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太虚、少游,别号邗沟居士,学者们称他为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人,今江苏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是婉约派诗人,又被称为“婉约派一代词宗”,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他三位是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和张耒文潜之流,均为苏轼门生)。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1)

秦观一生坎坷不平,诗词大多高古沉重,表达了悲思愁绪。其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听过一句笑谈,为:“七夕为何单身狗,只因不懂秦少游。”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2)

秦少游作品

秦观一生著有词100多首、诗430多首,文250多篇。

其中流传最广的恐怕是这首了: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这首诗景与情相交融,借由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3)

秦观写的《浣溪沙》有很多首,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首: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译文:

带着一丝寒意,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作者通过优美且幽渺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文章中谈谈的哀愁之情,通过描写一位女子在阴雨的春天里所发出的寂寞和忧伤来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4)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译文:

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此词是在写柳,也是在写愁,通过对柳拟人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愁思与感叹。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5)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译文:

有人为崔徽画了一幅肖像,画上的两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画面是一幅半身像,犹如东邻女偷看宋玉,墙头半遮玉体一样。

她曾有一段辛酸的往事,谁还记得当年皱眉的时候呢?都说如此高超的画技,如此美艳的人,可是看过之后却有些遗憾,可惜不是真人,不通情愫。这样美丽的女子,即使无情也是很动人的。

这是一首题画词。全词借用前人元稹《崔徽歌并序》的典故,从图画着笔,既描绘了图画,也表达了对画中美人身世的同情。这首词凭借强大的感染力,被称为题画词中的佳作。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6)

秦观死后,苏轼曾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以表悲痛。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7)

LadyMuse为你而来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