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博 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业,必然要把青年人推向改革发展的潮头浪尖,去搏击风雨、砥砺人生、成就辉煌。当前,公路系统正处于“职能归位、职责落地”的新一轮发展攻坚期,需要我们全体公路职工辛勤耕耘、奋力拼搏,尤其需要青年职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
“爱岗敬业”,这个词看似老生长谈,但也实实在在。我是 2019年通过招考入职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工勤人员,根据个人所学专业和技能特长,入职之初,就被单位安排负责装载机驾驶工作。也许,有时会因生活、工作中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对前途有悲观情绪。但仔细想一想,自从第一次迈进单位大门的那一天起,我们很多人的一生就与公路紧密相联了。单位兴旺我们光荣,单位衰败我们遭殃,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一定要热爱、尊重她,不仅把她当作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且要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有热爱这个单位、热爱这份事业,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加愉悦、才会更有动力。
公路事业经过几代人的薪火相承、沐风栉雨,走到今天着实不易。如果说上几代公路职工在用一把铁锨出工出力、苦撑苦熬的“铺路石”精神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话,那么今天,建设一个管理信息化、养护机械化、人才高素质化的现代服务型行业,则应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公路职工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年轻职工更应该发挥自己思维活跃、敢闯敢拼和敢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优势在创新发展的征程上身先士卒,为公路事业新的辉煌贡献力量,让我们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让我们的行业赢得社会的尊敬。
补油路、灌裂缝、抢水毁、除冰雪、整路容,这都是我们养护一线的常态,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也许在外人看来,养护工作枯燥乏味、充满艰辛,但是,我认为,这也正是磨练我们青年人毅力、耐力和韧劲的难得机遇,也必定会成为我们今后人生历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有句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劳模和先进,如静宁段全国劳动模范赵文秀,泾川段全国优秀养路工何志勇,省级劳模、最美交通人秦龙,等等,这些先进典型,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因此,我想,步入单位,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入职的这两年时间,我积极主动向同在一个班站的老师傅学习、向工作实践学习,积极承担段站安排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掌握了油路修补、灌封作业这些养护技能;特别是刚承担装载机驾驶岗位的那两个月,为提升操作技能,我主动向我的师傅杜林福学习;反省自身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总结、揣摩操作的经验和技巧。如今杜师傅已经退休两年,而从师傅手中接过的这台装载机,也在我的日常精心保养和日益熟练的操作中依然焕发着青春和活力。2021年国庆期间,连续降雨导致G244线山体滑塌、交通阻断,我驾驶装载机和同事们一起抢险保通,我觉得这是对我学习成果的最好检验,而脚下这条路在我手中恢复畅通,也是对我学习成绩的最大肯定。
年轻人做事难免浮躁,浮躁既是一种急于求成、焦躁不安的不良心态,又是一种工作粗疏、不求深入的工作作风,其结果就是漏洞百出、事倍功半。养护工作琐碎繁杂,也许上午站长安排我们修补油路,下午有可能安排清理边沟;也许正在休假,天气突变电话通知收假防滑保畅,面对这些情况,一开始自己慌慌张张,不仅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影响工作质量。我想,随着时间阅历的增长,必须学会少一些浮躁,多一分沉着,踏踏实实地努力完成好每项任务。也许我们会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处理工作不能得心应手,但是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能力不足态度补,先天不足后天补”,只要我们端正工作态度,有把工作干好的决心,并且在力争、向着把工作干好的方向努力,我想,最终依然可以把工作干的较为圆满。
人都喜欢听好话,但“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对我们年轻人的成长还是非常有用的。刚参加工作时,难免自己在工作中经常因一些低级的失误受到批评甚至严厉训斥,尽管当时心里不满,但在下一次工作中,就会刻意的尽量避免那些错误。无形中,一些坏的毛病慢慢戒除,好的习惯逐渐培养。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当时的批评,错误也许至今没有改正,因此,我想我们年轻人不仅不能逃避批评、抵触批评,而且应该感谢批评。严管是真正的厚爱。
总之,作为青年职工,特别是基层职工,应该始终把基层作为学习进步的平台,扎扎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人,在磨练中积蓄能量,在奉献中赢得加分,从而让自己的理想、人生的价值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