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粪便、尿液直接或间接传播。致病原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细菌(大肠、沙门、回肠炎、痢疾);病毒;原虫(球虫);寄生虫(圆虫);真菌性疾病,比如曲霉菌很少通过粪便传播,更多的是在垫料中,而使用锯末等物质的垫料有传播细菌病的风险。

要降低粪便、尿液传播疾病的风险,需降低它们对饲料和水源的污染。常见的猪粪便传播的疾病,见附录1。

猪场生物安全三大基本原则(粪便及废弃物处置)(1)

根据地方法规制定合理的粪污处理方法,防止环境的污染

室外饲养要注意水源、水槽和料槽的清洁

粪污处理工具和饲料处理工具要分开,包括铲子,叉子,叉车等,见下图1

经常清理仓库、栏舍和场地内的粪污,切断寄生虫的生长周期,防止招来过多的苍蝇

控制蚊蝇,防蚊贴、捕蝇器和杀虫剂

储粪池应能防止猪只接触,常用的如漏粪池。如使用发酵池,则应确保输送粪便管道及管道口能够防止老鼠进出,见下图2

防止成年猪的粪便进入幼猪生活区,或者污染饲料

如果粪便用于灌溉和施肥,应该保证猪只至少3周内不会与刚施肥的土壤接触

猪场生物安全三大基本原则(粪便及废弃物处置)(2)

猪场生物安全三大基本原则(粪便及废弃物处置)(3)

现在很多猪场会雇佣专门的清理和拖运公司进行粪污处理,这样引入疾病的风险非常大,粪便拖运车辆在不同猪场间移动,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清洗消毒,可能造成疾病在不同猪场之间传播。因此,必须保证外包粪污处理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洁净。在到场前,尽可能清洗所用工具的外表面,并检查以确保表面没有有机物黏着,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场内或与场内人员接触。

感染非洲猪瘟的猪也可以通过粪便间歇性地向外排毒,并且有时候排毒量会很高1(2012,H.C de Carvalho Ferreira),因此,发生疫情的猪场应该重视对化粪池的消毒处理。

根据俄罗斯某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实践,粪便处理方式如下(方法仅供参考):每立方分米加入1.5kg浓度为25%的干漂白粉末(视频可见2019年6月 Gustavo López,海博莱 · 非洲猪瘟防控专题研讨会)。

附录1:猪粪便传播的疾病(来源:Managing Pig Health and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猪场生物安全三大基本原则(粪便及废弃物处置)(4)

[1]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excretion patterns in persistently infected animals: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2012, H.C de Carvalho Ferreira et., al.


来源:海博莱张晨飞、费文涛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