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问:“没有天赋的普通人,能靠写作吃饭吗?”

一个高赞的回答是:“写作是没有门槛的,只要一个人会说话,能认字,他就具备写作的能力。”

相比于名声在外的著名作家,我们这样热爱写作的小透明,都算是写作资质平平的普通人。

那么普通的写作爱好者,就永远无法逆袭吗?

并不是。

作家乔·雷·麦奎恩-麦修利尔 和安东尼·C.温克勒在《写作全指南》一书中,介绍了好多有助于普通人提高写作水平的小技巧。

作家100个写作技巧(高产作家给写作小白的10个建议)(1)

其中讲到了普利策奖获得者唐纳德·莫里赠送给写作人的关于提升写作思路和技巧的十个小习惯。

就如格雷厄姆·格林说:“要想写作,一个人只需把自己的生活组织成一大堆小小习惯的集合。”

这些习惯建议或许不能让我们在短期内成为写作大家,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路上实现弯道超车。

一、不要等待某个想法

有人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没有任何作家敢说,每天都灵感如泉水,源源不断。

写作永远不需要等待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当下就是提笔最好的时候。

余华说:“灵感不是你等待来的,灵感像拳击比赛一样的,它想打倒你,你想打倒它,最后你把它打败,灵感才会来。”

因此,我们对于心中萌发出的一丝渴望、一个暗示、一条线索、一个问题、一个疑虑、一点惊诧、一个疑问、一个没有问题的答案或者一个无法忘却的意象,都需要马上记下来,等到空闲时候,抓紧时间坐下来尽情描写。

二、听听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声音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说:“写让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沉浸在他人的作品中,寻找提升自己文笔的部分,却忘记写作最重要的因素是自己。

写文章,原本就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输出,所以有时候,一味地关注别人的观点,不如反过头来品品自己不曾被人理解的地方。

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或许独属于你自己有趣的灵魂,正是撬起你成为作家的杠杆。

三、避免每次写很长时间

郑渊洁老师曾说:“写作就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就是你每天写一点,并不累,但是坚持每天都写,过30年之后再看,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很多人相信写作时一定要有大段不受别人打扰的时间,我曾经也这样认为。可是,哪有这样的日子啊。生活总是充满各种干扰。我试着按照贺拉斯、普林尼和数百年来其他优秀作家的建议:每天都写几句。

我花费多长时间写文章?每周的专栏文章,我写了71年,但真正的写作时间也就大概每周45分钟时间。我有时写20分钟,有时5分钟,有时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是我有效写作的最长时间。

我写了多少作品?我刚写完一本书,平均每天300个词。最近,我争取一天写500个词。最重要的不是写作时间,也不是一天写多少词,而是每天坚持写作的习惯。

四、把漫长的写作工作化解为每天短小的写作任务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成功也并非轻易而为。

写作更不是漫长地埋头苦写。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需要遵循小步子原则。

读书时,把一本书分成若干个小部分,读的更快,效率更高。

笑薇老师组织的读书营,一本书分六天读完,每天的领读时间都固定在早晨六点。

曾经我一个月读不完一本书,现在除了跟着读书营读的三本书,会用额外的时间再多两本,没有感到任何的压力。

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最初刚刚做自媒体时候,一篇文章需要三天才能写完,第一天只能写好标题和开头,第二天写正文部分,第三天写结尾部分,然后修改文章。

随着写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天之内便能写出一篇文章,同样是分三步走,早晨最清醒的时候,构思文章框架以及开头,中午休息时间,正文内容填充一些,晚上下班后,收尾然后改稿。

当我们学会把一篇文章分成几个短小的任务时候,会发现,写作真的是一天最有趣的时候。

五、清晨写作

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晨是大脑最清醒的时候,也是写作者的黄金时间。

《早起效率手册》的作者张萌便是早起的受益者。

她在2017年曾经进行了384场演讲,每日坚持早起,活出了比别人两倍的精彩。

每个人都公平地拥有24个小时,把握好每天的最佳时间段,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村上春树每天都坚持5点起床,写作几个小时后,去跑十公里的步,再去处理其他工作。

没有生活琐事干扰的清晨,是他大脑运转最快,灵感爆发最多的时刻。

利用好清晨的写作时间,让我们事半功倍。

六、今天要知道明天的工作

没有计划的人生,是错乱无序的,写作也一样。

对于写作这件事情,任务划分尤为重要。

只有提前安排好了,大脑才会不由自主地去考虑写作。

比如前一天晚上,计划好第二天要写一篇影评文章,那么第二天的空闲时间,便会不由自主地考虑如何搭建框架,如何定主题,如何收尾,小的时间片段便可以用来搜集素材或是金句,让文章丰富起来。

七、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董卿在《朗读者》里讲道:“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

大部分投稿者都经历过被拒稿,或是目前依旧处于被拒稿的状态。

被拒稿从来不代表我们不行,而是启发我们重新整装待发。

写作小白只有再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稿中,才能摸索到成功的方向。

一次次的改稿中,语言逻辑与词汇量都会不断地提高。

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最后的赢家,都是不曾放弃的人。

八、关注有效的事

写作最忌讳的就是偏离主题,因此在我们就话题写作的时候,牢记要把焦点放在有效的方面,否则修改多少遍依旧是废稿。

一篇文章紧紧围绕有效的内容展开,许多显而易见的错误便会避免。

九、延迟评判

初稿完成之前,不要对自己进行批评评价,否则永远也写不出一个开头。

很多对于写作头痛的小伙伴,就是总是觉得自己的文笔不忍直视,因此文章第一段总是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反反复复中,最后选择了放弃。

但是我们可以看看自己写了多少字,尽管写影视剧评两年多了,但是我依旧有看字数的习惯,看着字数增多,即便是100字,也会有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会一直支撑着我继续写下去,直到成文。

十、任其自然

人们常说,任其自然,可是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

一篇发在平台上的文章,会被无数素不相识的人阅读。

正所谓,众口难调,夸奖声会有,批评声肯定也少不了。

但是写作是自己对世界的反馈,是对生活的深刻感受,与其坐立不安,不如坦然面对。

就如唐纳德·莫里所说:“作为作者,你千百次重新感受自己的生活,等你到70多岁时,也就是到了我的年纪,来到平时写作的书桌前,你会发现自己想说的比自己7岁时所能想象到的一个作家一生中能写的东西还要多。”

坚持写作,才是普通人最低资本的逆袭,希望这10个建议,能够让你在写作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