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滦河下稍渤海湾,属于冀东大平原的东南沿海一隅。

我的故土地处平原,无山少林,没有山珍更没有异兽。但是,这里浩瀚的大海、广袤的原野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材。我们聪慧的祖先用他们渊博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利用得天独厚的地产资源,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美食。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餐餐都是精食细菜。再加上洋快餐、方便食品潜移默化的占领着餐桌,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无形中已经疏远了传统的地域食品。

今天,老朽就整理出一部分故乡的特色食品,以示存念。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

主食类

艾粱饽饽

“艾粱饽饽”是节令食品。形状和制法跟“驴打滚”差不多,就是用艾蒿叶煮的水和黏面(黄米面、糯米面),蒸熟后放在熟花生面或是熟豆面里趁热擀成片,撒上红糖卷起来。

菜儿蛋

菜儿蛋的正规名称应该是叫“菜团子”。是一种先把菜馅儿攥成团团,然后把菜团团放在面粉里轱辘上一薄层面儿再蒸熟的食品。

在那个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弄点儿各种野菜伴上些咸盐,就滚菜儿蛋吃。好吃不好吃的,就权当是“瓜菜代”先闹个肚儿圆。

如今人们吃它主要是贪图菜儿蛋包的馅儿多,当然也是为了尝个新鲜儿。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2)

菜饽饽

菜饽饽是故乡人的主食。用家庭主妇的话说,随手切点儿菜和点儿面,团巴团巴就是一顿饭,而且是菜儿饭儿都有了,孩子大人还都爱吃。

至于菜饽饽的馅儿,什么菜都能对付,肉、蛋、毛虾有什么就用什么。实在没有荤腥了,光用白菜萝卜做馅儿,吃起来也水灵的很呢。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3)

疙瘩汤

我们这里所谓的“汤”是饭,而非菜汤。“疙瘩汤”只是家乡人对这种用面粉做成的主食的俗称。

“疙瘩汤”使用的面粉品种不限,可以是小麦粉、玉米粉……也可以是白薯干面粉。加入的菜蔬、调料更是五花八门,这都因个人喜好的口味和经济条件而为之。

“疙瘩汤”多作为晚饭。尤其是冬天的晚上,坐在暖和和的炕头儿上,吃上两碗热乎乎的放上辣椒的疙瘩汤,那个美——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4)

炸萝卜丸子

炸萝卜丸子几乎人人都会做。小时候农村生活特别苦,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多少油水,丸子也只有到过年的时候,妈妈才会炸上一盆,让孩子们可劲吃上一顿。

据妈妈说,萝卜是好东西,即顶饭吃又能消食化气。即使是现在,我们仍然会时不时的炸些萝卜丸子,调剂一下餐桌食谱。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5)

菜蔬类

竹节草蒸疙瘩

“竹节草”,家乡话叫它“独立儿草”,学名萹蓄,是路旁庭院常见的野菜,也是一味利尿,通淋,清热的中药材。

选取鲜嫩的竹节草,择洗干净,拌合玉米面、豆面及适量的调味剂,笼屉蒸熟即可食用。既是主食,也可做为辅食佐饭。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6)

羊角葱拌豆腐

羊角葱是隔冬不刨,来年春天再萌发的新葱,葱叶状似羊角,味道鲜嫩还不太辣。

这道菜的原料很简单,水豆腐、切段的羊角葱及香油等适量调味品。调咸淡最好用卤虾油,因为卤虾油比酱油、大豆酱或盐的味道更鲜美。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7)

嫩葫芦熬粉条

家乡人有熬嫩葫芦当菜吃的习俗。嫩葫芦熬菜清香四溢,其味鲜美清淡,且兼有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

用我们老家的话说“葫芦‘喜油儿’”,用葫芦熬菜即使少放油吃起来也很滑嫩有油香味儿,尤其是放上一把粉条熬葫芦,那更是细腻滑溜别有风味。中午,两块苞米面大饼子,一碗葫芦熬粉儿,即使没放肉也保准你撑的找不到茅房窖。

记住葫芦一定要在嫩时吃,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的价值。

另外,有个别嫩葫芦的表皮味道极苦,做菜前要先掐点儿外皮儿尝尝,味儿苦的不能吃。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8)

生懒豆腐

“懒豆腐”,顾名思义就是因“懒(省事)”而做的食品。

豆腐,尽人皆知。做豆腐需要磨汁、过滤、熬熟、点卤、压制……一大堆工序。而懒豆腐却只需磨汁一道工序,磨出汁来与各种菜蔬混合熬煮即可食用。

在困难时期懒豆腐是为上等的主食,而现在则为调剂餐桌口味的特色小吃。

另外,还有一种“熟懒豆腐”,它与生懒豆腐的区分在于磨汁豆子的生与熟。由于制做熟懒豆腐的豆子是先炒熟泡软再磨汁的,所以它比起生懒豆腐来味道更馨香、更适口。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9)

饹馇签子

“饹馇签子”在市场上叫“春卷儿”,是用饹馇卷裹馅料切段、油炸而成的食品。

炸好的咯扎签子外皮酥脆,肉馅咸香,是极好的下酒菜。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0)

醋溜饹馇

人们都知道上海的点心、广东的月饼好吃;重庆的麻辣烫火锅有一绝;北京全聚德的烤鸭世界出名,.而北京却没有唐山的特色菜——醋溜饹馇。

醋溜饹馇的做法很简单,一学就会。将饹馇切成菱形,再切点儿白菜心,切上猪肉(牛肉更好)薄片。用葱姜呛锅,先把肉炒熟,再放大白菜。等白菜熟了就加入调料和蒜薹等调剂色调(醋要多放点儿),最后放入饹馇片儿,因为饹馇本身就是熟食,煎炒时间不要过长,只要炒透就可以出锅了。

这道醋溜饹馇,香喷喷、热乎乎特别适合冬天吃。赶上冬天下雪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炕桌上,扒拉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醋溜大饹馇,心里就甭提多热乎儿咧。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1)

肉食类

汆肉丸子

清水汆肉丸子是家庭年节时人人喜爱的食品,也是各类宴席上的一道当家菜。这种丸子不肥不腻,清淡适口。尤其是丸子汤更是味道鲜美、解腻止渴。

材料:猪肉(精瘦肉最好)、鸡蛋清、香菜、适口的调料……

瘦肉剁成细腻的肉泥,加入鸡蛋清、少量水及调料搅拌均匀,用虎口挤出丸子后下锅,煮至丸子漂浮起来,撇净浮沫,点几滴香油,撒上香菜,出锅。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2)

灌肉肠

“灌肉肠”官字眼叫“灌香肠”、“灌粉肠”,我们这里就叫它“灌灌肠儿”。

春节前,家家户户多有“灌灌肠儿”的习俗。买来现成的肠衣,剁拌好“灌肠儿”馅儿,就开灌了。

自己家灌的灌肠儿舍不得多放肉,馅料里多是白薯淀粉和大蒜。不过,那个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后来,人们嫌自己灌灌肠儿忒费事,就直接买现成的香肠吃了。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3)

水产品类

蛏肉菠菜馅儿饺子

“蛏”是海产贝类,生活在近岸边的海水或滩涂里,肉味鲜美。

原料:蛏肉、菠菜、韭菜,适合个人口味的调味品。做法同普通饺子。

在开春儿,当沿海开始抠获蛏肉的季节时,正是鲜嫩的菠菜上市的时光。于是,别有风味的蛏肉菠菜馅儿饺子就端上了餐桌。

用我们的家乡话来说,蛏肉菠菜馅儿饺子那叫是一个“鲜灵”。就连当年从外地过来打铁的师傅们,吃了我们这儿的蛏肉菠菜馅儿饺子也都伸出大拇哥赞不绝口呢。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4)

摊面条鱼饼

“面条鱼”又叫银鱼,生长于东亚咸水和淡水的交界处,盛产于我渤海湾一带,被誉为美味水产品,多于早春捕捞。

原料:面条鱼(不用水洗)、鸡蛋、盐,尽量不用调味品以免干扰面条鱼的鲜味。

做法:把面条鱼、鸡蛋、盐调均,入锅文火摊成薄饼状(以嫩为鲜),是为佐饭下酒的美食。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5)

韭菜炒河蚌肉

河蚌,家乡人叫“蛤子”,蛤子还有“铁蛤儿(圆顶珠蚌)”、“锄板子蛤(背角无齿蚌)”之分……

河蚌同其他的贝类一样,有一个特点——最忌长时间熬煮。因为蛤蚌之类的肉舌,煎煮的时间越长,就会越死硬,嚼也嚼不动,同时也失去了水产品的鲜灵味儿。所以,家乡人吃河蚌大多直接撬开蛤壳,抠出新鲜的蛤肉。待锅内的“作料”煸出香味时,蛤肉与韭菜同时入锅煸炒几下就出锅,这时的蛤肉鲜嫩适口,别有风味。

当年有外地“打铁的”进村耍手艺。他们吃河蚌用的是“炖泥鳅”的方法,结果炖了一个小时后蛤肉还是没有煮软,师傅们再次加火急炖,结果铜钱大的蛤肉煮成了豆粒儿大的小黑球儿,更是嚼不动了。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6)

油炸小虾米

炸虾米是一道简单的家常菜,使用的虾可以是海虾,也可能是淡水的河虾。

将新鲜生虾洗净,以适量调味剂拌和入味儿。稍后,用淀粉挂糊(或搅入适量鸡蛋清)入油锅(油温7成热)炸至虾米变红,淀粉糊金黄色时即熟。

为了减少脂肪的摄入,也可以把挂糊的小虾像烙饼那样在锅里煲熟,此法做出的虾米口感酥脆别有风味。

.虾营养丰富,富含钙质,且其肉质松软,味道鲜美。是居家饮食中的常见下饭菜(盐酱)。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7)

豆瓣儿酱煎小鱼儿

豆瓣酱煎小鱼的主要原料用河鱼海鱼都可以,但鱼的个头儿最好不要过大。这道菜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一口咬下去,鱼肉嫩嫩的,还有淡淡的酱香,味道真的很不错。是一道很实惠的家常菜。

煎这道盐酱需要给鱼刮鳞抠肚子洗净,加上豆瓣酱和适口的作料煎熟即可,不需要什么特殊手艺。

各省市的特色食品(具有特色的故乡食品)(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