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1)

夜晚慢跑者

现在跑步的人越来越多,跑步者水平则相差很大。在一个跑团中,快的可能全马跑进3小时,慢的可能日常5公里配速8都嫌喘。于是人们便常以“大神”、“跑渣”调侃归类。

然而,大神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自黑为“跑渣”,不求上进自认佛系,口口声声称自己跑步为“慢摇”或“佛系跑”

什么是佛系和佛系跑步?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2)

佛系男子

一、佛系现象

佛系是一种文化现象。佛系一词最早源于2014年日本一本杂志,其中介绍到“佛系男子”,由此“佛系”一词随网络传播,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年轻人中逐渐形成言必称佛系的现象,并由此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佛系读书”等等流行用语,而”佛系跑步”是其中之一。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3)

佛系青年

“佛系”是网络流行用语,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凡冠以“佛系”之名,大体都指人在对待事情态度上不执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云淡风轻、随性平和的心态

之所以称“佛系跑”,亦是指跑步的人在对待跑步这件事上,不以跑得快为乐,也不以跑得慢为耻,不刻意追求什么,只是随性而为,顺其自然的跑下去的状态

二、佛系跑的两大特点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4)

情侣慢跑

深入分析佛系跑,有两大基本特点:一是体现在行动上,二是体现在观念上。

1.强度不大

从可感觉到的外在特征看,佛系跑最直观的表现是跑步强度不大:速度相对比较慢,跑量也不是很大

大小本是相对概念,相对不同人,同一个人相对不同时期,跑步强度的大小是变化的,很难说什么样的跑步速度和跑量是佛系的。

但一定要以量化标准来判断的话,一般来说,跑团中配速在6以上,月跑量在200公里以下会自称为佛系跑者。

对于刚开始跑步的新手来说,达到这个水平并非易事。但对于长期坚持跑步的跑步爱好者来说,则是保持跑步习惯比较普遍的强度。

2.不急不争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5)

郊区慢跑

之所以外在表现出来佛系的速度与跑量,根本原因是跑者内在的观念很佛系,核心是不急与不争

首先是不急。跑步有减肥、预防和治疗诸多疾病、锻炼意志、重塑自我等诸多作用,佛系跑者开始跑步的动机多少也是基于这诸多的跑步好处。

不同的是,佛系跑者对于达到起初的跑步目的并不急于求成实际采取一种随心所欲、顺其自然的态度。他们跑步往往看心情,不勉强,不会为某个比赛或达到一定速度跑量计划性地训练。

因为他们坚信,跑步本身就是意义,只有一直跑下去才可能实现跑步健身的目的,慢一些而已。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6)

雪地慢跑

其次是不争。跑步是向前的运动,随着前后关系的变化,自然会有比较。有自己与别人的比较,也有自己当下与过去的比较。

佛系跑者的特点是,既不在意自己与别人谁跑得更前面,也不在意自己与过去比,所跑的距离花了多长时间。即是不争,不与别人争强好胜,也不与自己争强好胜

在生活中,佛系跑步不以参赛为目的,即便参加比赛,也只是参与而已,不追求名次,也不追求PB(个人最好成绩)。与那些不断刷新个人纪录,努力集齐各大赛事奖牌的跑者相比,可谓“不求上进”。

三、佛系跑是健身跑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7)

情侣公园慢跑

佛系跑者之所以不争,不刻意追求跑步速度与跑量的进步,主要原因是他们大多为健身跑者

他们中有一开始就佛系的,也有跑了多年,经历初入跑圈到处参赛的冲动、兴奋和热血后逐渐回归平静的。

他们不忘跑步初心,为了健身。他们大多抱以这样一些观念: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8)

蔡志忠漫画《老子说》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

如老子所说,以退为进,不争一时,才能长久。跑得慢,才能跑得久,才能跑得快。

佛系跑者随心所欲,顺其自然,大多数人最大的想法,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安全、自在、没有负担地跑下去

四、佛系跑是修行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9)

公园慢跑

佛系跑者之所以不争,在跑速与跑量上“不求上进”,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中少数人已经由跑步健身转变为跑步修行。

佛系佛系,最关键的是一个“佛”字。佛即是觉悟者,对世间万事万物本质的体悟,即万事万物皆是“空的”,虚幻的、如梦一般。所以,不必执着,不必受任何观念拘束

佛性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佛性就是完美的、当下的觉知,知晓一切,空无体性,浑然天成,清明圆净。(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被凡夫心包裹得密不透风,佛性被遮蔽,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行,方能证悟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10)

黑暗中的跑者

跑步是向内看,不断修行的过程在慢跑过程中,逐渐从嘈杂忙碌的外部世界回到内心,让自己安静下来,重新审视人与万物的关系。逐渐除去散乱的习气与迷惑,重新回到自我的真实本性

长期跑步的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某个瞬间,感受到一种天空般全然开放、自由、无边无际的境界,内心敞亮,简单、自然,纯净

用佛教观点解释,这是在清醒与旷达的宁静中瞥见了自性的光芒,内心温暖,真性绽放。

《跑步圣经》作者将跑步视为与上帝沟通的方式,信奉佛道的中国人则完全可以把跑步当作修行,通过慢速轻松的跑步在身体与环境之中创造舒缓安定的条件,禅定和体悟自然生起。长此以往,相信人会自然而然变得祥和、慈悲、镇静和平衡。


16种跑步哲学(什么是佛系跑步)(11)

晨跑

综上,佛系跑并不是懦弱者的表现,相反是回归理性的选择

佛系跑者跑得随性,与竞技跑者不同,他们不争,不执着,不刻意,希望在一种舒缓、温和的节奏中跑下去,同时收获健康,见识内外世界的愉悦

参考文献: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浙江大学出版社

欢迎关注@一路慢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