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0篇全文及翻译(论语139自行束脩以上)(1)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解释:

孔子说:“凡事自己拎着十条肉干前来拜师的,我没有不认真教诲的!”

注释:

我们先从字义上说。

脩,就是晒干或晾干使其萎缩的意思。这里是专指“肉干、腊肉”的意思。

束,是十条的意思。

有人很是疑惑,孔子自己不是都说“有教无类吗”?那怎么还收礼呢?难道不送礼的就不教吗?如果是这样怎么谈得上“有教无类”?

要我说,没错,孔子你咋还收礼呢?况且,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生产力之下,十条肉脯那可是笔不老少的厚礼了啊!孔子啊孔子,您老这是怎么了?要我们这些想学习的穷苦人怎的活啊?

但孔子真的是如此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穷如颜回,他付得起孔夫子的学费吗?论语中没有说,历史上也没有说,那我们只能从后人的注释中窥探端倪了。

朱熹说:“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

意思是说:圣人教育人那是有教无类的,但是对方人家就不想学或者是就不主动学,那圣人又怎么能上门去教呢?人家明明挺自得其乐的,你非要教人家,最后人家不得烦你啊?!

通过此,我们再考虑,如果有人主动上门来求教,不拿礼物,那圣人是不是就得教呢?

我们现在经常说要“同理心”,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那此时我们站在圣人的角度想一想:这个来的人是不是真的想学习呢?莫非有可能他只是想要来会一会我,试试我的道行?但如果人家请教问题我也得回答啊!

来人于是问,圣人于是答,最后那不知是否真心来学的人要么满腹狐疑,要么面露“不过如此”的神态,欣欣然而去。

圣人于是烦恼的说:“哎,若尽是此辈,吾将不胜其烦也!”

于是圣人向天下通告:“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我瞎扯,您瞎看!圣人当然不会如此浅陋,圣人总是诲而不倦的。

但人啊,总得把时间用在得意处,那样才能感到充实和富足,圣人也是人,所以我斗胆替圣人想这么一回,何况家中还有妻儿老小等等,有时候学生赖在家里也不能饿着啊,也得给学生吃喝啊!

所以,总是会存在上述的那种人,游历天下,会天下大师,亦或品评天下大师,以此为乐的绝对不在少数。所以这种人绝对不是真心来求教的。

而那些真心来求教的,唯恐大师不肯收留,于是总要带些礼物来的。更何况当时的孔子已经名满天下,若只是花些钱食就可以学到孔子的学问,那真是再满足不过了,又有几人会真的在乎那身外之物呢?这种想法只有那些真真看到学问好的人才能理解的,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花大价钱找各种补习班不就是这种心态吗?

可能还有些看官会说,你咋竟往给孔子开脱了说呢?万一他就是想要高昂的学费呢?

我说不可能,为什么?

因为有谁会故意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呢?你我都能要讨论一番的事,孔子就偏偏要往坏的方面做,以落人口实?如果孔子利欲熏心的人,子贡那么有钱,经常送于孔子,孔子怎么就不要呢?所以,这种看法根本无需考虑。

人性的弱点就在于:免费的可劲儿搂,昂贵的想办法搂,实在需要还搂不了的,那就花费之后可劲儿搂。

如此,不正应了上文朱熹的那段话吗?

所以,学习一定要付出代价,没有代价的学习都是伪学习。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太多的学问信息根本不需要我们花费太多的代价,同志们,这免费的就可劲儿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