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谁堪伯仲间是反问句吗(千载谁堪伯仲间)(1)

千载谁堪伯仲间是反问句吗(千载谁堪伯仲间)(2)

“伯仲”,指兄弟之间的老大和老二。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举孔子为例: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名孟皮,字伯尼;孔子名丘,字仲尼。还有三国时期的孙策和孙权(孙坚长子、次子),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

“伯仲”,又比喻事物不相上下。“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壎和篪,读xun chi,古代的两种管乐器)。

古代对年长的男子,不称名字而称排行,表示尊敬。《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汉 班固《白虎通·姓名》:“五十乃称伯仲者,五十知天命,思虑定也,能顺四时长幼之序,故以伯仲号之。”晋王羲之《与谢安书》:“ 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闻,昆仑之伯仲也”。宋秦观《代贺王左丞启》:“学穷游夏之渊源,文列班杨之伯仲。”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碧云寺》:“大抵西山兰若,碧云、香山相伯仲。” 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四章:“中国更有一浩大工程,可与长城相伯仲者,运河是也。”

曹丕创"伯仲之间"称赞傅毅才华

最初“伯仲之间”是用哪两位来比较呢?这就得看曹丕的《典论·论文》,其中有这么一句:“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班固是个厉害角色,大家都知道,光是编《汉书》一件功业,足以让他彪炳千秋。傅毅则是班固的同事,早年见汉明帝没诚心求贤,就写了《七激》来给皇上提个醒,引起天下轰动。

后来,傅毅总算在朝廷任职,与班固、贾逵等一起校队经典,期间写了《显宗颂》10篇,文名大得很,不比班固弱。可惜傅毅命短,死于公元90年。所以,傅毅没有像《汉书》这样的大部头传世,后来的名气也远不如班固。不过,曹丕还是给了一个公正的评价,认为傅毅与班固才华差不多,正所谓“伯仲之间”。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在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当时62岁,想到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犹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这两句概括了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来,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勾勒出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他当时的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亮坚持北伐,“出师一表真名世”,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