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外来物种入侵,有“亿”点可怕(1)

提到外来物种入侵,海妹第一时间想到小龙虾——麻辣、蒜蓉、清蒸、十三香……小龙虾这一外来入侵物种被端上国人的“餐桌”,摇身一变成为不可多得的“美味”。不少网友觉得,物种入侵?怕啥,吃呀!然而外来物种入侵怎可能“一吃了之”。

事实上,外来物种入侵有“亿”点可怕:一种名叫“鳄雀鳝”的怪鱼让专业人员围捕了好几天;看起来明艳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却有“生态杀手”的绰号;“个头比田螺大,产的卵是粉色的”,福寿螺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外来物种是怎么入侵的?危害有多大?如何精准有效防治?且听海妹细说。

啥是外来物种入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义,外来物种是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建立的种群,当其改变和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时,就是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其造成的危害就是外来生物入侵。

中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生态环境部去年5月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在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当中,最多的是入侵植物,有370种,占到一半多;其次是动物,有220种,占到1/3。

那么,外来入侵物种是怎么进入中国的?

据介绍,外来入侵物种的来源分为自然扩散、无意引入和有意引进。

无意引入一般是随国际贸易无意进入中国,比如随苗木和插条引进的杨树花叶病毒、随进口粮油、货物或行李裹挟偶然带入的长芒苋和通过自然扩散从东南亚进入中国的紫茎泽兰等。“近10年来,中国入侵物种增加迅速,平均一年增加2种。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与国外的经贸、交通、文化、旅游等交流频繁,大量货物、人员涌入国内,明显增加了携带入侵机会。”河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徐新杰告诉海妹。

另一种则是有意引进,比如作为蔬菜引进的尾穗苋、茼蒿,作为观赏物种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巴西龟,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洋金花,作为养殖品种引入的牛蛙、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等。

徐新杰提醒,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饲养异型宠物的人快速增加,电商网络交易平台也迅速发展,线上线下购买更加方便,异型宠物通过弃养、放生、逃逸扩散到了自然环境,也会造成不可预见的物种入侵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有多大?

专家告诉海妹,入侵物种对国内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造成了严重危害。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

外来入侵物种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例如,外来物种巨藻和北美海蓬子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土著盐生植物红树林进行生态位竞争,造成红树林资源减少甚至灭绝,进而严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方舟说。”此外,还易引发生态灾难,危害农林经济发展和人类牲畜健康

中国始终重视外来物种入侵防治。今年8月1日起,《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

《办法》的出台使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有法可依。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办法》对外来入侵物种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等方面作出规定,从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既要从源头“堵”,也要分类施策“疏”。

“堵”,要规范引种管理。前述负责人介绍,因品种培育等特殊需要从境外引进农作物和林草种子苗木、水产苗种等外来物种的,应当依据审批权限办理进口审批与检疫审批。属于首次引进的,引进单位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并向审批部门提交风险评估报告。

“疏”,要分类治理修复。依据《办法》,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治理,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其苗期、开花期或结实期等生长关键时期,采取人工拔除、机械铲除、喷施绿色药剂、释放生物天敌等措施。对外来入侵病虫害的治理,应当采取选用抗病虫品种、种苗预处理、物理清除、化学灭除、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阻止病虫害扩散蔓延。对外来入侵水生动物的治理,应采取针对性捕捞等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危害。

本期编辑:白天亮、聂传清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