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唱的“岂曰无衣”,士气高昂,背后的故事感动7天7夜

近日,《大秦赋》热播,剧中不仅展示了战国末年各国相互征伐的场景,更为我们展现了2000多年前的生活、军事细节。据悉,剧组为了尽可能地还原细节,先后搭建了1000多个场景,可谓用心良苦。剧中,秦国将士反复吟唱过一首古老的歌谣,它就是著名的《岂曰无衣》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1)

《岂曰无衣》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诗歌。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反复吟唱过几次,特别是在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嬴稷的葬礼上,有一个长达两分钟的镜头,全体秦人都在吟唱这首诗歌,场面十分震撼。在观众看来,《岂曰无衣》这首诗歌除了振奋人心外,稍许有些悲壮。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2)

其实,根据《左传》和《吴越春秋》记载,在历史上,《岂曰无衣》的背后,是一个感动七天七夜的故事,悲壮一点,也无可厚非。

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当年,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太傅伍奢,伍奢全家遭屠,唯有次子伍子胥(伍员)成功逃出楚国,发誓要灭掉楚国。伍子胥辗转来到了吴国,辅佐吴王阖闾继位。因为伍子胥和楚国有深仇大恨,伍子胥向吴王阖闾献上“扰楚疲楚”之谋,吴国多次出兵侵扰楚国,让楚国非常被动。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3)

公元前506年,楚昭王羞辱唐国和蔡国,吴王阖闾趁机联合两国伐楚。名将伍子胥和“兵圣”孙武联手,大军势如破竹,攻破了楚国国都郢,楚昭王狼狈逃走。伍子胥攻占郢都后,为了给父兄报仇,不惜挖开了楚平王的王陵,鞭尸三百泄愤。楚国国君逃亡,宗庙遭毁,差点灭国。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4)

正在楚国面临亡国之际,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此人名叫申包胥。申包胥姓什么,历史没有记载,只知道他名叫包胥,由于被封于地,因此得名。申包胥为了复兴楚国,只得向别国求援。当时,吴王阖闾几乎称霸江淮,能和吴国抗衡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晋国,另一个是秦国。考虑到晋国和楚国有仇,所以,当时唯一可能援救楚国的国家,只能是秦国。于是,申包胥通过“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来到秦国,向秦国第14代国君秦哀公求援。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5)

可是,秦哀公和秦国大臣商量之后,并不打算援救楚国。申包胥哀求半晌,还是被拒绝,申包胥没有放弃,他在秦国的城墙外哭了7天7夜,水米未进,苦苦哀求秦国出兵。7天7夜之间,秦国百姓纷纷被感动,秦哀公终于被申包胥打动。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6)

秦哀公在感动之下,亲自写下了《岂曰无衣》。据《吴越春秋》记载:

(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秦哀公派遣夫子满和子虎两位大将率领五百乘来到楚国境内,和吴国军队开战,与此同时,越国也从后方袭击吴国,楚国百姓也配合秦军一起抗敌,吴国军队最终退出了楚国,楚昭王因此得以归国,楚国复兴。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7)

申包胥哀求7天7夜,诞生了这首《岂曰无衣》,全文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不过,这首诗中的“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并不是“和你穿同一件的战袍、衬衣、下衣”的意思,这里的“同”,不是指“同一件”,而是“同样”的意思。穿一样的战袍,比较符合战歌的本意。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8)

关于这首诗歌,后世也有其他说法,例如,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秦国早点在抵抗犬戎入侵时时所创,是反侵略的战歌,不过,笔者还是坚持这首诗歌是秦哀公时期所创,毕竟研究历史讲究考据,《左传》等史书既然有记载,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

大秦赋启示(大秦赋里吟唱的)(9)

《岂曰无衣》表现了古代人民对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国家公祭日到了,这种精神到今日应该被继续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