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单刀赴会”四个字,百度百科会给出了字面的释义: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1)

而这四字成语真正的典故却是三国纷争这沓历史脚本中最离奇的一页。“单刀赴会”惊心动魄的故事和戏剧性的结尾,可谓是流传千年,中国四大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关汉卿笔下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也少不了这一幕幕千古绝唱。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2)

单刀赴会的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已经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可主角关羽和鲁肃在哪里赴会,估计少有人知道具体地址。笔者参考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献将“单刀赴会”真实地点论证出来,由于经验和时间有限,难免纰漏,欢迎指正。

《三国演义》湖北赤壁陆口一说: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3)

(嘉鱼陆口)

《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孙权欲向刘备索取荆州。鲁肃献计曰: ‘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 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 孙权依计而行。关羽接信,曰: ‘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4)

由此可见,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时,把单刀赴会的地点写在了荆州附近的陆口,说甘宁当时“屯兵陆口”。因为《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历史文学小说,多根据流传故事添加了演义的形式,不能算作历史记录的正史,笔者经过查询三国正史史料,当年荆州下有七郡,湖北陆口属于荆州南郡管辖,鲁肃和甘宁还有吕蒙都奉命在湖南长沙,巴丘(今岳阳)、零陵等地驻军,鲁肃一干人且有天大胆子也不可能跑到刘备已占领地去要地盘。这个观点在历史上难得站稳脚,因为当时是孙权找刘备索取荆州,而荆州辖内赤壁有个小镇叫陆口,此地是陆水湖的出长江口,且缺乏相关正史料文献记载,除了《三国演义》中提了“屯兵陆口”这几个字,无法再证明三国时期关羽、鲁肃的单刀赴会在湖北陆口,但因赤壁大战闻名古今,东吴水军也曾驻军过陆口,由此《三国演义》把荆州陆口当做单刀赴会之处,笔者认为实为罗贯中的演义之笔,缺乏事实根据。

《三国志》 记载为湖南益阳陆贾山口:

(湖南益阳)

那关云长单刀赴会的地点究竟在哪里?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就记载得比较详实具体。

《三国志.鲁肃传》写到: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三国志.先主传》称:建安二十年,刘备领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领兵三万入益阳。

《水经注》曰:益阳县西有关羽濑,所谓关侯滩也。南对甘宁故垒。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鲁肃、甘宁拒之于是水,宁谓肃曰:“羽闻吾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矣。”羽夜闻其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

《益阳县志》也记载:羽与鲁肃相拒于益阳,约次日诸将军单刀俱会,立马百步外,单刀之名,盖以此也,今南门外碧津渡,即单刀赴会处也。

《三国志》和《水经注》以及《益阳县志》很多次提到益阳在三国时期的记载,东吴鲁肃、甘宁、吕蒙和蜀汉关羽都曾驻扎过湖南益阳。

(资江北岸青龙洲关羽像,三国蜀汉曾驻军在此)

(益阳古城墙,鲁肃在此修筑城墙,后称鲁肃城)三国时,益阳便是荆州的门户,也是通往东南,

西南的咽喉,当年东吴鲁肃、甘宁屯兵之地,便是益阳资江南岸的陆贾山口,即《三国演义》所称之“陆口”。翻开益阳县志记载,陆贾山主峰就是现在资江瓷厂一带,北面山坡即当今的茶亭街和资江河岸,东侧为铁铺岭、三里桥,东北临江屹立的龟台山即为从资江水道进陆贾山之口岸,也即当日东吴大军主营阵地。

而蜀汉关羽、甘宁在江北上游青龙洲扎营,今青龙洲为关羽磨青龙刀而得名。为争夺荆州,两军隔资江对峙,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大战一触即发,历史也给后人来了玩笑,事态戏剧性的变化开始了。 关于关羽的单刀赴会,是益阳民间口耳相传的老故事了,有一个版本是相传关羽答应鲁肃和谈,并单枪匹马从北岸的碧津渡乘船出发,到对岸的陆贾山(一说为龟台山)与鲁肃会面,双方就在营寨临江的一个亭子里喝茶,两人各怀心思的谈了些言不由衷的话其实鲁肃早就在亭子周围埋伏了很多将士,交代将士以摔杯为号令,鲁肃一摔杯就众将士就一拥而上拿下关羽,无奈反被关羽揪住衣服摆出一副一损俱损的姿态,让鲁肃脱不开身,直到关羽上船,鲁肃还紧紧握着手里的茶杯望着关羽捶胸顿足,悔恨交加。后人就将鲁肃、关羽喝茶的地方叫做茶亭街,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资江南岸龟台山,相传鲁肃邀约关羽单刀赴会于此和谈)

另外一个版本就是小说《三国演义》描绘的:“十船东下,一船渡江”故事,当时关羽接到鲁肃的邀请和谈,鲁肃早已经在江对岸大营中设下伏刀计,其子关平恐父亲遭暗算,便挑选五百名刀斧手分乘十条船自青龙洲而下,隐蔽在陆贾山对岸伺机应对,会谈中,鲁肃的正气凛然,关羽的睿智忍让和不卑不亢等会谈情景皆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5)

(现为资江南岸大渡口,三国时期的碧津晓渡)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6)

(单刀赴会主角-关羽像)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7)

(单刀赴会主角-鲁肃像)

故事真实性如何,单刀赴会的地点在哪,自有正史史料记载,关于三国时期在益阳人文遗迹就有关羽的“碧津晓渡”“青龙洲”、“关帝庙”、“关濑滩”,资江北岸的“鲁肃堤”、明星池巷的“诸葛井”、祭祀吴将甘宁、丁奉的“将军庙”,以蜀将命名的“马良村,马良路”等等,而在益阳流传下来的三国故事更是数不胜数,这也从侧面佐证了益阳这座千年未改名的融合三国古城深厚的三国文化。笔者通过对比湖北赤壁的陆口镇,认为“单刀赴会”典故的发生地为湖南益阳更具真实性。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8)

(青龙洲)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9)

(诸葛井)

惊心动魄的三国纷争,所立所破,存乎一念之间,着实让神奇诡异,每当人们听到这样的三国故事传说,对历史的真实性难免产生怀疑,《三国志》也好,《水经注》也罢,那些静默了千年的三国遗迹和至今流传三国故事依然被人们所乐道,关濑滩还在日夜奔流,流走的是逝去的江水,带不走的是根植人们心中三国情节。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益阳不一样的城市味道 肖岳山

益阳市志 90版

三国志 陈寿

史说益阳 周立志

水经注 郦道元

关云长单刀赴会遺址 笻竹

嘉鱼县志

转载请注明原创及出处。

刘备双剑入古城猜谜底(老张问史单刀赴会)(1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