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了蝶真实故事(典故庄周梦蝶之胡思乱想)(1)

庄生晓梦迷蝴蝶

秋思,看花是花,看花非花,风中旗幡动,是风动还是心动?在我看来,花还是花,风动了旗幡动了,看花入心便不再只是花,风动入心便不再只是外物的动,此为共鸣。

今天想破脑袋发点啥呢,既可以满足自己分享的欲望,又想和友友们有共鸣之音。就想着发个美图,家里的蓝雪花开得太好看了,想分享给别人看。可是光发个图别人不喜欢咋办,我是不是还得拽个文,才能吸引别人眼球?

找到一篇张小娴的散文《留给情人的蓝雪花》,讲恋爱中的年轻女孩送了一盆蓝雪花给男朋友照顾,说是对她有多爱,就用同样的爱照顾蓝雪花。结果一开始男朋友悉心照顾给蓝雪花晒太阳浇水一天看好几次,甚至给花听音乐,像是年轻时候的很多恋爱一样,时间一长,恋爱从相爱到分手,蓝雪花从成长、盛开到最后凋零枯萎,像极了这段爱情的样子。

短短的文,带着故事的蓝雪花显然比单独的一张照片一个词组更撩人心弦。于是乎就想蓝雪花的花语是什么?

还真让我找到了:冷淡、忧郁、勇敢、率真。

我一看,这哪是描绘花的,这分明是写人的嘛。突然灵光一现,觉得养花爱花之人,选择一种植物,其实就像是选择了一个人,与之日日相处而不言语的过程。

那如果这个花草是个人,它是个什么样的人?与养它的人之间都有哪些相处的点滴?这个时候脑中就是那么突然地冒出一句话:花似人,人似花,犹如庄周梦蝶,不知道是人在养花,还是花在养人。

有那么点异曲同工之妙。养的花是带着养花人的能量的,反过来养的花的能量也会传递给养花的人。

于是我就深究了下庄周梦蝶,就发现这个典故来自庄子的齐物论,很有哲学意味,又很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境美,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情绪的时候用一下,颇有意思。

于是乎就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那就这样吧,今天来个哲学思考洗洗脑子,熏陶一下。

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佛晓,天快亮了,快要到起床的时间了,可是不想起床,还想眯一会儿。此时正迷迷糊糊睡觉的庄子做了一个迷离的梦,梦里的庄子不是庄子,而是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身影流连于花草丛中,一会儿到这儿,一会儿到那儿,悠然自得好不自在,此时变成庄子的蝴蝶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蝴蝶,忘却了自己是个人——庄子。

也就一瞬间,前一刻还是翩翩飞舞自由自在遨游天地间的蝴蝶,猛然醒来,像是被从千万里的远方一把抽拉回床上,庄子看到自己还是庄子,而不是蝴蝶。

佛晓一梦,短而迷离,半梦半醒,庄子觉得自己是蝴蝶,毕竟梦中之境那么真实惬意,可看来看去摸来摸去,自己还是那个庄子,他在脑袋里想: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醒来的自己其实是在一只蝴蝶的梦里,这个蝴蝶做梦梦见它变成了庄子。

庄周梦蝶我觉得很美,简短的故事却提炼出让人思考的连绵余味,见之不忘。

生活如戏,戏如人生。也许我们就是生活在一片虚拟的游戏里而不自知呢?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认真体验这场真实的人生游戏。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