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1)

年羹尧是谁?历史上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他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高官显爵集於一身,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位极人臣。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自尽。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2)

晋升之路畅通无阻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不久授职翰林院检讨;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尧迁内阁学士,不久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据清人所著的《永宪录》记载,这时的年羹尧还不到30岁;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授年羹尧为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

●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羹尧进京入觐,康熙御赐弓矢,并升为川陕总督,成为西陲的重臣要员。

●康熙六十年(1721年)九月,青海郭罗克地方叛乱,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年羹尧又利用当地部落土司之间的矛盾,辅之以“以番攻番”之策,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抚远大将军、贝子胤禵被召回京,年羹尧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3)

到了雍正即位之后,年羹尧更是备受倚重,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雍正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年羹尧遂总揽西部一切事务,实际上成为雍正在西陲前线的亲信代理人,权势地位实际上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

●同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雍正二年(1724年)初,擒获罗卜藏丹津之母和另一叛军头目吹拉克诺木齐,尽获其人畜部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敌营,犁庭扫穴,大获全胜。

平定青海战事的成功,实在令雍正喜出望外,遂予以年羹尧破格恩赏:在此之前,年羹尧因为平定西藏和平定郭罗克之乱的军功,已经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又以筹划周详、出奇制胜,晋升为一等公。此外,再赏给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袭;其父年遐龄则被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种种隆宠不胜枚举,年羹尧高官显爵集於一身,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位极人臣。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4)

败落之境咎由自取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接着雍正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乱。

●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5)

雪中送炭之人少,落井下石之人多。尤其是对于这些常伴天子左右的大臣们来说,审时度势是他们的必备技能。因此在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纷纷揭发其罪状。

●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

●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6)

总结

年羹尧的死,总结来看,无外乎这几个原因:

擅作威福

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他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令北向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属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把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对于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理应优待,但年把他们留在身边当作“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7)

结党营私

当时在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年羹尧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以陕甘四川官员为骨干,包括其他地区官员在内的小集团。

许多混迹官场的拍马钻营之辈眼见年羹尧势头正劲、权力日益膨胀,遂竞相奔走其门。而年羹尧也是个注重培植私人势力的人,每有肥缺美差必定安插其私人亲信,“异己者屏斥,趋赴者荐拔”。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8)

贪敛财富

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而在雍正朝初年,整顿吏治、惩治贪赃枉法是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在这种节骨眼上,雍正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由此可知,年羹尧的死,是咎由自取。

点击图片链接,听单田芳老师为你讲年羹尧案件的具体细节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9)

关注我,我将一直都在!

更多精彩用听的!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年羹尧做事不考虑后果(年妃和哥哥年羹尧下场都十分凄惨)(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