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横批和竖批能对齐贴吗(贴对联写对子)(1)

河南省安阳市书法家秦东文老师现场书写春联。(王建安 摄影)

对联横批和竖批能对齐贴吗(贴对联写对子)(2)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桥头的春联市场。(王建安 摄影)

对联横批和竖批能对齐贴吗(贴对联写对子)(3)

腊月二十八,市民在安阳桥头的春联市场选购春联。(王建安 摄影)

对联横批和竖批能对齐贴吗(贴对联写对子)(4)

安阳桥头的春联市场。(王建安 摄影)

对联横批和竖批能对齐贴吗(贴对联写对子)(5)

市民在安阳桥头的春联市场选购春联。(王建安 摄影)

“秦老师,帮忙给我写几副门蕊。”农历腊月二十八日中午,柏庄镇的一位中年男子来到河南省安阳市安阳桥头的春联市场,对着正在写对联的秦东文老师喊道。门蕊?什么是“门蕊”呀?这稀罕的叫法引起了旁边两位青年女子的好奇。柏庄镇的中年男子嘿嘿笑道,门蕊就是贴在门上的字。两位女子更好奇了,你说的话我们听不懂呀,过年时在门框上贴对联,门中间贴的都是门神画呀,没见过门上贴字的内容呀。

这时,秦东文老师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你们知道安阳桥的春联市场兴起于何时吗?两位年轻女子连连摇头。秦东文介绍,在1978年底,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之后,我国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市场活力。安阳桥庙会的恢复以及安阳桥春联市场的兴起,就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

这与“门蕊”这个话题有啥联系呀?两位女子接着问秦老师。听我接说,在1978年以前,我国的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民间文化也不够丰富,那个时候过春节,普通老百姓很少能买到印刷的春联与门神画。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在过春节时都是自己用红纸写春联,或者是卖了红纸再找人帮忙写春联。门框两边贴的春联叫上联、下联,门框上贴的称眉额,门框中间正门上贴的春联称为“门蕊”。

春联,河南民间称“对联”、“对子”。春联有门对、门方、方子、春条之分。门对是贴在门框上的春联,分上联、下联和眉额,上下联讲究字数相同,平仄相对,一般用五字句和七字句。“眉额”也称横额、横眉,通常是四个字。门方就是贴在门扇上的春联,俗称“门蕊”,亦称“门神画”,多呈长方形。方子呈正方形,多书“福”、“春”、“寿”等吉利字。春条是写上吉利语的长形纸条,长短宽窄视具体情况而定,多张贴在院内影壁墙、树上、石头上、水缸、面缸以及牛棚马圈等处。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开始,河南民间已经开始进入小年下,每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讲究与规矩,家里的大人往往嘱咐小孩子不要乱讲话了。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理发,大年三十儿捏饺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二十八,贴花花。一般先从坐南朝北的堂屋开始贴,然后依次贴左右厢房、院内各处。家门口的石头墩子,院内的大树、鸡窝门上,房内的坑头、衣柜、灯火以用椅子等,都要贴上对联、方子、春条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对联大多是:五谷丰登、春和景明、人寿年丰、气象万千、春回大地等内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烫金福字,制作精良的金黄印刷体春联开始出现。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八方进宝、四面来财、财源广进、福星高照等与金钱、财富相关的对联日益增多。

秦老师接着说道,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特有的习俗,在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张贴春联,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也表达了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浓缩着时代的背影,折射出人民生活的变化,有的让人振奋、有的让人回味,无不铭刻着历史的烙印。

据秦老师介绍,洹河,除上游的林州人外,安阳县、市区和内黄县人都叫它安阳河。以前,洹河上有许多座老桥,安阳桥便是其中最宽最长的石拱桥。那时,安阳是湖广来往京城官道上的重要城池,安阳桥是官道跨越洹河的唯一通道。安阳桥最受百姓喜爱的,是年年举行、规模盛大的正月十六古庙会,安阳人称之为“安阳桥会”。传说,十月十六这天走走安阳桥,折折柏树枝,可以遛掉百病,驱走邪气,保佑一年平安。

(安阳市书法家秦东文,河南省林州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