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和闫妮是不靠脸蛋、专靠演技,是朴实真切、骨子用功的演员。

1、先说郝蕾。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1)

郝蕾肯定是个本色演员,敢说要把自己的作品写进电影教科书的人,这股子狂劲或者说自信,也确实浸透在了她所饰演的角色中,看过她的作品,感觉这女人实在投入、实在忘我、实在倾情的,有很多人说到她演的《我是你的眼》、《十七岁不哭》,我也浏览过,有些感觉,但印象不深。印象最深的,一个是《情满四合院》、一个是《我的二哥二嫂》。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2)

《情满四合院》是前年的热播剧,跟了一段,还重复看了一次,那个酸酸楚楚、勤俭持家的苦命女人形象简直就被她演活了。一个走到人生的谷底、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寡妇,带着三孩子,外带个婆婆,还可以去跟一富婆争抢好男人傻柱,那种清贫中含着韧劲、善良中带矫情的平凡女人的味道全都被把握住了,耐看,叫人不忍放下,又喜欢、又怜悯。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3)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我的二哥二嫂》我看了十遍不止了。其实,每次看,就是冲着郝蕾饰演的李英姿的那股子傻乎乎的劲头去的。李英姿跟老爷子的那股子亲热劲、祖孙情,为周武什么都豁出去的那种舍身忘我、肝脑涂地的心气,明明知道都是编剧理想主义的春秋笔法,但在郝蕾的演绎下,却都显得十分的自然、逼真、贴切,那种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做派,通过处理周文、周武、刘富的关系,都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了。特别是拿鞭子抽周文、抽兰亭那两场戏,我还特地跳过去、回过来的看了几回片段,李英姿对虚假、残忍的周文、兰亭,那是叫毫不客气、毫不留情、狠狠鞭笞。那种抑恶扬善的英姿才真叫英姿飒爽呢。郝蕾演得出彩,咬着牙、憋着嘴、怒目圆瞪、虎虎生威、爱恨情仇,全都在那“啪,啪”的鞭子的挥舞之中了。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4)

郝蕾的戏,眼睛深情,眼睛会说话;郝蕾演戏,眼神有戏,身心在戏,行话叫演戏很走心。郝蕾的角色演绎,让人感觉仿佛就是该这样、就是这样的,完全就是戏中有我、我中有戏,人戏不分了;郝蕾的那种东北大妞脾气,一般的演对手戏的男演员都有点架不住,演对手戏的几个,何冰是老戏骨了,人艺的台柱子,还可以跟她扯个平手;于震、黄觉什么的,就有点接不住,就很容易让人把关注度都牵引到郝蕾的身上。那么大个眼睛、眉心还有颗痣,非常吸引眼球的;再加上那种角色与我浑然一体的执拗劲头,那种全心投入的忘我境界,在靠脸蛋吃饭、靠发嗲混票房的女艺人圈子里,还真不多了。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5)

2、再说闫妮。

我是看了闫妮主演的《北风那个吹》以后才注意这个女的的。被这个女的吸引了之后,那段时间刚好失业了,就把闫妮演的《下辈子嫁给你》、《3721》、《国家行动》、《三枪拍案惊奇》全部找出来看了。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追剧!这样疯地看一个人演的戏,五十多岁了、还是第一次!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6)

闫妮的演出,也是真本的、靠着本性演绎的。以前没怎么注意,连《武林外传》都没怎么看的,看了《北风那个吹》之后,突然觉得,再大牌的明星,再耀眼的光环,都没闫妮的演出真实。

难怪网上有这么多闫妮迷,难怪都说闫妮真的火了。我有七、八年都没正经看过电影、电视了,那次看了《北风那个吹》,却又像回到了少年时追看县城的那个知识青年宣传队演出的年代,又迷上了闫妮的作品和闫妮这个人,我都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应该不再疯狂了。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7)

闫妮这种类型的演员有几个:老一代的张瑞芳,后来的斯琴高娃,再后来的岳红。她们都不以美貌取胜。闫妮的骨子里面有股很真诚的东西,不做作、不修饰、不矫情。那份投入、那份全身心的投入完全是张瑞芳、斯琴高娃两位大师级人物的翻版。对帅子摔杯子那场戏,看帅子跳白毛女那场戏,跟那几个男演员温情的那些戏,看得人就那么真实地完全被她拖进了那个情景之中。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8)

她愤怒的时候,会狠狠地咬住那很是丰满的嘴唇。她的发怒的样子,让你觉得那不是戏,那就是该怒。她凶狠的眼光中仿佛总能冒出愤怒的金星,能紧紧的锁住眉关,脸上每块肌肉全部错位,宛如从心里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在刹那间都能喷发出熊熊烈火出来,把自己的愤怒像炸弹一样不用引子,直接燃烧、立马炸开。你看了她的愤怒的戏,你就不难理解一句成语的含义了,那个成语叫做歇斯底里!

闫妮郝蕾越来越像了(说说本色演技派的演员)(9)

闫妮的这几个作品,《武林外传》是个肥皂剧,《北风那个吹》也赶不上早期的《今夜有暴风雪》,《三枪拍案惊奇》绝对是个败笔,其它几个本子也都不怎么样。但是,在这几个非常一般的剧目中,闫妮都有戏,都真的有闪光的,一下子就能打动人心弦的地方。

闫妮演戏只要一上手,有个很突出的地方。不给力的时候,你会看到闫妮是一副眼色苍白、面无表情的嘴脸。但是只要一入戏,闫妮的眼睛、嘴巴、甚至鼻子、耳朵、身体,闫妮的眼神、表情、顾盼、语气、举手投足,乃至哈一口气,乃至每一个细胞都可以迅速入戏,可以撕心裂肺般震撼地强烈地影响观众,狠狠地把你拉入她的戏中,让你随着剧情、随着她的表演感受心涯起伏的滋味。真的,很多时候,你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戏还是生活,闫妮到底是在演戏还是就是生活中就有的这个人。因为戏剧都是把生活中最典型、最矛盾、最冲突的东西集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都会跌宕,加上又有一个这么投入、这么倾情的女人的表演,观众也就乖乖地被俘虏了。

陕北高原是粗野的,闫妮身上就飘着那么一种粗野;中年女人是沧桑的,闫妮眼中就显着那么一种沧桑;军旅营盘是刚强的,闫妮胸中就透着那么一种刚强;平民家庭是世俗的,闫妮骨子里就冒着那么一种世俗;大爱的女人是温柔的,闫妮的心中就散出了那么一种温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