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商务概述

国际商务的基本形式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又称为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

货物贸易:又称为有形贸易,如谷物、机器设备等买卖活动。按货物移动方向分为:

服务贸易:属于无形贸易,是指服务产品的交易,如运输、保险、旅游等。

服务贸易的类别
  1. 过境交付
  2. 境外消费
  3. 商业存在
  4. 自然人流动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1. 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具有无形性
  2. 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3. 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
  4. 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现显示在海关统计上

国际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货币、实物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或生产要素,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的特点:
  1. 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
  2. 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3. 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运营活动
国际投资的类型
  1. 按投资期限可分为

2. 按资本特性分类可分为

3. 按资本用途及来源分类

当代国际商务的发展特点:
  1. 国际货物贸易迅速发展。
  2. 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资本密集型或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3. 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由主要流向制造业转向主要流向服务业。
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的车率,增加社会财富。
  2.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也应集中生产那些优势最大的产品,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上商品上都具有绝对劣势,则应该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

3.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也称赫—俄理论(H-O理论)。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4. 技术差距理论(波斯纳):

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阶段(技术密集型)、产品成熟阶段(资本密集型)和产品标准化阶段(劳动密集型)。

6.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态势 机会 政府构成完整的“钻石体系”。

7.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海默):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相互联系的分支机构,在一个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大型国际性企业。

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
  1. 战略全球化
  2. 内部一体化
  3. 运作多样化
  4. 技术内部化
跨国公司的组织形态: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1. 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
  2. 形成全球产业链
  3. 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和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 由综合多元化向核归化发展
所谓核归化,是指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将其业务集中到资源和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实施核归化的措施:
  1. 为强化核心业务而并购相关企业或部门
  2. 为加强核心业务,重组企业业务,改变企业组织形式
  3. 为加强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将一家公司拆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公司
  4. 跨国公司通过关闭、出售企业或资产、互换股票、外包等多种形式,把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
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表现:
  1. 服务外包,即跨国企业将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他公司
  2. 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以一部份服务业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以降低服务产品生产成本,扩大在东道国市场上的规模
  3.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全球或区域发展战略,将与发展战略相关的服务项目转移的到新兴市场国家

政治风险:亦称国家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治因素变化给跨国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或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主要是对跨国企业资产、盈利能力或管理控制方面带来的损失。政治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没收、征用和国有化风险
  2. 政策变动风险
  3. 汇兑限制风险,亦称转移风险
  4. 政府违约风险
  5. 延迟支付风险
  6. 战争和内乱风险

金融法自考知识点大全(自考干货分享11750国际商务金融)(1)

附幕布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