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知识季#

张可久说:“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屠隆说: “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

春色如此美好,正是踏青赏花喝茶时光。“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元,张可久《题惠山寺》)。春茶激起了我们的感官世界,也勾起了文人墨客的无边诗词。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1)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一唐.杜甫《重过何氏》其三

杜甫到何将军私家园林故地重 游,忆起昔日的一幕幕春景茶情:夕阳西下,山林中落日余晖闪着光芒,在平台上,金色光斑稀稀疏疏。斜靠在石栏上,任晚风轻抚,茶香袅袅沁人心脾。一时诗兴起,桐叶作为纸,信笔题诗。衣架上翠鸟在清唱,钓丝上蜻蜓在休息,它们似乎也沉醉在这最美的春光里。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2)

自诩是“别茶人”的白局易在春夜泛舟太湖。不由地想起每年春天的茶山行旅。

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

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

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蘸碧流。

为报茶山崔太守,与君各是一家游。

-唐,白居易《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代表春天的生机勃发,又充满平和之气。

古有文人墨客迎着好春光,邀三俩好友,到绿野仙踪,煮水煎茶,吟诗作对。今有茶人踏青游水,在宋徽宗“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的意境里,用一杯茶的力量去感知生命的意义,将自己完全投入到自然界中,达到忘我之境。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4)

陆羽在《茶经》里就有提到品茶除了室内之外,还可在“松间石上”、“瞰泉临涧”,以天地为席,这不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 “户外茶席”吗?

南宋的罗大经在《山静日长》中写过一个光影浮动的春日山居“茶席”。他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品之。“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则是春末初夏里天然的啜茗背景,更有“鸟鸣山更幽”的清静和品茶之喜悦。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5)

此情此景,更让人向往春光里的一杯茶。可以到梅花树下、山泉鸣涧边,布席吃茶。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正是春天茶席里最美的底色。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6)

从唐代吕温的《三月三茶宴序》我们可见古人春日茶宴的景象。

三月三日,上已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闲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子、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

—唐,吕温《三月三茶宴序》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7)

每年的三月三日,依然是旧时天气。春日至山林雅集,宴饮踏青。

在花香撩人,庭下花坛和清风拂面的环境下参加茶宴和歇息,各种闲云野鹤的姿态都毫无拘束地释放出来。沏上一壶琥珀之色的香茶,分注乳色素杯,茶亦醉人,虽琼浆玉液也难赋闲情。 于此迷人春色中让一杯茶拉近人与天地距离,有如羽化登仙,身边 至交好友均为红尘外的高雅之士,面对此情此景,已然忘言。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8)

春日雅集是古代文坛的盛事,在百花盛开的和煦春光里饮茶交流,令春天充满了无限情趣。万物复苏,是时候踏上春风,出来寻找气味相投的茶友们。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9)

一杯茶里,能看山水,可通人情,茶的清朗宁静,淡泊空灵,是文人的清雅之趣。春日暖阳,布茶席啜茗茶。三五好友因茶而聚,在春天的茶会里交汇相融。

心的归宿,

也许就在这碗茶汤里,

慢慢浮现。

春天的美好都在一杯清茶中(美好春日一杯茶里)(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