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方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从高中开始,我总是想用自己拙劣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一篇关于方言的文章。说起方言,那就离不开农村。

四川重庆打情骂俏的段子方言 方言的魅力(1)

那是一次假期,依稀记得一大群人站在我们的家唯一气派的稻场(专门打谷、晒谷的一块平地)上,聊东聊西,天南地北。(用我们那的方言说,叫日bo)村里的人都调侃我的母亲,说她厉害,把我爸管的服服帖帖的。他们是这样形容的“承香像警报车子(特有的谈舌头音),人还没到呢,车子(特有的谈舌头音)喇叭就已经到处都是,华哥早就乖乖回克(去)了,”当时是高中生的我,不觉得有这样一个彪悍跋扈形象的母亲有点羞愧,反而觉得他们真是民间奇才,短短几句话就形容地这么贴切,当事人还不生气!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着哩。

四川重庆打情骂俏的段子方言 方言的魅力(2)

从小学到初中,教书匠的普通话都不那么标准。小学时代的老师都是一边教书一边种田,老师经常穿着凉鞋卷起下过水田的裤腿来给我们上课,至今衬衫的读音我有时还有点恍惚到底是chèn shān还是chùn shān。到了高中,情况有所改善,老师至少师专毕业不再是杂牌军,老师上课基本上都是用普通话讲话。

四川重庆打情骂俏的段子方言 方言的魅力(3)

但读书人也有对方言的热爱。有一位高中物理老师,头发已然是地中海造型,上物理课的时候我只能说,生动有趣。我的物理成绩那么糟糕,不怪老师讲的不好,而是怪我上课时总是在体味老师的正宗荆门方言。比如,讲到小球从高处斜坡冲下来时,他用他炉火纯青的方言说道“你看这个小球从上面这么一滚,一拱一ge(一声),拱到泥巴里头克哒,它就停都不懂了。”我在这时应该思考的是,小球的加速度等等,但是我没有,我内心不断赞叹“这里讲的真有趣,怎么能够这么形象呢?”

四川重庆打情骂俏的段子方言 方言的魅力(4)

到了大学,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闲暇的时候也会交流方言,总体来说湖北的的方言很好懂,江浙沪和两广地区那简直就是听天书。我们会相互让对方猜猜自己说的方言是哪个?比如说,膝盖在荆门说“克起包”黄冈可能说“蛇头包”或“阔头包”。

四川重庆打情骂俏的段子方言 方言的魅力(5)

到了工作之后,在黄冈上班,慢慢地研究他们的方言文化,也觉得非常有趣。比如说,给东西给别人时会说“jia”(四声);下大雨会说成“落大雨”;形容人长得高不说高说“长得长”;叫小孩“细伢”;年长的女性也叫伯伯,女性地位估计也很高吧。还有一个字必须好好讲讲,那就是“掇”,在端菜到饭桌上时,会说“把这个菜掇到那里去”,恰好我的家乡是掇刀区的,那里还有一个名叫掇刀石的地方,传说是关羽放刀的地方。所以我认定黄冈的这个duo字肯定是“掇”,由古代的字一直沿用至今。

四川重庆打情骂俏的段子方言 方言的魅力(6)

换了工作当老师后,发现学生的作业也是写的乱七八糟。我们吐槽的时候也无法用普通话来表达我们的愤怒、震惊、不可思议,我们只能说一句“这些伢啊,eng是搞不到xuo习,只会瞎搞。”我相信,说方言吐槽的时候,我们内心应该比用普通话吐槽的时候平静地更快。

四川重庆打情骂俏的段子方言 方言的魅力(7)

生活本就一地鸡毛,说点方言能制造点生活的小欢乐,能表达我们的思想,能交友,能宣泄,能保命,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