  2014年3月17日,是闫春光终生难忘的日子,在兰考视察时,来到了张庄村闫春光的家。

   “拉着我奶奶的手聊了很久,还鼓励我早日脱贫。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对于这份无微不至的关怀,春光至今记忆犹新。

  “好好干,靠技术吃饭,争取早日脱贫。”一番话,让闫春光当天晚上彻底睡不着了,从那之后,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绝不辜负的期望。

  一年脱贫

  张庄村曾是兰考县的第一大风口,风沙肆虐、自然环境恶劣,严重遏制了这里的发展。

  “听奶奶说,天天满脸沙,吃饭沙硌牙,有时风沙把门堵了,人只能从窗户爬出去。”闫春光的父亲去世早,家中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母亲和姐姐。“那时候爷爷奶奶都已经60多岁,我和姐姐还在上学,依靠微薄的土地来支撑这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2005年,闫春光高中毕业那年,家中已无力承担他和姐姐上学的费用,闫春光退了学去外地打工。

  在外打工两年后,爷爷生病了,闫春光回到村里,一边照顾爷爷,一边务农,几年间娶妻生子。2010年,村里养鸡的有10来户,形成了一定规模,而且收入也不错,当时有邻居愿意帮助闫春光进行养鸡技术指导,他也决定试一试。于是,闫春光用自己在外地打工挣的钱和借来的一部分钱,建了一个能养2000只鸡的鸡棚,开启了养鸡事业。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3)

(闫春光)

  没想到,几个月后的一场禽流感,让闫春光的心血付诸东流。“上有80多岁的奶奶,下有俩孩子需要照顾,建鸡棚借的钱也还不上,那时愁啊,觉得这辈子没啥指望了。”闫春光一家成为了村里的困难户,他只能继续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2014年3月17日,到张庄村考察调研,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面对嘱托和人民期盼,兰考县委、县政府郑重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

  脱贫攻坚战打响。2015年,闫春光又开始创业了,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拿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建起了现代化的鸡棚。这次,还是养蛋鸡,3000只。起早贪黑、到县里学养殖技术,勤劳肯干的特质再加上政策扶持,让闫春光养鸡场的效益不断提升。一年后,3000只蛋鸡让闫春光挣了7万元,2015年底,闫春光终于摘掉头上的贫困户帽子。3年时间,闫春光赚了20多万元,不光脱了贫,还成了村里养殖户的“领头羊”。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4)

(闫春光和他的“春光油坊”)

  脱贫之后,闫春光的奋斗之路没有就此止步。

  2018年,因为张庄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闫春光开始考虑转型,他看准了传统手工艺这个行当,多次请教村里的老人,学习传统的石磨香油手工艺,开起了“春光油坊”。

  “春光油坊”成了张庄村的特色小店,除了将产品卖给来往的游客,闫春光还开了网店,把生意做到了互联网上,“一年能收入十几万元”。

  六旬老人带头建民宿

  2014年,在张庄村同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时,当年62岁的老党员游文超也在现场。“听了的话,很受触动。咱是老党员,不能老当贫困户。”

  2013年,游文超的老伴和儿子相继卧病在床,家里收入锐减。“那两年,娘俩的医药费和孙子孙女的学费,把家里全掏空了,我成了贫困户。”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5)

(游文超)

  如何让张庄村脱贫?兰考县领导到张庄村调研,认为张庄村地处黄河最后一道弯,又是焦裕禄治风沙的地方,有条件发展旅游。

  说干就干。张庄村打造“梦里张庄”示范点,建成吃住一体花园式农家乐;结合焦裕禄精神建成专题纪念馆,再现当年兰考人民的奋斗情景。

  如何让群众参与进来?张庄村鼓励村民把自有的闲置院落改为民宿,并免费提供设计方案,房租收益全归各家各户。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6)

(游文超的“游家小院”)

  作为一名老党员,也想改变家庭的境遇,游文超带头响应,他利用金融扶贫政策贷款12万元,把家里4间房子改建成特色民宿,起名“游家小院”。游家小院2016年5月改造,8月营业,当年就有不错的收入。2017年,游家小院经营收入达8万元。

  在游文超的示范带动下,张庄村40多户村民陆续干起农家乐。如今,公交车通到了村门口,自来水、天然气通到了家里边,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免费WiFi也覆盖到了全村。2018年,张庄村年接待外地客人超过10万人次。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7)

(游文超把自家小院改造成民宿)

  70岁的游文超还在经营“游家小院”,“游家小院”的客房进行过提升改造,又扩建了几间客房和餐厅,儿媳妇主要负责管理,游文超帮忙打理,“游家小院”是张庄村发展旅游的代表,也是游文超梦开始的地方。

  兑现“诺言”

  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改善,产业项目的落地等,一系列的扶贫政策相继落地张庄村。眼见着道路硬化了,路灯点亮了,贫困户的危房都变成了崭新的民居。

  张庄村把村里的主干道取名为幸福路,引导村民重新设计翻修路两旁的旧宅老院,做成门面房对外出租。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8)

(张庄村的幸福路)

  闫春光的“春光油坊”就坐落于幸福路,在“春光油坊”旁,林立着一个个特色小店。张庄红薯、张庄香油、张庄花生糕、张庄老布鞋、张庄醋……南来北往的客人不仅买走了特产,也通过这些特色产品让更多人知道了张庄这个小村庄。“这些小门面,一年就能赚十几万元,张庄村村民的干劲在不断增长。”张庄村党支部书记表示。

  产业兴旺,大家才能共同富裕。

  张庄村的产业形态逐渐丰富。泡桐、花生、大枣被称为兰考“三大宝”,如今,蜜瓜、红薯、花生成了兰考的“新三宝”。张庄村下大力气发展产业,做大种植,引进高端品种,建成将近200个哈密瓜种植大棚;建设村头扶贫车间,传承祖传的红薯醋工艺;流转100多亩荒滩地,引进白对虾养殖产业。

  此外,张庄村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实现了张庄村部分村民的就业。村里引进一家菌类企业落户,吸纳就业200多人,人均月工资2500元以上;实施“巧媳妇工程”,吸纳100多名妇女手工制作张庄布鞋。“从小跟着长辈在家纳鞋底,都以为这手艺该失传了,没想到现在还能变成活钱。”村民胡秀琴说,张庄村布鞋手工坊让村里的中老年妇女有了额外收入。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9)

(张庄村布鞋手工坊)

  乡村游、果树采摘、食用菌产业、南美白对虾养殖等经济形态在张庄村生根发芽,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张庄村吸引了大量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35岁的陈先生在兰考县城做生意,2016年,张庄村开始发展旅游,陈先生回到村子,投资建成一座三层小楼的民宿,“以前的张庄村太穷了,这几年的变化很大,回到村里既能陪伴老人,也能为村子做点事情。”

贫困村脱贫走向小康的故事(非凡十年兑现)(10)

  2017年,张庄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功兑现了“三年脱贫”的承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美丽村庄,如今的张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华美蜕变。

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发自河南兰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