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5月6号,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十七两点十八分,当太阳黄经到达45度的那一刻,立夏节气就到了。今年的立夏节气有点特殊,两大俗日相遇,要注意三件事,先人的经验总结。

1·季节流转为五行更替

干支历法用节气来确定月份,以立春节气为一年之首,把太阳的运行周期用二十四节气表达出来。用“四立”区分一年四季,以“二分二至”分开大地阴阳。

立夏后的四个建议(今年立夏不一般)(1)

“四立”之中,立春是春季的开端,立夏是夏季开端,立秋为秋季开端,立冬为冬季开端。而每个季节都有三个月,前两个月代表季节力量的生长、盛衰的过程,后一个月代表季节的交替和轮转。

一个月里又有一节一气,比如立春到惊蛰是寅月,立春为节、雨水为气;惊蛰到清明是卯月,惊蛰是节,春分是气等。一节一气合称“节气”,节和气又分别有三候。

《黄帝内经》中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每天十二个时辰,五天刚好六十个时辰,也就是一个“甲子”循环一周,五行运行一周物候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五天一候,三候一气,六气共90天是一个季节,四个季节就是一年,于是,年、时、气、候各自遵从它们所治的“令”,呈现出大地上不一样的变化。

立夏后的四个建议(今年立夏不一般)(2)

比如立夏三候就分别是:先五天蝼蝈鸣;再五天蚯蚓出;后五天王瓜生。如果这些该有的“候”没有出现,那就标志着异常与不顺。

正如《逸周书》中所说:蝼蝈不生,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夏季不顺;王瓜不生,百姓受困。

一年四季里的春暖花开、草木葳蕤、成熟收敛,和归藏休整,也就在这一候、一气、一时中悄然轮转,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滞后或提前,都会带来一连串的不正常反应。(上几篇中已写)

2·今年立夏两俗日相遇

三合天医日:今年立夏交节在农历三月十七下午的两点十八分多,在这个时间点之前还属于辰月,而辰月的子日就是天医日。

天医日源于地支三合,所谓“三合”反映的是一种自然之力从开始到旺盛再到衰败的过程。比如水生于申,旺于子,归于辰,就是申子辰三合水。

立夏后的四个建议(今年立夏不一般)(3)

而所谓的天医日,就是把不好的恢复成好的,把病的恢复到还没病的状态,也就是说把力量回归到原来的状态。

就比如水到辰就入了库再也没有活力,如果水能退回到子,那就还处在“旺”的状态,也就是“病”好了,一切都恢复如初。正如古籍《历例》中说:天医者,能使万物复生,损而复益。

申子辰三合水,子在辰的后面,所以辰月的子日就是天医日,古人认为“天医拱照,可为良医”“天医现世,无绝疾”,所以天医日是求医治病的好日子。

同时甲子日本身就是天恩日,是大自然对人类施恩又不求回报的日子。上天对大地的恩赐最深重的就是下雨;对人类的恩赐莫过于强健。所以这天是求医的好日子,也是容易下雨的日子。

立夏后的四个建议(今年立夏不一般)(4)

立夏坐雄甲:今年的立夏节气交节在三月十七,是甲子日。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一一搭配就产生了六十个组合,每十个组合为一组,每组都以“甲”日为首。

分别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和甲寅,每个甲日管着后面的十天的天气,所以民间有“甲头有雨,十天难晴”“甲日无云,一旬少雨”的说法。而甲子又是“六甲之首”,会影响到后面的60天。

并且《五行书》中还说:甲日逢单为雄甲,遇双日为雌甲,并称“甲日雨妨农事,若遇雌甲则无妨”。认为遇雄甲头下雨,代表雨大、下得时间长;如果是雌甲就会好很多。

三月十七是单日子,所以这天就是“雄甲子”,如果这天有雨会下得比较大,时间比较久。此时正是小麦扬花、油菜成熟待割的关键时刻。

小有雨水可滋润,长时间下雨就容易影响小麦结籽,以及造成油菜等的倒伏,会影响最终的收成。

立夏后的四个建议(今年立夏不一般)(5)

3·不做三件事

一是不登高、不涉水:从立夏开始进入巳月,巳月建巳,巳月的子日就是危日,危的意思就是凶险和不安全,所以危日不适合登高、涉水等;

二是不归家:三月的子日也是归 忌日,是在远方的游子不适合回归的日子。《广圣历》中称:归忌为月内忌神,其日忌远行,归家,移徙等。三月的子日也是黄沙日,也是最忌远行和入宅的日子。

三是不嫁娶:巳月以午日起青龙,到子日就是白虎。白虎属金,位于西方,是主杀伐肃杀的凶恶之星,最不宜嫁娶。在这种日子结婚,等于是从一开始就把矛盾、争执、不合等带入了婚姻当中。#文化##立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