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战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最耀目的功绩便是统领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攻打齐国,击溃强齐,并率领燕国军队乘胜追击,连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创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一战。
然而这段辉煌,却仅仅持续了数年,燕昭王死,其子燕惠王即位,中了齐人田单的反间计,使得一切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后,乐毅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锦衣玉食,安然善终。
在极其重视名声的古代,乐毅“叛燕投赵”,却丝毫没有影响他青史留名,甚至还受到后代豪杰名士的崇拜追捧,譬如:曹操、诸葛亮、王羲之等等。
试问乐毅到底凭什么呢?
通过改革振兴燕国,展现政治才干《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的先祖是乐羊,乐羊是魏文侯(魏国的开国之君)手下的将领,乐羊因大败中山国而成名。
乐毅出生名门,文武双全,颇有才干,曾先后在赵国、魏国做过官。
当时,燕昭王因为子之之乱而导致燕国被齐国乘机战败一事,耿耿于怀,立志要报仇雪恨,于是他拜访名士郭隗,求计问策,并礼尊其为师,修筑黄金台,招贤纳士。此举震动天下,乐毅正是在此时,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受到燕昭王的礼遇,被任命为亚卿(按照周制,卿分为上、中、下三三级,次者为中卿,又称亚卿),受到重用,并被委以国政和兵权。
燕昭王塑像
乐毅倾尽全力,协助昭王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施行了一系列振兴燕国的举措,史称乐毅改革。
包括:制定法律,严厉法制,加强对官吏的审查与考核。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只将官爵、禄位授予有功、有能的人,以克服“亲亲”、“贵贵”的用人传统。“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对于遵守法律的人,包括贫民和奴隶,都依照制度给予奖励,以促使燕民自觉守法,安定社会秩序。在军事上着重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以便提高燕军的军纪和战斗力。
乐毅改革,使燕昭王得到了全国各阶层百姓的支持,提升了燕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为燕国伐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伐齐大胜,助力燕国跻身七雄,展现非凡的军事才干等到齐国百姓都不能忍受齐湣王的暴政时,乐毅建议燕昭王联合诸侯国一起攻打齐国,增加胜算。于是,燕昭王联合了赵、楚、韩、魏等国家,一起攻打燕国,并拜乐毅为上将军,举全国的兵力伐齐,赵惠文王也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
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大败齐军于济水,此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进攻,撤回本国,唯有乐毅率兵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
“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室,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已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
乐毅伐齐大胜,替燕国一雪前耻,为燕昭王报了杀父之仇,大批的齐国财物运送往燕国,增强了燕国的国力,为燕将秦开袭破东胡奠定了基础,助力燕国再得千余里国土,使燕国领土向东北扩展到辽东一带。除此之外,燕还向南进军,攻占了中山国许多地方,使得使燕国跻身于列强之列,步入黄金时代。
高瞻远瞩,以仁义治理齐地。“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
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非是燕国军队攻不下,而是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毕竟燕国小,而齐地广大。
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 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个人认为,若非是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对乐毅心怀猜忌,中了齐人的反间计,以乐毅的才干,齐国极可能亡于燕国,而齐地齐民也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燕国。
《隆中对》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由此观之,诸葛亮对乐毅也是崇敬的,他对孟获七擒七纵,也与乐毅治理齐地的原则一致,欲从根本上瓦解敌人,以达到长久统治的目的。
知恩图报,厚德载物,真君子也乐毅感念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和信任,尽心竭力地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又在伐齐中立下不世功勋,却不妄自尊大,而是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分内之事。
他被封为昌国郡,手握重兵,在遥远的齐地,继续对齐国的讨伐。因为三年了还未攻下莒城和即墨,而受到燕太子的猜忌,燕太子因此向昭王进谗言,昭王不仅责打了太子,还立即派使者拿节杖去见乐毅,立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感动,对天起誓,情愿死也不接受封王的命令。此后,他更加尽心尽力地为燕国效劳。
即便是燕惠王即位后,中了齐人田单的反间计,他为求自保,投降赵国,也没有做过半件对不起燕国之事,还成为了燕赵和睦的桥梁。
当此之时,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于是派人去责备乐毅,说他误信流言,与之有了隔阂,丢下燕国,归附赵国,自私自利,愧对燕昭王对他的知遇之恩。
原话如下:
“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有道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乐毅在齐地统兵五年,若真是那种“自以为计”之人,大可以将齐地据为己有,而燕惠王派来取代他的骑劫,他也大可除之,根本没必要委屈自己,西降于赵。
燕惠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换作任何气量稍小的人,即便不倒戈相向,至少也会恶语相向。但乐毅没有,他写了一封《乐毅报燕王书》派人呈给燕惠王。
书中言辞真切地表明了他对燕昭王的一片忠心,以及与燕昭王的相知相得,驳斥了燕惠王对他的责难和误解,并抒发了功败垂成的感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
燕昭王读后,万分懊悔,
“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
大意是说,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
“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
译:太史公说:“当初齐人蒯通和主父偃读乐毅给燕王的那封信时,都曾不禁放下书信掉下眼泪来。”
伐齐虽然失败,但却不是乐毅的过错,反倒更彰显了乐毅的德行,和做人的智慧。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
乐毅的选择,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保全了燕昭王的贤名。
而其“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的高尚行为,更是令人敬佩,实乃真君子也。每每从《乐毅报燕王书》中读到这几句话时,我都深感惭愧。回想往昔,好些关系,若是能在破裂之时收敛脾气,保持理智,礼让包容,或许结果会大有不同。
所以,综上所述,乐毅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受人景仰,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才干,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