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徐雨阳

这个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在杭州吃货社群里发起了分享家乡美食的互动活动,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前几天,热心读者刘先生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报料,说自己前段时间无意中路过双菱路上一家新开的建德豆腐包,吃完感觉豆腐很嫩,辣度比以前吃的建德豆腐包要弱一些,更加适合老杭州口味,而且价格蛮实惠,排队的人还挺多的。

建德豆腐包是哪家最好最正宗(双菱路上这家建德豆腐包火了)(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按图索骥来到这家“登登包子铺”。店的位置就在双菱路靠近太平门直街的东北角,斜对面是杭州人都熟知的张生记总店,红底白字的门头非常显眼。

建德豆腐包是哪家最好最正宗(双菱路上这家建德豆腐包火了)(2)

早上九点半已经接近早餐高峰期的尾声,所以门口排队等候的队伍并没有很长。到店的客人,无论是食客还是外卖小哥,基本上豆腐包都是5个起买。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位附近的居民,打包了十个豆腐包说带回去给家里人做早餐。

建德豆腐包是哪家最好最正宗(双菱路上这家建德豆腐包火了)(3)

小小的包子铺,目测面积也就十几个平方,一半的空间都留给了敞开式的后厨操作间,用餐位只有窄窄的一溜儿六个位子。老板徐登站在操作间里,和另外三名包子师傅一起紧锣密鼓地包下一锅包子。登登包子铺的另一位合伙人高纯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聊起了他们俩的创业经历。

建德豆腐包是哪家最好最正宗(双菱路上这家建德豆腐包火了)(4)

高纯和徐登都是建德人,也是豆腐包培训课程的同学。高纯之前在桐庐经营小餐馆,去年因为疫情影响,餐厅陷入经营窘境,不得不歇业。后来,高纯的爸爸听说建德市政府正在打造豆腐包品牌,在新安江开展专门的技术培训,培训课程不仅不收费,而且还有补贴,就劝女儿去试试看。高纯说,建德豆腐包培训到现在已经开展了8期了,每期培训时长7天,而且限定只录取150名学员,录取比例差不多是1/15。高纯和徐登刚进培训班没多久,就发现互相很投缘,商量好毕业之后一起到杭州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包子铺。毕业后,两个人花了半个月时间吃遍梅城、寿昌和新安江大大小小的几十家包子店,一边吃,对自家的豆腐包馅料进行调试改良,考虑到杭州人对于辣味的耐受程度没有建德本地人那么强,于是特意减低了辣度。

建德豆腐包是哪家最好最正宗(双菱路上这家建德豆腐包火了)(5)

建德豆腐包最大的特点就是皮薄馅多,薄薄的一层发酵面皮包裹着嫩滑Q弹的石磨豆腐,辅以翠绿的小葱花和红艳艳的剁辣椒,一口咬下去,混合着面皮的松软、豆腐的鲜辣,还带着饱满的汁水,难怪诗人陆游都要称其为“严州第一包”。

高纯说,吃他们家的包子一定要试试看配着店里自制的绿辣椒酱,这样才有灵魂。

建德豆腐包是哪家最好最正宗(双菱路上这家建德豆腐包火了)(6)

为了让店里的包子保持建德特色,徐登和高纯拿着老家产的石磨豆腐,四处在杭州打听能够订制包子的供应商,包包子的师傅也都是从建德老家请来的。

建德豆腐包好吃,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每盆豆腐馅儿都是现拌现包,拌好之后必须在半小时之内用完,不然就报废,这无疑加大了包包子的工作量。徐登和店里其他伙计每天3:30就要到店开始准备工作:和面、拌馅儿、熬稀饭、做豆腐脑……一直忙活到5:30,第一笼豆腐包才能出锅。

高纯说登登包子铺开业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基本上每天都要卖出2000多个包子,曾经有客人一次性打包了130个。有两个在附近工作的大哥,是包子铺的忠实粉丝,从开业到现在,每天5:20就坐在店门口,等着吃新鲜出炉的第一笼豆腐包。

建德豆腐包是哪家最好最正宗(双菱路上这家建德豆腐包火了)(7)

经过2个月的用心经营,现在登登包子铺基本已经走上正轨。高纯和徐登预计半年左右可以回本,他们也开始着手寻找下个门店的店面了。徐登说,下一家店想要找个大一点的,厨房大了,员工多了,菜单上的品种也能更加丰富,“建德好吃的面食太多了,之后我们还想把建德特别火的臭豆腐包也带到杭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