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虫咬皮炎的发病机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虫咬皮炎的发病机理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雨水增多,各种昆虫也多了起来。户外活动后,哪怕是在家里,偶尔也会在脸上、手脚上等暴露部位发现一些刺痒的小红疙瘩,这些可能都是虫咬皮炎。有些人会问"我也没被蚊子咬过啊?",自然界的昆虫种类繁多,所以不是所有"包"都是蚊子叮咬引起的。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类:叮完就跑型 这类虫咬皮炎主要由螨虫、蚊、蠓、臭虫、跳蚤等昆虫叮咬或者毒汁刺激引起。共同特点是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的咬痕,严重程度与昆虫的种类、数量和人体的敏感性有关。皮疹形态主要为大小不等的水肿性红斑和丘疹,也可出现水疱和瘀点瘀斑,常伴有剧烈瘙痒。 防:注意环境卫生;选用适合的驱虫产品;避免与宠物、家禽密切接触 治:症状轻微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内服抗组胺药物;皮疹广泛,过敏反应重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 第二类:留下毒针型 这类常见的昆虫主要有蜂和毛虫。 蜂螫伤后局部立即明显疼痛、烧灼感和痒感,很快出现红肿,中央有一淤点,甚至形成水疱,偶尔可以引起组织坏死。少数有恶心、呕吐、畏寒或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治:螫伤后应立即将毒刺拔除并挤出毒液,再用清水冲洗,局部冷敷;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常见的毛虫有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毒毛或毒刺进入皮肤后,其毒液可引起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中央常有黑色或深红色刺痕,数个、数十个、数百个不等。 治:透明胶带紧贴于皮损表面,反复粘贴可粘除毒毛,而后用肥皂水等碱性水擦洗,余治疗同其他虫咬皮炎。 第三类:被拍死也不甘心型 隐刺虫,夏季活跃,夜间常绕灯光飞行,停留于皮肤上的虫体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导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片状、条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可伴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治:碱性溶液湿敷;余同其他虫咬皮炎。 第四类:来了就不走型 此类主要是指皮肤寄生虫,主要有疥螨、虱和蜱。 疥螨和虱的传染途径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疥疮由疥螨寄生于皮肤所致。疥螨易侵入皮肤薄嫩处,如指缝、手腕、前臂、脐周、下腹、外生殖器及臀部等部位。皮疹表现为小米粒大小的淡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剧痒,尤以夜间为甚。 防治:注意个人卫生,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家庭成员或集体生活者应同时治疗,注意衣物及床上用品消毒。及时就医,治疗主要以外用含硫制剂为主,辅以抗过敏等对症治疗。 虱病由虱寄生于人体,反复叮咬吸血引起。分为:头虱病、体虱病和阴虱病。均表现为剧烈瘙痒,局部常可见抓痕和血痂。需要查到虱的成虫或虱卵方可确诊。 防治:严格消毒污染物,避免接触患者;及时就医,以外用除虫剂治疗为主。 蜱的嗅觉极为敏感,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气味,当人经过时,跳到人的身上,不仅可咬伤皮肤,更是多种传染病的媒介。蜱在吸血时将蜇肢和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内,口器可牢牢的固定在宿主皮肤上,若强行拔除,易将断头折于皮肤内。 防: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要带帽,穿长袖长衫,扎紧领口、腰带和裤腿,并及时洗澡更衣。 治:不宜强行拔除,可在蜱旁点燃蚊香,数分钟后蜱自行松口,若无效,建议及时就医,手术治疗。余对症治疗同其他虫咬皮炎。 皮肤科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