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悦读:神农架的未解之谜

神农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那里一直以神秘、氧吧等等关键词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记得疫情之前,我去神农架旅游过。当时走的是“船进神农架,养生大九湖”的路线。感觉那边风景还是非常不错的。其中,有一点令我吃惊的地方,是在那边的一个植物研究所里,居然有好几只大熊猫,而且大熊猫们的居住环境非常舒适。现在想想,神农架的开发和保护还做的挺不错的。今天想聊的话题,不是神农架的金丝猴和大熊猫,而是神农架的未解之谜——野人的传说。今天这本书的名字叫《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这本书的作者叫黎国华,1950年出生,湖北宜昌人。当过伐木工、文工团员、科考队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记者。自1976年开始,长期在神农架坚持奇异动物“野人”之谜的探索研究。1984年调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研所。一边从事金丝猴生态习性研究,一边坚持自费考察“野人”。依靠自学成才,在海内外科普作品、图片报道数百件。参与拍摄了部反映大自然中金丝猴生活习性的电视片《神农架金丝猴》。参与编写了《神农架金丝猴群体生活》科研专著。现著有长篇纪实小说《我的野人生涯》。作品《生命的冲刺》获2005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报告文学一等奖。先后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每日邮报等外众多传媒采访,因对神农架生态环境建设贡献突出,曾获“2004中华之魂百名人物”等奖励荣誉。

在神话类影视作品中,观众经常会看到一种浑身是毛,体型似人的生物。因外表特征与人相近,但它没有人的生活习性,无法讲述人类语言,所以往往被称作人猴。艺术来源于生活,影视作品中的人猴自然有现实中的原型,那就是神农架的野人。对于神农架的野人,许多科普读物的说法是:神农架野人弥补了类人猿和人类之间的空当,某些变异了的类人猿其实就是野人。上个世纪,神农架陆续传出有人提出目睹野人的消息,这也引得大量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前往探索。上世纪70年代的科考人员就发现有“野人”的巨大脚印、窝和毛发、粪便,科考工作一直延续到今从未放弃,不少非科考的痴迷者也依然在探究。王善才先生更是拿出了“证据”。1976年6月凌晨四点钟,路人开车驶过神农架林区时发现了一个不明生物,情急之下撞了过去。车灯映照下不明生物呆滞了几秒,这令在场人员看清了它的样貌。体型似人,浑身长毛,嘴部突出,没有尾巴,这与传说中的野人样貌十分契合。几人正要拿起工具捕捉,野人却飞速往上坡爬去,很快不见踪迹。这本《我的野人生涯》是作者从近百万字的科学探险笔记整理提炼而成,全书共20余万字。分为34个章节,同时用多幅照片、插画与文字相结合,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真实、形象、生动地揭秘了作者30多年来鲜为人知,在原始深林里的追踪“野人”的经历,将在毒蛇猛兽、山洪塌方、夏日冰雹、十月飘雪的神农架原始深林里,惊险艰难的探险生活再现给读者。黎国华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身体原因,现在没法坚持进山了。出书,就是想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让有同样理想的人坚持下去。

总之,神农架的“野人”是吸引全人类的自然之谜之首。但野人究竟是否存在呢?我也没有年少时的“好奇”了,只在官门山的神农架“野人”的展厅,认真看了关于“野人”探寻的记载、新闻报道和科学研究。也许在山深处,有这么一群“野人”,并不希望人类来探秘,只想平静的活着。没准有那么一天,野人会像像“黑天鹅”和“灰犀牛”那样,被我们的子孙后代发现也不一定。

神农架的九个不解之谜(神农架的未解之谜)(1)

神农架的九个不解之谜(神农架的未解之谜)(2)

神农架的九个不解之谜(神农架的未解之谜)(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