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黄板腔

京剧主要声腔之一,特点是柔和流畅、稳重舒缓、深沉抒情。在胡琴上定弦是5、2弦。节奏是板起板落,善于表现深思、忧伤、感叹和悲愤等情绪。二黄板式包括原板、慢板、快三眼、导了龙、散板、摇板以及反二黄、唢呐二黄、四平调。

1.二黄原板:二黄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础,一板一眼,24拍,节奏平和、顿挫有致,多用于表现情致爽朗、感情细腻的人物。如《洪洋洞》中杨延昭唱的二黄原板“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我也曾征服了塞北西东。官封到节度使皇王恩重,身不爽不由人瞌睡朦胧”等。

2.二黄慢板:又称“二黄慢三眼”。一板三眼,44拍,比原板节奏慢一半。其特点是字少腔多,长于叙事和抒情,常作为一剧的核心唱腔。如《文昭关》中伍子胥唱的二黄慢板“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等。

3.二黄快三眼:与慢板一样,是44拍,在演唱时节奏比慢板稍快,用于急切表达自己的满腹心事。如《洪洋洞》中杨延昭唱的二黄快三眼“自那日朝罢归身染重病,三更时梦见了年迈爹尊。我前番命孟良匣骨搬请,又谁知焦克明他私自后跟。老军报他二人在洪洋洞丧命,去了我左右膀难以飞行。因此上臣的病重加十分,千岁爷呀”等。

京剧的四种声腔(京剧音乐曲调之京剧的板腔)(1)

4.二黄导板:在节奏上是散板的形式,只有一句唱词,就是只有一个上句,列在一个正式唱段的前面,由此引出后面的回龙、原板、慢板、散板等,故名“导板”。二黄导板多用于表现深邃凝重、慷慨激昂、悲愤忧愁、焦灼狂愤等心情,如《逍遥津》中汉献帝唱的二黄导板“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

5.二黄回龙:又称“碰板”,是指一种迂回婉转的唱腔,是行腔的转折点。常用于表现高亢激昂、感情浓郁的情绪。一般在导板之后大都有一个回龙腔,由扬而抑,起到缓冲的作用,然后方接下面的原板或慢板等。如《李陵碑》中杨继业唱回龙腔“盼娇儿不由人珠泪双流,我的儿啊”等。

6.二黄散板:一种自由节拍,是一种无板无眼的唱腔形式可以根据人物情绪在演唱上自由发挥。散板唱腔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其实在演员心目中以及乐队伴奏当中都是有节奏、有尺寸的。其特点是善于表达悲伤、痛苦或愤慨的情绪,如《搜孤救孤)中程婴唱二黄散板“屠贼做事心太狠,三百余口赴幽冥”等。

7二黄播板:是一种有板无眼的唱腔形式,在唱腔上的特点是乐队紧打紧拉与演员沉着冷静的慢唱在对比中形成一种和谐。一般适用于表现激动、紧张、沉思、凝重的情绪。如《二进官)中杨波唱的二黄摇板“接过幼主怀中抱,二目圆睁把臣瞧。趁此机会生计巧,浑身上下似水浇难以保朝”等。

8.喷呐二黄:伴奏乐器不用胡琴而用喷呐,在唱腔结构上和黄一样,只是唱腔旋律带有明显的唢呐味道。唢呐二黄的特点是古朴浑厚、高亢激越,如《罗成叫天》中的罗成唱唢呐二黄导板“黑夜里只杀得马乏人困”等.

9.反二黄:是指把正二黄的曲调降低四度来唱的唱腔,正一黄定弦为5、2弦,转反二黄后改为1、5弦。上句落在15音,下句落在2音。由于转调后反二黄调门降低了,相应地,唱腔活动区域也就拓宽了。

反二黄主要应用于悲剧题材中,其特点是善于表现剧中人物悲壮、慷慨、苍凉、凄楚哀怨的情绪。反二黄板式较为丰富,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等多种。在京剧传统戏中,老生、小生、青衣、老旦均有反二黄的唱段。

京剧的四种声腔(京剧音乐曲调之京剧的板腔)(2)

如《乌盆记》中刘世昌唱的反二黄慢板:“未曾开言泪满腮尊一声老丈细听开怀。家住在南阳城关外,离城数里太平街。刘世昌祖居有数代,商农为本颇有家财。前三年也曾把货卖,收齐账目转回家来。行至在定远县地界,霎时间老天爷降下雨来。路过赵大窑门以外,借宿一宵惹祸灾。赵大夫妻将我谋害,他把我尸骨何曾葬埋。烧成乌盆窑中卖,幸遇老丈讨债来。可怜我冤仇有三载,有三载,老丈啊!”等。

10.四平调:又称“平板二黄”,四平调定弦节拍和过门与二黄原板相同,只是唱腔的内部结构与二黄原板不同。四平调能表达欢快愁苦、激动和悲愤等各种感情。如《贵妃醉酒》中杨玉环唱二黄慢四平调“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又早东升”:《清风亭》张元秀唱四平调“清风亭我遇着他的亲娘到来,叫我无计可耐。纵然叫她认了去,亦非是妈妈你十月怀胎”等。

二、西皮板腔

在胡琴上定弦是63弦,上句一般落在2音,下句一般落在1、5音,节奏是眼起板落。声腔特点是活泼明快、刚劲挺拔,善于表现高亢激越、悲愤哀婉的情绪。西皮板式较为丰富,包括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娃娃调、反西皮等。

1.西皮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础,214拍,一板一眼。节奏平和、错落有致,常用于叙事、抒情、描写景物。如《凤还巢》中程雪娥唱的西皮原板“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女儿家胡乱走,甚是羞惭”;《失街亭》中诸葛亮唱的西皮原板“两国交锋龙虎斗,各为其主统貔貅。管待三军要宽厚,赏罚中公平莫要自由。此一番领兵去镇守,靠山近水把营收”,等等。

京剧的四种声腔(京剧音乐曲调之京剧的板腔)(3)

2.西皮慢板:又称“西皮慢三眼”。4/4拍,一板三眼,比原板节奏慢一倍,是原板在节奏上的延伸。其特点是字少腔多,曲调既有抒情,又有叙事,常作为一剧的重点唱腔。如《空城计》诸葛亮唱的西皮慢板:“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一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俺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3.西皮快三眼:同慢板,4拍,在演唱时节奏比慢板稍快比原板慢,节奏介于二者之间,常用于叙事和抒情。如《四郎探母·坐宫》中杨延辉唱的西皮快三眼:“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想当年沙滩会(转二六)一场血战等等。

4.西皮二六:因其过门为十二小节,十二由两个六组成,故称“二六”。其特点是节奏比原板紧凑,字多腔少,句与句之间没有大过门,只有小的垫头,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对比明显,适用于说理、抒情、叙事、描景。在表现形式上是一板一眼,2/4拍。

如《霸王别姬·舞剑》虞姬唱西皮二六“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击鼓骂曹》祢衡唱“列公大人齐来劝我,犹如推醒梦南柯”,等等。另外,还有一种“快二六”,为14拍,有板无眼。如《定军山》中黄忠唱快二六“在黄罗宝帐领将令,气坏老将黄汉生”:《文昭关》伍子胥唱快二六“伍员在头上换儒巾,乔装改扮往东行”。

5.西皮流水:是一种有板无眼的唱腔板式,14拍,比二六节奏快一倍,字多腔少。一般是第一句第一个字从板上开口,中间的句子第一个字大多是从板的后半拍开口,最后一句末一个字落在板上。十几句前后贯串,一气呵成。常用于叙事、抒情、描景,既可以表现轻快、潇洒、流畅等情绪,又可以表现忧愁、悲伤等情绪。

如《女起解》中苏三唱的西皮流水“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三家店》中秦琼唱的西皮流水:“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的宾朋听从头。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杨林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

舍不得太爷的恩情厚,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舍不得老娘白了头。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后,叫一声解差把店投”,等等。

6.西皮快板:是一种有板无眼的板式,14拍,比流水节奏快一倍以上,字多腔少,节奏铿锵,吐字行腔犹如雨打芭蕉,字字清晰。常用于表现矛盾尖锐、情绪激动、口角相辩等。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和铁镜公主的西皮快板对唱“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击鼓骂曹》中祢衡唱的西皮快板“昔日里韩信受辱胯下,遇着漂母搭救他。到后来登台把帅挂,扶保汉室锦邦家。到明天席前把贼骂,拼着一死染黄沙,纵然将我的头割下,落一个骂贼的名儿扬天涯”,等等。

京剧的四种声腔(京剧音乐曲调之京剧的板腔)(4)

7.西皮摇板:是一种有板无眼的唱腔形式,唱腔特点是乐队紧打紧拉,演员沉着慢唱,一快一慢,内紧外松,在对比当中形成和谐之曲调。常用于叙事、抒情、描景,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唱西皮摇板“我用兵数十年从来谨慎,错用了小马谡无用之人。无奈何设空城计,我的心神不定”等。

8.西皮散板: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节拍,无板无眼,慢打慢唱,一般在四句唱腔中,头三句句与句之间均有文场垫头和武场大锣一击。散板可以根据人物情绪在演唱上自由发挥,其唱腔要求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演员和乐队心中,唱腔节奏和尺寸都有着严格规范。西皮散板善于表现叙事和对话中喜悦或悲历的情绪。如《四郎探母·过关》中杨延辉唱西皮散板“两国不和零身¥原红事于°粤算口关士时御》联莫放他过关”等。

9.西皮回龙:又称“碰板”,是一种迂回婉转的长腔,是后面行腔的转折点。西皮回龙常用于表现激动、惊恐、哀伤的情绪如(连营寨哭灵牌》中的刘备唱西皮回龙“二弟呀!二弟呀!啊!我那好兄弟”;《三堂会审》中的苏三唱“大人哪”,等等。

10.西皮导板:是一种无板无眼的唱腔形式,用在一个大的唱段开始的地方,起到引领唱腔的作用。具有散板的性质,只有个上句,但与散板不同的是唱腔抒情、激越、高亢、宏大。例如,《铡美案》中的包拯唱“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大登殿》中的薛平贵(内场)唱“龙风阁内把衣换”等等。

11.西皮娃娃调:大致上分为西皮慢三眼和西皮快三眼两种板式。多用于小生、老生、老旦以及剧中女扮男装的旦行角色曲调高昂,声音高低、上下迂回对比鲜明。常用来叙事、抒情、描景等。如《打龙袍》中的李后唱西皮导板“龙车凤辇进皇城”,接唱的西皮娃娃调为“御街上来了我讨饭人,眼不明观不见花花美景,看不见汴梁城文武公卿”。

《辕门斩子·见娘》中杨延昭唱西皮导板“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接唱的西皮娃娃调为“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见老娘施以礼躬身下拜,问老娘驾到此所为何来”,等等。

12.反西皮:是从正西皮派生出来的,按照正西皮定弦弦转反西皮之后定弦为2、6弦。反西皮板式包括反西皮二六反西皮散板、反西皮摇板三种。反西皮在上、下句落音上与正西皮相反,反西皮上句一般落音在15上,下句一般落音在2上。

京剧的四种声腔(京剧音乐曲调之京剧的板腔)(5)

反西皮常用来表现极度悲伤、愤怒的情绪。如《连营寨·器灵牌中刘备唱的反西皮二六和反西皮摇板“点珠泪往下批:(肠剑中伍子胥唱的反西皮散板“子胥阀阅门棚第落魄天涯有谁知。可叹我父母的冤仇沉海底,俺好似风脱翎毛怎能飞。伍子胥,伍明辅,父母的冤不能报,爹娘啊”,等等。

三、南梆子

南梆子是由徽梆子衍变而来。李啸仓在《赣剧诸腔的来源与演变》一文中说:“徐珂《清稗类钞》云:徽梆子,如《得意缘》中之调,即就二簧之胡琴以唱秦腔,似是而非,故只可谓之徽榔子。此即今京剧南梆子之所由来。”南梆子是京剧声腔的一部分,在胡琴上定弦为6、3弦。它的唱腔和板式与西皮原板和二六结构大致相同。南梆子只有导板和原板两种板式,主要用于小生和旦角两个行当,其特点是适于表现委婉含蓄、细腻柔美的情绪。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唱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群英会·盗书》中的周瑜唱“安排下巧机媒营门不锁,转眼间蒋子翼早已睡着”,等等。

四、高拨子

高拨子又称“拨子”,京剧声腔的一部分,是秦腔传至安徽桐城一带,并与当地民间用唢呐伴奏的曲调相结合发展形成的种腔调。关于高拨子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初用“虎拨思”(近似于琵琶的弹拨乐器)伴奏,故称“拨子”;另种说法是说当地土语的“梆”与“拨”音难分,拨子即梆子。

“高拨子”定弦为1、5,上句落音可落在1、2、3、5、6音,下句可落在5、2、1音。高拨子声调悲凉激越,常用于表现剧中激昂悲愤、生死离别或百感交集的情绪。拨子唱腔伴奏胡琴琴筒比伴奏西皮、二黄大一些,似有唢呐的音色。

板式包括导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等。如《徐策跑城》中的徐策唱高拨子“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野猪林充军发配》中林冲唱:“一路上无情棍实难再忍,俺林冲遭陷阱明白的冤屈何处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