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志同道合,同甘共苦,肯定能白头偕老的!”

1949年,28岁的华国锋与18岁的韩芝俊结为夫妻。

两人的婚礼非常简单,他们并不追求物质的丰沛,而是精神世界的充实。

婚礼中不拜天地,只一起向毛主席的画像鞠了三个躬。

结婚后,华国锋和韩芝俊一起前往华国锋的家。

华国锋的母亲看着这个落落大方的儿媳妇,非常高兴。

只是她也偷偷问华国锋:你怎么找了一个部队里的姑娘,部队里的人回家不容易,为什么不找我们本地的姑娘结婚呢?

面对母亲的担忧,华国锋笑着牵起妻子的手,坚定地作出了开篇的回答说道。

此后这位“第一夫人”也是非常低调,从未以“华主席夫人”的名头参加过公开活动。

她就像一位普通的妻子、母亲,照料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并以这样从容的态度和华老相伴走过59个春秋,走过那些不平凡的岁月。

那么,韩芝俊是怎么与华国锋相识的呢?在这近六十年的光阴里,两人之间具体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1)

一、抗日家庭,红色血液

韩芝俊出生的那一年,正是中华大地风雨飘摇的前夕。

韩芝俊的父母原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养育家庭儿女。

但是这种平淡而温馨的幸福很快就被打破了。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没有人能在乱世中安享生活。

韩芝俊的家乡东山村有一首歌谣开始传唱——“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韩芝俊的父亲韩七海怀揣一腔保卫国家的热血,毅然决然加入了抗日游击队。

并且他还是东山村第一个共产党员。韩七海的兄弟姐妹也纷纷响应他的号召,他的几个弟弟先后都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

并有七人都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韩家也被当地称为“抗日救国的模范家庭”。

甚至敌人也认为东山村的韩家就是“八路军的老巢”。

由此可见,韩家战士在战友和敌人中都有“极高的人气”。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2)

韩芝俊就是在这样的抗日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她身体里流淌着像她的父辈一样的热烈的红色革命血液。

韩芝俊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敌人入侵家园的痛苦,这种痛苦并没有打败她。

而是使她迅速地成长起来,坚定了她也要像父辈一样成为英勇革命战士的决心。

韩芝俊出生在“抗日模范家庭”,虽然年纪小,她还是积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站岗、放哨、送信等等这些事她都做得非常好。

在韩芝俊七岁时她就积极加入了儿童团,并且在12岁时就担任了儿童指导团的团长。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3)

二、相识:从志同道合到水到渠成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韩芝俊一直全身投入在革命工作中。

这一年,她刚刚14岁。侵略者被打出中国,韩芝俊终于可以像真正的孩子一样前往晋中一中上学。

韩芝俊小时候正是抗日战乱年代,那时候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用于学习。

但是她心里一直没有放下对学习的渴望。来到晋中一中后,她非常珍视这个学习的机会。

在这里,她发狠苦读,像海绵一样不但吸收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在学习期间,韩芝俊的优异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因此,当时只有14岁的韩芝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革命生涯也踏上新的征程。

很快,解放战争爆发。韩芝俊所在的山西解放区也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土地改革的热潮。

韩芝俊非常喜爱文艺。经过文化学习,她的文学素养也不断提高。

那时有许多好故事,榜样故事值得宣传赞扬。

韩芝俊亲身经历土地改革,亲眼看到农民百姓翻身自己做主人,心里也十分激动。

她希望自己也能为宣传革命热潮出一份力。韩芝俊几番思索,决定利用个人所学,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再创作,这样经过艺术加工的节目大家都喜欢听,喜欢看,老百姓也喜闻乐见。

因为自小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韩芝俊的性格更加成熟稳重。

即使在文工团工作,她作为女孩子也没有骄矜气息。

在文艺排演时,她愿意放弃角色形象更好的女性角色,主动扮演男性角色。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4)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这种既有故事性又贴近大众审美的表演方式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文工团也常常带着新作节目为百姓演出,几乎每一场表演都会观众爆满,表演结束还会收获大家的掌声和喝彩。

这是对文工团工作人员最大的肯定。韩芝俊的设想通过努力终于得到实现。

1948年,晋中地委机关迁到了这里,一同而来的还有华国锋。

华国锋来到这里时,韩芝俊的演出水平已经非常成熟,是大家都交口称赞的好演员了。

这时候,文工团的节目《王贵和李香香》、《兄妹开荒》等正在热演,其中就有韩芝俊的参演。

《王贵和李香香》讲得就是在党的带领下,广大劳苦百姓终于翻身做主人的故事,《兄妹开荒》则是群众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故事。

华国锋也观看了这些节目,而且演出中的韩芝俊除了女儿的明媚更有一份英气在其中,这个不同的女演员给华国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5)

缘分中哪里少得了一个好媒人呢?

说起来非常巧,韩芝俊和华国锋都是山西人,只是他们二人虽然时老乡,但是两人的家乡在山西的两边,并不临近。

但是有一个人却对华国锋这个老乡的印象很好。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县委书记田泽仁。

田泽仁不是别人,正是韩芝俊的舅舅。田泽仁认为华国锋这个年轻人很不错。

这个地地道道的山西汉,精神饱满,气宇轩昂,讲话既豪爽又有调理。

于是田泽仁就将他介绍给了韩芝俊。家乡让韩芝俊和华国锋之间有了亲切的链接。

华国锋为人十分亲和,又细心又实干。而且虽然当时他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已经参加革命十几年。

韩芝俊也是从小就在革命氛围中长大,她对华国锋的经历非常有认同感,在她眼里,华国锋是真正当之无愧的英雄。

二人有共同的理想,走在同样的路上。这很快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6)

两人相识的时节正是农闲的时候。华国锋做工作非常有经验,他知道这种时节,老百姓才有闲余时间。

华国锋就抓住机会,积极向老百姓宣传革命思想路线和党的政策方针,将工作真正做到人民身边去。

而这样的农闲时节,也是韩芝俊所在的文工团节目汇演的集中时间,韩芝俊的节目广受好评。华国锋工作时就会和文工团有交流,这样一来,两人也有了更多的接触。

两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工作积极努力,这让他们对彼此非常认同。

华国锋虽然还不到三十岁,但是他17岁就参加了抗日战争,多年的革命生涯让他的性格更加稳重内敛。

而韩芝俊当时正是青春年华,她的性格爽朗活泼。

因为两人既是老乡,又有相同的信仰理想,相似的革命经历。

他们在工作中也非常默契,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因此,两人慢慢走到一起也是水到渠成。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7)

终于,28岁的华国锋与18岁的韩芝俊结为夫妻,这一年是1949年。

两人的婚礼非常简单。他们并不追求物质的丰沛,而是精神世界的充实。

两人在一个普通的农家,现场布置就是一幅毛主席的画像,画像两旁是两面鲜艳的红旗。

另外又摆了一个木桌子,放上几个水果。这就是全部了。

婚礼也没有复杂的仪式,他们并不拜天地,只一起向毛主席的画像鞠了三个躬。

结婚后,华国锋和韩芝俊一起前往华国锋的家。

这也是韩芝俊第一次去他家里。华国锋的母亲看着这个落落大方的儿媳妇,非常高兴。

只是她也偷偷问华国锋:“你怎么找了一个部队里的姑娘,部队里的人回家不容易,为什么不找我们本地的姑娘结婚呢?”面对母亲的担忧,华国锋笑着牵起妻子的手,坚定地说道:“我们志同道合,同甘共苦,肯定能白头偕老的。”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8)

这句话真正说到了韩芝俊的心里,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韩芝俊非常同意华国锋的说法,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真正的革命英雄,他也会继续将身心投入到党和国家的建设中,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守护好二人的家,不让他有后顾之忧。

两人相依相伴,定然能一路走下去。

三、你为国,我为家

韩芝俊与华国锋结婚后,在晋中生活不久,华国锋就受到组织交予的新的任务。

因此,他将要离开晋中地委了。

因为华国锋工作能力强,为人又亲切和善,善于走到群众中间去,了解老百姓的想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能够将党的政策方针有效地普及传达讲解。因此,当时一些刚解放地地区非常需要这样的党员干部参与工作。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9)

而这次将要前往的地方,他们必须横跨大半个中国,从北方南下。知道这个消息后,韩芝俊表示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她没有丝毫的抱怨,准备和华国锋一起南下完成党的任务。

从北到南,人土风俗大不相同,一起南下的同志有的难免揣揣不安。

于是,这一路上,华国锋就一直鼓励大家,给大家做思想工作。

他们是投身于党和国家伟大革命事业的践行者,要坚决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一路南行,华国锋和韩芝俊的目的地是湖南。华国锋此次的任命是湖南省湘阴县县委书记和地委委员。这个职位,华国锋一做就是二十余年。

但是刚刚就职时,工作开展得并不容易。南北方差异很大,北方来的基层干部很多都水土不服,一时间不能适应。

而且南方乡下十里不同音,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很低,与老百姓交流时遭遇很大困难。

重重障碍之下,初到这里的基层干部的工作并不容易推进,大家多少有点灰心。

这时,身为县委书记的华国锋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他一方面要积极推进部署工作,一方面要了解当地文化风俗,学习方言,一方面还要给同事们做好思想工作,给大家鼓鼓劲。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10)

面对艰难的工作任务,华国锋丝毫没有气馁。

他穿着一双草鞋,每天早早离开家,总是披星戴月地回来,有时还会通宵工作。天晴就顶着日头出发,雨天就打一把旧雨伞,晚上用来照明的就是一盏马灯。

这样简简单单地装备下是华国锋坚毅的决心。全县的民生境况他都非分熟悉。身为书记,他不仅总体把握工作方向,还会亲自到民众中间去。

遇到农忙就直接下地插秧,挑水撒肥都是一把好手。这样没有架子的领导真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11)

工作的难关被华国锋一一克服,但是生活上却有一个问题他一时之间也解决不了。

初到湘地的北方人很难适应南方的伙食,食堂的师傅们将湘菜做得十分地道,但是也抵不住他们对北方面食的想念。

华国锋也是如此,工作任务重,伙食却吃得少,一时间人难免迅速消瘦下去。

这个情况,韩芝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华国锋吃得多一点,韩芝俊开始不停学习面食的做法,再变着花样做给华国锋吃。

这可是为华国锋解决了大问题,吃得如意,工作上也更有干劲儿。

他称赞妻子说:“你的面食做得越来越好了。”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12)

除了照顾好华国锋,韩芝俊还有一个人要悉心照顾。她和华国锋来到湖南后就有了第一个孩子。

为了让华国锋能全心工作,韩芝俊悉心照料他们的三口之家。

忙起来就不顾自己身体的丈夫和年纪尚幼小的孩子,两个人叫韩芝俊也忙得不可开交。

韩芝俊的付出,华国锋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感念妻子的付出。

在生活中,华国锋也十分理解妻子,并照顾妻儿。

这样的相互理解相互陪伴让两个人都十分知足。他们知道经营一个家庭是不容易的,每个家庭成员要相互包容,相互支持才行。

韩芝俊和华国锋的爱情里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轰轰烈烈。

但是革命年代的爱情就是这样,即使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坚定的信念会支撑他们走过所有世俗的考验。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13)

孩子还小的时候,韩芝俊也没有请月嫂。华国锋的工作忙,常常不在家,长辈们也身在异地,有心无力。

韩芝俊有时实在分身乏术,就把孩子托给邻居照看一会儿。

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十分常见。这种付出没有人会特别地提起或者记录,但是这未尝不是一种奉献和牺牲。

华国锋升任湘潭县县委书记时已经是1951年。湘潭县非常有名气,它是毛泽东、齐白石等著名人物的故乡。

但实际上这个名人县当时非常落后,甚至没有几条柏油马路,当地人走惯的都是一些羊肠小道。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14)

华国锋来到这里后,仍然没有关起门来做事,而是带着干部们深入基层,有时一天就要走几十里路。

华国锋认为农业的根本是农民,要重视农民百姓,将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使当地的农业真正有发展。他将这个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处理工作时,就注意对农业互助的指导,致力于农业合作发展。在他不断地努力下,当地的农民总能收获满仓。

在华国锋全力开展工作时,韩芝俊一如既往地默默支持丈夫,给他做坚实的后盾。

但是她的工作也更加辛苦了,此时她又接连有了三个孩子。

并且韩芝俊也一直参加工作,工作和家庭都要兼顾。

虽然非常辛苦,韩芝俊对待生活的态度总是平和从容的。

她总是早上骑着单车前往菜市场买菜,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一样与卖菜的商贩一分一角地还价。

然后回家做饭再送孩子们上学,晚上放学再去接回。日复一日,总是如此。

韩芝俊的生活低调、朴素。她不喜欢浓妆艳抹,也不会与华国锋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以至于很少有人直到她是华国锋的太太。

这个状态也没有因为华国锋的升迁而改变。华国锋调任北京时,韩芝俊还是一名保育员,在单位大家就称呼她为“韩姨”。

她的生活节奏并没有打乱,那辆用来买菜和接送孩子的单车也一直跟着她。

因为使用的时间很久,那辆车有时就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导致在路边摆摊的修车师傅都认识她了。

四、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1981年之后,华国锋就渐渐退出政坛,他和韩芝俊就安家在北京西皇城根的一个院子。

他们的生活一如既往,就像许多年前那场简单的结婚仪式一样,朴素简单。

穿衣服并不讲究时髦昂贵,用的家具也是陪伴的许多年的老家什。

两个人就用自己的退休工资生活,没有接受特殊照顾。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15)

华国锋在常年的工作中身体上留下旧疾,后来又被查出来患有糖尿病。

韩芝俊就谨遵医嘱,精准把控他的饮食。

妻子多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使华国锋免于疾病的困扰,晚年依然身体硬朗。

华国锋和韩芝俊的生活作风和处世哲学身体力行地影响着他们的孩子们,他们从不叫孩子们搞特殊化,反而对他们要求严格。

后来孩子们参加工作,夫妇二人也严厉叮嘱:不能改籍,不能投机,不能依靠父亲的名头。

2008年华国锋去世,市民政局询问华老的后世安排。

韩芝俊叮嘱:不要占用耕地,不要破坏文物,不要破坏环境,不要与民争地。

这一年,是他们相伴的第59个年头。岁月仿佛白驹过隙,当年新婚夫妇相伴回家拜见高堂时的话犹在耳畔:“我们志同道合,同甘共苦,肯定能白头偕老。”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华国锋夫人韩芝俊)(16)

总结

爱情的面貌并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生活中的爱情往往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

韩芝俊作为华国锋的妻子,面对生活的种种问题,一直用平和从容的态度面对。

她和韩老二人相互支撑,相互陪伴,相互包容,因此59年沧海桑田,感情却始终如一,真正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

参考文献:华国锋淡然面对权力交接[J]. 文史博览,2012(9):20-20.

蒋新祺. 皇城根下,听华国锋讲不为人知的往事[J]. 文史博览,2020(5):13-17.

韩芝俊:华国锋的妻子,养育了四个子女,一生低调朴素,今年91岁

低调的华国锋夫人韩芝俊:相濡以沫一甲子,从容平淡九十秋

华国锋夫人韩芝俊:携手60余载,一生朴素,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

编辑:江夏

责编:林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