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1)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谁才是汉朝真正的罪人?189年9月22日:宦官诛何进,东汉外戚专权结束。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2)

汉朝灭亡同董卓和曹操没有什么关系,第一是制度问题,第二是皇帝问题。

汉朝是从内部彻底崩溃的。

早在最后三代皇帝时,王朝就已经风雨飘摇。

我们就看看导致黄巾起义,全国大乱的汉灵帝是什么人!

小说《三国演义》中,张角兄弟有这么一段对话:张角与二弟商议曰“自古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

这是什么意思?

张角那套汉朝就要灭亡的邪说,已经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为什么会这样?

汉朝的各种社会矛盾已经严重,朝廷腐败到了极点,把老百姓害得很惨,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那么,是张角胡说八道吗?

并不是如此。

诸葛亮的《出师表》也这么说: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一下就是: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和胡乱施政。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3)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看看汉灵帝时代,国家混乱到什么地步。

汉桓帝没有儿子,11岁的汉灵帝是外戚窦氏扶持上台的,由此窦氏在朝中权倾一时。

汉灵帝不满窦氏掌握大权,暗中支持宦官集团进行武装政变。当时窦氏试图铲除盘踞汉朝百年的宦官集团,后者见横竖是死,干脆绝地反击,发动“九月辛亥政变”。宦官的武装一举杀死了窦武、陈蕃等人,将他们彻底灭族。

由此,窦氏外戚暂时被消灭。没想到,宦官集团缺少了政敌,权力变得非常强大,也开始掌握朝廷。

宦官比外戚还要恶劣,对于政敌一律诛杀。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暗中密谋对付宦官,就被全部灭族。

宦官逐步架空了皇帝,汉灵帝这个草包却竟然认为,太监们对其忠心耿耿,支持他们进行了第二次党锢之祸。

宦官集团拿到尚方宝剑以后,诛杀了大量政敌,搞得朝廷中几乎成为宦官的天下。任何一个大臣只要不巴结宦官,不要说坐稳官位,连性命都保不住。

宦官没有后代,有权势也无法传给子孙,比较看重活着时候的享乐,很喜欢聚敛钱财。

宦官集团对社会各阶层进行残酷剥削敛财,搞得天怒人怨。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4)

朝廷乱成这样,汉灵帝却躲在宫中骄奢淫逸。他耗费人力物力为自己的享受修建大量宫殿,其中包括一些‘裸宫’。在裸宫中,宫女随时要穿一种袒露下体的服饰,以便供其随时淫乐。

汉灵帝有很多变态的行为,甚至让宫女同动物发生关系,自己在旁边观看取乐。

宦官集团很快开始难以控制,连皇上也不放在眼里。

太监张让与赵忠自称为皇上的父亲,汉灵帝终于感到了威胁。

很有意思的是,汉灵帝明明对外戚恨之入骨,此时也开始利用妻子的亲戚,也就是外戚何氏来对付宦官,走上了之前外戚专权的老路。

何氏上台以后,因为朝廷经济几乎崩溃,没有钱建立新的嫡系军队帮助皇上。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5)

于是,汉灵帝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卖官保爵。

这就是明码实价的卖官,任何人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官。

朝廷公开宣布可花钱买到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

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

很多史学家评价,卖官政策是压垮东汉的最后一根稻草!

通过买官上台的官吏,上任以后为了收回投资,只能变本加厉地压榨老百姓。

即便是非常富裕的时期,老百姓也经不起如此压榨,更别说东汉末年。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6)

当时恰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小冰河时期,出现了频繁的天灾。由于气温降低,农作物严重减产,导致全国陷入饥荒,老百姓连最基本的口粮都没有,大量饿死。

这种情况下,各级官员不救灾,反而还在横征暴敛。

这就是标准的官逼民反,老百姓为了生存下去只能造反。

由此,汉灵帝还没死,全国就已经到处叛乱,黄巾起义也开始了。

汉灵帝由于纵欲过度,才33岁就暴毙而死。

他死前,还给后面的皇帝挖了好几个大坑!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7)

第一, 汉灵帝为了对付农民起义,改变了汉代中央直接统治地方的制度,搞出了重置州牧,史称“废史立牧”。他以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同年又以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等等。

这样一来,中国就出现了割据一州,实力强大的军阀。汉灵帝还没死,刘焉等人就已经不听指挥,甚至图谋篡位了。

随后各地军阀四起,东汉再也无力控制,国家名存实亡。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8)

第二,汉灵帝死前刻意扶持外戚何氏,但没有给予外戚足够强大的实力。

汉灵帝想利用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牵制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自己则借机彻底掌握权力。

汉灵帝是个政治垃圾,根本就没有能力控制这两个势力。汉灵帝不断煽风点火,反而让两个集团矛盾高度激化,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汉灵帝死后,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立即展开激烈斗争,到了敌死我活的地步。

最终以宦官集团杀死外戚领袖何进,外戚军队把大小太监彻底杀绝作为结束。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9)

至此,外戚集团同宦官集团等于同归于尽了。表面上是好事,却出现了中央朝廷的政治真空。而汉少帝只有13岁,刚刚上台不到1年,还没有执政的能力。

这种权力真空,加上地方上军阀割据局面,让野心家并州牧董卓找到了绝佳的机会,一举控制朝政,差点改朝换代。

早在外戚集团和太监集团同归于尽的时候,东汉就已经在内斗中灭亡了。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10)

第三,汉灵帝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财政烂摊子。

汉灵帝时代,朝廷财政完全崩溃,只能依靠卖官鬻爵维持。地方上灾荒非常严重,老百姓大量饿死,朝廷却压根没有救灾的能力。

就连军队也无法通过征粮维持作战,要像曹操那样让士兵种地,才能维持生存。

由此可见,老百姓实在是没有粮食了,整个国家都陷入饥荒和死亡中,非常可怕。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全国估计有1100万户,5500万人。

而汉灵帝死后的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计有300万户,1500万人。

前后对比一下,竟然减少了400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

东汉时期董卓(汉朝到底毁于董卓之手还是曹操之手)(11)

早在汉灵帝死后不久,国家人口就减少到惊人的地步。

兴平元年(194年),也就是汉灵帝死后才5年,全国饥荒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

临时首都长安也出现粮荒,一斛谷值钱50万,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因为粮食不够仍然有很多人饿死。

看看,汉灵帝的胡乱执政,到了连首都老百姓都人吃人的地步,国家还能不灭亡吗?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