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贝贝专栏内容:地产话题第一百二十一期(NO.121)

专栏内容:容积率一词背后的人口聚集趋势和城市变化发展规律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独家内容,侵权摘抄必究,首发头条号)

(接受平台和各位读者的监督和原创检测,可以随意复制本文内容去百度或者各类查重工具进行验证。)

要买房了?买房入门知识点了解一下?(四)关于容积率的那些事儿

比较基础,比较大众的内容,就不会在重复和赘述了,今天这篇文章,要和各位读者朋友聊一聊的,是关于通过容积率的建筑表现和变化,而揭示的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城镇化”的相关趋势和规律。

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许才能真正理解“存在即是合理”的真谛。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

图片来源:网络

温馨提示:

-本文不含任何广告和引导,请放心阅读,如有帮助,欢迎收藏、分享和点赞。

-本文除标明引用部分,均为本人原创,谢绝断章取义无脑摘抄和伪原创搬运,转载复制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首发头条号。

PS:写不出来要搬运我也拦不住,至少带个我的ID我就不计较。

-本文引用图片和部分文字,会规范使用“引用标注”并注明出处,如有版权争议,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版权,从自己做起。

-熊猫贝贝原创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构成投资或其他建议。

分享让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本人的文章能带给大家帮助!

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本人会及时加以改正。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就是最大的动力。

换个角度看“容积率”:存在即是需求,需求即是合理。

绝大部分人,甚至是地产行业内的从业人员,一听到“容积率”这个词,直观的认识应该就下面几张图这样: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2)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3)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4)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5)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还有更形象的示意图: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6)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能达到这样耳熟能详,直白清晰的认知维度,还得感谢这些年大众对于房产的高度关注,伴随而来的“被动知识灌输”。

但是今天我们要换个角度来看待“容积率”这个词,大家可能就会发现这个词和“城镇化”有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进步和等级的关键指标,就是城镇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农民进城,由农民主导的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那这个和容积率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衣食住行里面的“住”,不就是和房子有关系了么?

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不仅带来了人口密度的改变,也让人口输入型城市的“容积率”,被迫加大了。

所以,人口密度和容积率,就成为了解读“城镇化”的两个密码。

这个很容易理解:人口大量开始进城,城镇的人口聚集数量和人口密度就会快速提升,原本的居住空间就会出现缺口和需求,在城镇的固有面积相对固定情况下,平面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只能向立体要空间。

所以楼就会越盖越高,这楼盖高了,容积率自然就上去了。

先从城镇化程度和容积率的关系来看:

世界上城市化率排行前三的国家: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中国就占了两个……)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7)

图片来源:网络

100%的城市化率就意味着已经完成城市进化,这样的城市的居住空间会是怎么样的?

我们先从香港的居住小区开始看: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8)

香港高密度住宅区(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9)

香港百层超高层公寓(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0)

无人机航拍香港上空(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虽然容积率这个说法只有中国大陆使用,但是如果同样的标准放到香港,那就是突破天际了,有非官方的测算,香港超高层公寓的容积率,能达到25甚至更高。

这里我们就能得出第一个结论:一个城市的城镇化越高,这个城市普通住宅的容积率就越高。

中国大陆也有一个城市也完全实现了100%的城市化,这里先留个悬念,后面给大家做解答。

然后我们从人口密度来看: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1)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片来源:统计局)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2)

中国人口密度排行1-20(数据来源:统计局公布信息)

而这些人口密度排行前几位的城市,都是高楼林立。特别是4个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尤为突出。

特别是北广上深,动辄百米住宅已经是常态。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3)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我们就能得出第二个结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人口密度越大,这个地方的普通住宅的容积率也就越高。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城镇化率的趋势:截止2019年,中国全国的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0%!

并根据以往走势分析,预计在2050年将逼近80%。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4)

图片来源:统计局网站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5)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结合我们上面得出的两个结论来看,或许我们可以得到第三个结论就是:随着全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提升,普通住宅的容积率还会出现新的增长,人口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要看人口聚集的地方了。

当然这个结论是完全不可能的。就是个笑话。

中国大陆和香港相比,我们有的地大物博的平面空间,根本不需要向天空要空间。

就像前面说到的,中国内地也有城市完成了100%的城镇化率,详见下图: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6)

图片来源:统计局公布信息整理

虽然深圳房价高,但也没见到像香港那样的鐺房和鸟笼房的出现。可见,城市化并不能完全决定城市容积率。

但是,商业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从经营效率的角度来看,高密度社区的商业效率远远高于低密度社区。------人多自然才能保证生意旺。

也就是说,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最有可能出现高容积率产品,是商办物业产品(也就是我们说的商场、写字楼和商业经营的综合体)。

没见北广上深有超高容积率的房子,但是超高容积率的写字楼高塔和商场,可谓遍地开花。

在这里举两个其他城市的例子:

一个是重庆的网红商业楼:红鼎国际

占地面积3万多平米,建筑面积16万㎡,容积率5.3。

这是一幢共有48层高的楼,分布着至少250个有名有姓的小商铺,不过只有区区四部客梯。

传说遇上高峰期,轮到你挤上电梯,可得1个小时后了。偏偏重庆的夏天最高可以有40度,但还是有大把的年轻人在没有空调的大厅排队等电梯,即使汗流浃背。为的,就是爬上去重庆有名的魔幻世界——红鼎国际A座——去享尽人间欢乐。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7)

红鼎国际外立面(图片来源:网络)

在几十层的耸立空间中,遍布着民宿、菜馆、酒吧、麻将馆、桌游室、美容美发、狗咖猫吧,你能想到的商业物种,都能在其中寻到。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8)

内部天井实拍(图片来源:网友供图)

另一个是贵州花果园的商务楼,容积率之高一目了然: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19)

花果园商务楼,一栋都是各种酒店(图片来源:网友供图)

这两个项目从商业经营上来说,堪称绝对的成功和成熟。

可见,高容积对于商业的价值意义是远超住宅的,所以高容积率最值得的,还是盖商办物业。

容积率越高,能够支撑更大的商业体量。为了赚钱盈利实现物业价值,高容积高成本也只有商业物业才有回报能力。

世界容积率之王的超高层,全都是写字楼……当然地下也会有商业的。

反正主要用途肯定不是用来住人的。

目前世界第一高楼如果要算容积率,大概是36.21……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20)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最后需要修正一下第三条结论:随着全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提升,核心城市的容积率还会出现新的增长,但是主要增长的对象,从住宅转移到了商办物业。

北京SOHO,上海金茂,台北101,日本东京塔……

也必须是人口聚集度高,人口密度高,并且城市化程度高的城市和地区,才会有这样“高容积率”房子的出现。其他条件不具备的,盖这样的超高层高容积率的楼,很多烂尾的。

这样高容积率的商办物业,是需要海量的人口为之服务和经营,才能通过“高效率商业回报”实现“商业价值”的。

超高容积率的建筑的存在,是一个城市经济和人口的象征。也是城市化的现实象征。

发达欧美国家的容积率现象:高容积率超级都市 低容积率品质社区

因为和中国完全不同的人居生活习惯和理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是高容积率超级都市 低容积率品质社区的组合模式。

以美国为例,交通高度发达,郊区生活品质好,但是居住成本非常低。

按照中国深圳的房价,去美国大城市周边的普通社区,买个几套,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着并不是说美国发达中心城市的房价就低。

只能说发达欧美国家的城市化率太过极端:中心城市过早成熟,强大的虹吸效应,迫使周边中小城市“城市化倒退”。

最典型的,就是大城市的很多行业对城市的依附依赖程度极度化,脱离大城市氛围就完全没有发展空间。就比如美国的快递和小商品零售(也就是我们国内的便利店)。

去核心城市外围的小城市的社区送一趟快递能花一个月,开个便利店一周开张2次……

一个超大的购物中心 超市的商业形式,可以服务美国一个州,如果没有直观感受,我推荐大家一部美国的电影《百货战警》。

人口密度小的区域支撑不起大型商圈,生活不便。房子单价普遍偏低且不容易转手。

一个FOR SALE(出售)的牌子插个几年无人问津最常见。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21)

图片来源:网络

只有坐落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核心区域的低密度小区才有价值。一般都是市中心大平层公寓,没有出城范围的高端别墅区和不出城的“中产社区”(开车30分钟到达市中心)

当然这类小区一般都是天价了。

但是美国的发达中产社区,最多有个社区教堂,绝对不会有社区商店的,最常见的便利店,就是加油站的(生意还不错)。

这就是欧美中小城市“城市化倒退”

大城市虹吸效应下超级大都市既然这么便利繁华,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住到郊区去?

繁华便利的市中心,为何白天精英荟萃,到了晚上就成了贫民窟?

形成这种局面其实有一个重要原因:

资源肯定是倾向于高价值回报的物业,所以市中心居住用途的房子,非常的少,就算有部分用于居住的房子,随着人口的中心化聚集,很快就会被改造成商业用途。

这样聚集中心工作谋生的人,只能逐步被往城市边缘迁移。

而依附于城市生存的贫民阶层,也必须要依赖人多的地方才有更多的机会。

更厉害的,还有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出现“一城即是一国”的现象:

也就是全国30%的人,创造接近50%全国GDP,聚集在国土面积5%以核心城市为核心的“首都都市圈”的情况:

比如:法国巴黎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22)

图片来源:网络

欧洲各国人口都以首都为核心的“大都市圈”聚集,非常明显。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23)

图片来源:网络

欧洲这些个小国的人口聚集趋势,可能代表了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终极状态可能:中心城市容积率受到外来人口聚集的需求不断被推高,“大城市进化成城市圈,超级城市化”,而中小城市,随着人口的流失,反而“城市化倒退”,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国即一城。

中小城市的土地和房子变的毫无价值。没有人,容积率再低,居住舒适度再好,还是没有价值。

中心化,聚集化,是推动城市容积率的核心动能。

这样的规律,放到美国上,也是行的通的:东海岸发达城市(以纽约为代表),集中了美国60%的人口。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24)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城市容积率的变化:一线城市,发达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圈”概念开始出现

中国城市容积率,也随着“城市群”和经济圈的概念,而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经济圈,就是传统一线城市为核心的三大核心经济圈: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25)

图片来源:网络

而“都市圈”,是个新概念: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都市圈的概念。

容积率超过原规划(容积率一词背后)(26)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是大国,对应上面发达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规律,对应看过来就是一省即一城:

省会城市,中心城市超级城市化,城市群化,不在扩张延伸范围内的中小城市将面临痛苦的城市化倒退。(目前是在全国基建大发展的势头下把各地容积率拉的相对持平,但是这个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有句话很残酷,这一辈的终点,就是下一辈的起点:如果这一辈不能在中心城市扎根,或者靠近中心,甚至不能处于超级城市群或者经济圈范围内,那么下一辈,就要在逐步倒退的三四线城市开启自己的人生。

所以中心城市的住房资源,就成为抢手货,要么像香港那样向天空要空间,要么像欧美国家一样发展成为“北京首都都市圈”,“上海经济都市圈”。

目前看来,我们正在走的,是第二条路。

当然有这个意识和眼光的人肯定不少,甚至还有开发商特别会折腾这样的“大城市边缘机遇”。

诸如天津和北京中间的“京津新城”,北京旁边的燕郊新城,深圳旁边的大亚湾,上海外围的昆山……

但是往往让投资客铩羽而归,亏的一塌糊涂。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看到了趋势,但是没有看到本质的一个问题:

这些核心大城市可还是还有很多土地可以盖房子的。不是不盖,时间不到。

就像2019年,我问过一个北京朋友:如果北京2环内,容积率20的高密度住宅,50㎡一套,一套100万,你会考虑买吗?

我得到的回答是:借高利贷,能买多少买多少。

何况,现在中国大城市容积率(非商办类型)控制的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没有超过10的项目在大城市出现。

所以,未来大城市,容积率放一点点,背后就是几百万上千万为单位的居住空间被提供。

还是那句话,不是不盖,时间不到。

这也是一种理性设想,城市的发达程度,和平均容积率,是成正比的,而支持这个高容积率的,就是人口密度产生的需求。

言简意赅。

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和一线城市势不可挡的“超级城市化”,

三线城市面临“城市化倒退”的痛苦和没落。

或许,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无法抗拒和避免的未来。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欢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个人拙作,原创辛苦,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支持(小小点赞动力大,转发关注真有爱)~

欢迎留言文明交流,有问必答,拒绝地域黑,拒绝无脑键盘侠。

本人不做标题党,不哗众取宠求流量,写作分享,自我修炼,与君分享。

网络不是无法之地,倡议客观冷静,就事论事,尊重事实,文明表达。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本文和关注本人。

地产领域12年从业经验,愿为所有对房地产相关知识有需要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