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微信问我一道题:“四个小朋友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1岁,四个人的年龄的乘积是5040,问最小的几岁,最大的几岁?”

这道题,是一道分解质因数的题。

孩子说,就不会做分解质因数的题。

我问,什么是分解质因数?

过了一会儿,她回答,把一个数分解成很多个质因数。

我又问,用自己的话怎么说?

她说,把一个数分成是质数的因数。

这个概念很抽象,对小孩子来说,分解,因数,质因数,合数,都是多么不具体的名词,他们不容易理解,只会硬背,硬背出来的当然不会熟练地运用。

我和她讲,合数可以理解为几个数相乘得到的积,那么把这个积拆分成若干个数,直到不能再拆分为止,这个过程就是分解质因数,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先用2除,能除几次就除几次,再用3除,再用5,7,11,13去除,直到不能再拆分为止,这个题就做完了。

小学生质因数分解题技巧(孩子bu不会做分解质因数的题)(1)

从这道题,我想到我们现在学习的企业管理课程,一样是这种情况,学了一些概念和原理、方法,看起来都听懂了,实际上还有很多内容根本没有消化掉。然后就开始了下一个知识点,下一讲,于是,我们就忙于整理笔记,写心得,做PPT分享。这是我们多年以来形成的学习习惯,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我们究竟有多少是真正明白的,真正能够运用自如的呢?

所以,我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管理学中的概念和原理。

什么是执行?

小学生质因数分解题技巧(孩子bu不会做分解质因数的题)(2)

执行就是有结果的行动。

这里说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结果?有标准吗?问过之后,我们知道结果是完成目标的结果。那么,行动呢?是只要达成了目标就可以吗?它有规则吗?有底线吗?

这样一连串的追问之后,我们可以得出:执行是以完成目标为前提的一系列符合组织行为规范的行动。

其实,在这个地方我有一个延伸。

我以为执行这个词很形象,如果单纯地来形容个人对目标达成而做的一系列动作,有些可惜了。我把一个组织想象为一群人,一群手拉手并肩前行的人,执就是手拉手,行就是步调一致并肩前行。这群人有共同的目的地,有同样的梦想,同样的追求。

小学生质因数分解题技巧(孩子bu不会做分解质因数的题)(3)

由于这群人有共同的想法、理念和追求,大家都这样想,所以形成了企业文化;

由于这群人有相同的做法、规范和标准,大家都这样做,所以就有了规则;

由于这群人有一样的禁忌,有相同的价值观,大家都不做那样的事,所以有了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