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两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春秋时代进入了战国时代。一个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国,另一个田氏齐国取代姜氏齐国。这两大政治变革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卿大夫篡夺了诸侯的封国。但由于史料残缺的缘故,我们无法知晓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具体始末。关于田氏代齐的记载主要见于《田敬仲完世家》。然而这篇“世家”的质量极差,有超过70%的内容都是错乱的。

司马迁史记隐晦的真相(原来司马迁也会犯这么大的错误)(1)

《田世家》关于齐国的世系存在缺漏

《庄子·胠箧》说:“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然而,根据《田敬仲完世家》的世系记载:田成子是第一世,田襄子是第二世,田庄子是第三世,田太公是第四世,田桓公是第五世,齐威王是第六世,齐宣王是第七世,齐湣王是第八世,齐襄王是第九世,齐王建是第十世,尚缺两世,与《庄子》的记载严重不符。

而据《竹书纪年》的说法,在田庄子的后面有一个田悼子,悼子之后才是田太公。田悼子的时代约为公元前411年至前409年,有关于他的记录被《田敬仲完世家》给忽略了。对此,《史记索隐》说:

案:《纪年》‘齐宣公(四)十五年,田庄子卒。明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是庄子后有悼子。盖立年无几,所以作系本及记史者不得录也。

《竹书纪年》里又分明写道:“晋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因此,田齐世系中有一个田悼子乃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史记》却把这一代国君给漏掉了。

《竹书纪年》还说:“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后十年,齐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所谓的“田侯午”就是齐威王的父亲田桓公,《史记》说他是田太公的儿子,田太公代齐两年之后便死去,田桓公继位为君。然而,根据《竹书纪年》的说法,在田太公与田桓公之间还存在田侯剡田喜这对父子。田太公死后,由田侯剡继位,他做了十年的国君,之后才被田桓公弑杀,田侯剡的儿子田喜也被一并杀死。耐人寻味的是田侯剡在位多年,不像田悼子那么短暂,《史记》却对他忽略不计,此殊为不可解。

正因为《史记》中缺了这两代国君,所以田桓公、齐威王、齐宣王和齐湣王的年代都被提前了二十多年。齐威王被当作一个在秦孝公、魏惠王、燕文公之前的长辈国君,而齐国也被视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其实,齐威王的年代要比秦孝公和魏惠王略晚。魏惠王登基差不多二十年之后,齐威王才开始出现。战国初期的第一霸主应是魏国,到了中期,齐威王通过桂陵、马陵两大战役重创魏国之后,才取得了霸权;过了不久,秦国便崛起,成为第一强国。所以,齐国的强盛年代在魏、秦之间而不是之前。

司马迁史记隐晦的真相(原来司马迁也会犯这么大的错误)(2)

《史记》中漏掉了田悼子与田侯剡

齐威王究竟是哪一年才登基的?

《史记》说齐威王于周安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78年)始立,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献公、魏国的国君是魏武侯,这年发生“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的历史事件。《史记》认为田桓公死于此年,故而韩赵魏趁机讨伐齐国,夺取了灵丘。然后,根据《齐太公世家》和《六国年表》的记载,这年死去的齐国国君其实是姜氏的齐康公,而非齐威王的父亲田桓公。司马迁误把齐康公之死当作田桓公之死,故而将齐威王继位的时间定在此时,这是错误的。

据《竹书纪年》记载,齐康公五年是前400年,这一年田桓公出生;齐康公二十二年为前383年,田太公死,田侯剡立。十年之后为前373年,田桓公弑杀田侯剡父子而代立,次年前372年才是田桓公的元年。也就是说,公元前378年的时候,齐国的国君应是田侯剡,而非齐威王。

此外,《竹书纪年》又说:“梁惠王十二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又说:“齐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所谓的齐幽公就是齐桓公,也即田桓公。这两条资料可以证明田桓公在位十九年,第一年为初立,第二年为元年,十八年则卒。其中,他的“十八年”就是魏惠王的“十二年”,也就是说田桓公死在魏惠王十二年,齐威王也是这一年才登基的。魏惠王十二年按公元纪年为前358年,比《史记》所说的晚了20年。

《史记》里田齐的世系缺了田悼子和田侯剡两代,遗失了二十多年的历史,所以对齐威王登基的时间才出现了20多年的误差。

司马迁史记隐晦的真相(原来司马迁也会犯这么大的错误)(3)

究竟是哪个“齐王”灭亡了燕国?

《史记》与《竹书纪年》存在二十多年的误差,前者把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的年代都往前提了二十多年。所以,桂陵之战发生在齐威王末期,而马陵之战发生在齐宣王初期;齐国灭亡燕国则发生在齐湣王时期。

关于这些事件的记载,《史记》是这样写的:

桂陵之战时间:“(齐威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於齐。”

马陵之战时间:“(齐宣王)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於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於齐。”

燕国子之之乱时间:“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

司马迁史记隐晦的真相(原来司马迁也会犯这么大的错误)(4)

在司马迁看来,公元前314年子之之乱发生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湣王。齐湣王趁燕国内乱之际,消灭了这个国家。之后燕昭王复国,并于二十年后复仇于齐,命乐毅东下齐城七十二,逼迫齐湣王自尽,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但是,如果按《竹书纪年》的排法,子之之乱发生时齐国的国君应是齐宣王而非齐湣王。究竟哪种说法可信呢?在两种史料互相矛盾的情况下,这时我们就得求助于第三方了。

首先,《战国策》与《竹书纪年》是一致的,《战国策·燕一》里说:“孟轲谓齐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可知讨伐燕国的“齐王”应是齐宣王;其次,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孟子也留下了齐国灭亡燕国的重要信息,可以证明《史记》是错误的。

司马迁史记隐晦的真相(原来司马迁也会犯这么大的错误)(5)

《孟子》证明《史记》的记载是错误的

孟子与魏惠王、齐宣王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曾见过这两个国君,并且《孟子》一书中也有许多关于齐宣王的记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孟子记录下了齐国消灭燕国的历史,证明当时的“齐王”是齐宣王而非他的儿子齐湣王。

《孟子·梁惠王篇》里记录了许多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其中有几处涉及到齐宣王伐燕之事。

首先,《孟子》里写道:“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於子哙。’”由此可知,孟子所说的伐燕之事指的正是发生在公元前314年的子之之乱。

其次,《孟子》又记载:“齐人伐燕。或问孟子曰:‘劝齐伐燕,有诸?’”可证明《战国策》里关于孟子劝齐宣王伐燕的记载是准确的,孟子确实劝齐王讨伐燕国过。

第三,《孟子》里说:“齐人伐燕,胜之。齐王问孟子曰:‘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这里的“齐王”正是本篇中屡次提到的齐宣王,他攻下了燕国,并且问孟子是直接吞并这个国家好呢,还是另立新君、然后撤军离去为好。孟子劝齐王选择后者,齐王不听。

第四,《孟子》里记载说:“燕人叛。齐王曰:‘吾甚惭于孟子。’”说明后来燕人再次复国,齐宣王为此感到后悔,不好意思再见孟子。

因此,《孟子》完整记载了整个子之之乱的前后,描绘了齐王先是破灭燕国,之后因不听孟子之劝,想吞并这个国家,结果导致燕人造反,重新复国的过程。《孟子》一书中所说的“齐王”皆是齐宣王,从无一处提到过齐湣王。可以跟《竹书纪年》、《战国策》形成一条证据链,证明一度灭亡燕国的齐王应是齐宣王,而非《史记》里的齐湣王。《史记》认为子之之乱的时候齐宣王早已过世十多年,这是因为它误把齐威王的元年提前了二十多年的结果。

正因为《田敬仲完世家》把齐国世系写成了十代而不是十二代,所以从一开始就出现了时间错乱。导致这篇世家里有超过70%的内容都是错误的,直到齐襄王时期时间才准确。

《孟子》、《竹书纪年》和《战国策》配合在一起,证明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出现了一大错误,因此,我们读史时应当保持谨慎,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