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000多种竹,方竹唯中国独有,喜欢野生在1400-2200米的高海拔地区。作为方竹笋的重要产区——重庆南川的金佛山,山势险峭,过去为追求更多收益,笋农不得不爬上悬崖采笋。

近两年,得益于盒马的渠道和品牌赋能,主打秋天错季的方竹笋,成了爆款。今年,盒马还与本地合作,引进液氮保鲜技术,方竹笋首次打破了时令限时,身价倍增。

笋农收入高了,悬崖采笋也逐渐成为过去式。

过去,爬悬崖打笋只为生计

区别于常见的春笋,方竹笋是少有的秋收、秋藏、秋运、秋食的笋中异类,也仅青睐重庆与贵州交界的大娄山脉那海拔1400米——2200米的范围。

位于大娄山山脉北麓的金佛山,便是这层层圈选之后的珍稀地带。

盒马自有品牌里有什么值得买(从天上来的盒马爆款)(1)

爬悬崖天梯的笋农

每年秋风起,方竹笋破土而出,家住金佛山下头渡镇柏枝村的笋农广聚福都要上山打笋。因为山顶的笋林没有采摘限制,过去为了生计,广聚福和村民们不得不爬上一段垂直距离200米的天梯,到山顶采笋。

天梯其实是三段高耸入天的木梯,用柳杉木制成。上山打笋的笋民,背着刀,朽坏的地方用木块、钉子、铁丝接补,中间修修补补,用到了现在,据说已近百年历史。

广聚福说,因为长期日晒雨淋,木梯中间的部分还是变得非常脆,有经验的人每次都会踩两边,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盒马自有品牌里有什么值得买(从天上来的盒马爆款)(2)

下雨让梯子变得非常湿滑

“采笋都会背着背篼,三面悬空,背篓千万不能蹭到悬崖,后果不堪设想。”他说,最难的是下梯时会背着近百斤重的方竹笋,脚踩在梯子上,会抖个不停。

不过随着方竹笋产业渐成规模,如今“悬崖采笋人”们的工作环境已经改善许多。今年57岁的黄洪元,每年都会去金佛山景区的一个方竹笋基地工作,不再需要爬上悬崖采笋。

“现在全国人民都吃方竹笋。”对于黄红元而言,最大的改变还是收入问题,因为不愁销量,方竹笋的收购价也从原先的3.5元涨到了5元,他的收入也涨了三成。

搭建冷链设施 让更多鲜笋卖出去

盒马自有品牌里有什么值得买(从天上来的盒马爆款)(3)

带壳鲜笋成为了盒马爆款

这里面有黄洪元的老乡陈建的功劳。

陈建是重庆人,做方竹笋的生意已经有些年头了。每年,他都要上山收购鲜笋,通过火锅馆、农贸市场等渠道分销掉。

过去,陈建最头疼的是方竹笋的存储问题——极难保存,如果不能在几天内卖出,很容易就腐烂。

很多年里,当地对方竹笋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将新鲜采摘的方竹笋在锅中煮4-5小时,然后炕制成干笋。虽然鲜笋得以保存,但收益却在下降,一般12斤鲜笋才能制成1斤笋干。且因为炕制的笋干含硫量极大,方竹笋干因此无法进入正规的商超门店,只能在批发市场等低端的零售渠道流通。

怎么把更多新鲜的方竹笋卖出去?让方竹笋的价值被市场认可?

去年,盒马采购找到陈建,双方谈及把重庆的方竹笋带到全国消费者面前,一拍即合。盒马与陈建的工厂一起建立了冷链的基础设施,方竹笋当天采摘,全程冷链运输,当天就能进入盒马的城市大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去消费者的餐桌。

最大的好处在于,所有方竹笋都是以带壳鲜笋销售,市场价值增长了三成。

日子好了,决定放弃悬崖笋林

在陈建心里,方竹笋是罕见的美味食材,但每年只有一个月的销售高峰期实在太可惜了。如果能打破了时节限制,方竹笋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盒马自有品牌里有什么值得买(从天上来的盒马爆款)(4)

工人给笋注入液氮保鲜

这样的困惑很快被打破,今年盒马将自己拥有进口榴莲的液氮保鲜技术引进南川,与当地合作一起开发方竹笋液氮保鲜系统。刚采摘的鲜笋无需再剥壳,直接进入零下110度的液氮,再送入零下18度的冻库储存。由此,方竹笋不仅易保存,自然解冻后可以还原95%以上的口感和营养。

“今年预计用液氮储存100多吨鲜笋,鲜笋销售可持续到明年秋天。对于喜欢吃笋的消费者,尤其是江浙沪地区,将是大大的福利。”陈建说。

盒马采购鲁小容说,保鲜系统解决了金佛山方竹笋秋收,秋藏,秋卖的尴尬局面,产品价值得以体现。此外,为了凸显方竹笋相比春笋错季的特点,他们还为方竹笋打上了“高山鲜”的自有品牌,帮助其挖掘更高附加值。

盒马自有品牌里有什么值得买(从天上来的盒马爆款)(5)

笋农们今年都增收了

广聚福说,因为这套系统,今年的方竹笋收购价又涨了,今年他们一家三口,可以通过方竹笋收入5万元。效益提上去了,他也计划放弃悬崖上的笋林,在公路旁承包更多的国有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