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孔明是千秋伟人,他行军用兵,都本于仁义之道进行指挥,这是自三代以来,从未有过的。说来诸葛公谋略决策,全出于对蜀汉的忠诚,生于乱世,躬耕田野,倘若没有徐庶推荐,刘玄德三顾茅庐,则必定是保全性命,不求闻达。

诸葛孔明长相分析 卧龙诸葛孔明(1)

他初见玄德,指出不能与曹操正面较量,孙吴也只可与之相互为援而不可有所图谋,唯有荆、益二州可以夺取,他料事如神,且终其一生没有改变。辅佐刘氏二十多年,君主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各族百姓悦服,敌人深为畏惧。对上以忠诚取信于君主,所以玄德临终时,甚至说出“如果我儿子没有才能,您可自行取代”的话;后主虽然昏庸懦弱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付于他而不起疑心。对下取信于人,所以虽然他废黜廖立和李严,但他死后,廖立垂泪感伤,李严伤心而亡。后主身边充斥奸邪佞臣,而没有一个起心嫉妒陷害孔明的。

诸葛孔明长相分析 卧龙诸葛孔明(2)

曹魏占据中原,挟曹操、曹丕生前积威,猛将如林,却不敢西向发一兵一卒攻打蜀汉,而诸葛公六次出兵征讨曹魏,使魏国畏惧蜀国如惧老虎一般。司马懿查看诸葛亮行军的营垒阵地,感叹孔明是天下奇才。锺会伐蜀,派人到汉川祭祀武侯庙,严禁士兵在其墓地附近砍柴,这难道仅是智力谋略就能达到的吗?魏延每次随诸葛公出征,就想请求领兵万人,另走异道进兵在潼关会师,诸葛公坚决不允许,魏延又想领兵五千,沿秦岭往东进击,直取长安,认为一举可以平定咸阳以西地区。史臣说诸葛公认为这是危险之计不予采纳,其实不然。诸葛公真所谓正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他正以数十万大军,据守正道而讨伐有罪之敌,竖起大旗擂响战鼓,兵锋直指魏国都城,本就要飞骑传书告知敌方,择定日期决一死战,怎会偷袭暗渡,为一时之诡计以谋取咸阳呢!

诸葛孔明长相分析 卧龙诸葛孔明(3)

司马懿比诸葛公年长四岁,司马懿活着但诸葛公却死了,年仅五十四岁,天命不佑汉室,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甫的诗说得很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