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肖哥哥是谁(诚实守信的父亲)(1)

文|侯凌肖 编辑|燕子 图片|玩了个

严父虽去世多年,但他那诚实守信的往年旧事,却仍深印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忠厚守信的美德,将是子孙后代永远传承的精神财富。

父亲不识字,一生坎坷,忠厚实在,敬业勤奋,高风亮节。

很早以前,父亲拜泥瓦匠人尹自立为师。由于父亲聪颖敏慧,加上勤学苦练,很快便掌握了材料砖瓦、飞禽走兽等古建筑技艺。所以,深受尹师傅的喜爱和赏识,不久便成为鄄城一带小有名气的泥瓦匠师傅,收徒众多,那是后话。

解放前,父亲的“第一桶金”是用诚信换来的。至今,父亲那些践行诚信的往年旧事,仍被建筑界同仁传为佳话。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年,鄄城县建设烈士陵园即将竣工,纪念厅内急需一些条几桌椅,父亲的外甥张希杰(我表哥),是十里八乡闻名的木工匠人,表哥有幸揽下了这项木工活儿。在制作桌椅期间,表哥认识了鄄城著名的民主人士、鄄一中校长费子厚。一天,表哥与费校长闲聊,从费校长口中得知:烈士陵园东边要建“平原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教室,并想着找个信誉好、有实力的建筑班。

表哥回到家,急忙找到我父亲,跟他提起一中建学校一事,父亲听后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千载难逄的好机遇。第二天,父亲就见到了费校长,双方提出了一些条件和要求,双方并商定好了价格,订立了一个口头协议。就这样,全校第一排6间教室,被父亲承包了下来。

费校长、表哥和我父亲互帮互信的关系,是靠彼此的诚实守信建立起来的。父亲做事实打实,从不浮夸,扎实厚道的品格,赢得了良好信誉。下面的几件小事也印证了这一点。

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搞建筑的父亲深谙这一道理。在第一排教室挖好地槽、填上3:7灰土、打完夯后,工作认真负责的老校长到工地查看,随口说了句:“千万要把基础打实哟!”。父亲回答说:“费校长,您放心!”他停了停又说:“咱这样,在地槽上您随便找三四个点,我挖上个坑,浇满水。到下午上班时,看水渗下去没有,如果渗下去,咱再打。”下午,两人相约到工地看个究竟,结果几个水坑都没有渗水,费校长看后笑了,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说:“好!好!好!我认准你这个实在人啦!”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父亲虽不识字,但他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宁愿自己吃亏,也要垒好诚信的“根基”,这也是父亲坚守的信条和秉性。

后来,因一中建房承包价格低,工人工钱合不住,为了兑现与费校长达成的口头协议,父亲只好让民工用夜间加班的方式来弥补。当时还没有用上电,只能用腊烛照明。在夜间加班时,被费校长路过发现了。第二天,费校长找到我父亲便问道:“昨天晚上,咱们工人白天干了一天活,都够累的了,为什么还要晚上点腊加班?”父亲只好如实给他说明加班的原因。费校长听了严肃地说道:“那可不行,价格说低了,我们可以再给工人增加钱,也不能让工人同志加班加点。”接着,费校长又说:“过去资本家剥削工人,少给工人钱。但是也不能多要国家的钱。实事求是,一切都好办。”

正是在这种互诚互信的默契下,所有鄄一中的建房工程活,双方都不用提前讨价还价了。

建国之初,鄄城县是没有工会的,1952年才设立了鄄城县工会。当时,阎海潮为县工会主席。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有七个建筑班,组成了建筑工会七级层。因父亲敬业守信,口碑好,声誉高,建筑工会推选我父亲为建筑工会主席。县里每次召开大会,费校长作为党外人士参加会议,到主席台就座。当时,父亲是唯一的工人阶级代表到主席台就座并讲话。父亲没文化,讲话时虽说些老俗话,大实话,但因“接地气”,人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父亲入党时,还是深交挚友费校长当的入党介绍人呢。

父亲用忠厚守信,筑起了诚信的灯塔,照亮了我人生前行的路。父亲的诚信美德,也是子孙后代永远传承的精神财富。

凌肖哥哥是谁(诚实守信的父亲)(2)

凌肖哥哥是谁(诚实守信的父亲)(3)

作者简介:侯凌肖,山东鄄城人。现在山东金润建设有限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散文作品散见于《齐鲁晚报》、今日菏泽《风雅颂》、辽宁《刊授党校》、《职工天地》、《山东建筑业》、《山东建设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等报刊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凌肖哥哥是谁(诚实守信的父亲)(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