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吴,魏,未鼎立之时司马一族还默默无闻,司马懿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虽然胸怀谋略生于乱世,却没有人可以引荐他,因此司马懿“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后来曹操当司空时,就听说到了司马懿的名声,于想让司马懿到府中任职,曹操当时正在招揽天下名士,而司马懿原本是不同意,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经被曹氏控制,曹氏又是阉宦之后,因而打心里面嫌弃曹操,于是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不能去曹操府上就职,曹操一听风痹症就知道,司马懿是在骗自己于是派人打探,结果司马懿就假戏真做,在床上一躺就是数个月,曹操拿他没有办法,直到公元208年曹操当上了东汉宰相,此时曹操权力已经接近于顶峰时期,于是使用了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说如果司马懿还装死的话,那就让人把他逮捕,司马懿在曹操恐吓之下,这才当了官,从这个经历举动来看,就看得出司马懿的智慧一点都不比诸葛亮差,如此举动只在于让曹操放下戒心,以掩盖他的雄才大略和野心勃勃。

司马炎统一晋朝后的结局(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创建了后宫神话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余人)(1)

因此司马懿在后来的仕途中可谓顺风顺水,在帮助曹操之子曹丕争夺储位之争时,又取得胜利,司马懿猜中曹操的心思选对曹丕,但曹操也在那时起就看出了司马懿此人野心之处,于是曹操还没去世之时就跟曹丕说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而曹操如果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曹丕,司马懿也断然不会支持曹丕,而曹丕却始终看不出他父亲曹操的心思,还是对司马懿十分的感激,并在曹操死后对司马懿委以重任。

司马炎统一晋朝后的结局(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创建了后宫神话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余人)(2)

而这里就成为了司马懿族日后全面崛起一个转折点,经过了司马懿苦心经营到了曹丕死后,司马懿已经成为了魏国重臣,在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之下逐渐掌管 魏国的兵权,为了之后的自立奠定了基础,而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同样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天才,次子司马昭同样也是能继承大任独当一面之人,在司马父子三人的努力之下,最终到了司马炎出生时,蜀国已经差不多要被魏国攻灭。

司马炎统一晋朝后的结局(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创建了后宫神话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余人)(3)

但司马一族在关键时刻也迎来的转折点,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本来的才能就不比他父亲司马懿差,但不幸的是患有眼疾,最终早早去世,于是最后的晋王由司马昭担任,而司马昭就是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继承司马懿的权力之时,就为了他的儿子司马炎攻灭蜀国,在司马炎继位之时,可谓是天下大局已定,最终司马炎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了晋国的开国国君。

司马炎统一晋朝后的结局(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创建了后宫神话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余人)(4)

在司马炎掌权之后,西晋也迎来了太康之治,原本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晋国将会成为了继汉代之后成为了一个崭新的帝国,但一切的变局都在吴国被晋国攻灭之后发生了改变,吴国被灭之后,司马炎居然将吴国后宫五千人,与自己后宫合并起来,创建了历史上君王最大的后宫,要知道当时历朝历代后宫三千人已经就够夸张了,而司马炎的后官居然达到上万人,一万妃子和宫女养在自己后宫之之中供自己玩乐,可以说晋国司马一族三代基业,到司马炎这里就开始变了味,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其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还颁布了一道指令天下禁止婚娶,天下的女子都得归天子选美之用。

司马炎统一晋朝后的结局(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创建了后宫神话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余人)(5)

司马炎统一晋朝后的结局(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创建了后宫神话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余人)(6)

“羊车望幸”的典故就是出自司马炎的后宫神话,司马炎后宫妃嫔众多,有粉黛近万,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就成为一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而嫔妃们为了得到宠幸于是把盐水撒在地上,把竹枝插在自己门前,这两样东西都是羊比较感兴趣的,引起羊的注意,就等于引起司马炎的注意,从表面上看很有道理,但仔细想又君威何在,君主怎么能跟羊比让羊代替君主做出决定呢?这不是荒唐至极吗?但就是这样司马炎依旧玩得不亦说乎。

司马炎统一晋朝后的结局(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创建了后宫神话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余人)(7)

但实际上司马炎也达到了历史上男人从未达到巅峰,万人后宫就算小说也没有人敢这样写啊,就算是意淫普通人想法也达不到司马炎历史上高度,于是十年之后晋国就发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西晋覆灭,建国到覆灭只持续了40多年,西晋覆灭与后期司马炎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有直接关系。

司马炎统一晋朝后的结局(统一三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创建了后宫神话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余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