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1)

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君子在精心拉坯

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2)

2014年,在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左)在鉴赏王国奇(右)烧制的汝瓷作品狻猊

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3)

中国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外景

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4)

这是今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943亿港元成交的产于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写在周总理批示恢复汝窑生产60周年之际)(5)

宝丰县御赐兴宝汝瓷公司的汝瓷艺人赵大彬(右)与金保家(左)在查看新一批汝瓷素烧胎的质量

河南日报讯 (记者 张建新 张宏怡)10月上旬,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拍卖会上,产于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的北宋瓷器“汝窑天青釉洗”在竞标争持约20分钟、近30口叫价后,最终以2.943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这个直径仅13cm的小小瓷器,何以拍出如此天价?

汝窑,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这也是古代文献上所说的“汝窑”,系指北宋时期专为宫廷烧造天青色釉青瓷的窑场,有人称之为“汝官窑”。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表明,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

汝窑为“五大名窑”之首,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产品所施天青色釉清淡含蓄、不温不火,满足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审美上对颜色的捕捉。汝窑青瓷选料精心、做工考究、胎体较薄,绝大多数都光素无纹饰,个别采用刻、印花装饰。造型秀丽、香灰色胎、淡天青色釉、多采用裹足支烧、外底多留有细小支烧钉痕、釉面一般开有细碎冰裂纹成为汝窑青瓷标志性的“印记”。

然而,金灭北宋后,开窑时间前后只有短短20年的汝官瓷便因战事罹乱昙花一现、随之消亡,汝官窑便从此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留给后世一个难解的谜。汝瓷也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传世品的稀少而弥足珍贵。

时代的召唤焕醒千年的沉睡。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就在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轻工厅长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该项指示犹如一针强心剂,极大地激励了五大名窑及历史名瓷的恢复发展。

60年来,作为汝瓷的发源地,宝丰的工匠们不忘初心,肩负使命,为恢复、传承汝瓷技艺,栉风沐雨,克难攻坚,为发展、壮大汝瓷产业,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叩响了汝官窑那神圣的殿堂,为延续汝窑文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探源

“宝丰县清凉寺就是北宋汝官窑遗址”

汝瓷以其自然典雅的造型、温润如玉的气质、“雨过天晴云破处”梦幻般的釉色、特殊的烧造工艺,达到了历史上青瓷制作的顶峰,改变了我国“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

汝瓷如此珍贵,但烧制汝瓷的汝官窑到底在哪里?自20世纪30年代始,中外考古学者进行了长达80年的探索和研究。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和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虽多次实地考察汝窑遗址,最终寻访无果。

1977年,古陶瓷家叶喆民在宝丰清凉寺窑址采集到一件天青釉汝瓷片,后经化验得出结论:与北京故宫所藏汝窑盘的化验数据基本相同。在1985年郑州举行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上,他首先提出宝丰清凉寺“未必不是一条重要寻觅汝窑窑址的线索”。

次年,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上,宝丰县瓷厂职工王留现展示了他在宝丰清凉寺采集的一件天青釉洗,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重视。时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陶瓷专家汪庆正于当年两次派人前往清凉寺窑址调查,并出版《汝窑的发现》一书,认定宝丰清凉寺瓷窑址就是“失踪”了近千年的北宋汝官窑窑口。

198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瓷窑址进行了考古钻探与试掘,在200平方米的试探范围内,出土了大批窑具、瓷片和300余件各类较完整瓷器,其中发现典型御用汝瓷10余件,遂将该窑址定为汝窑遗址。随后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进行了十多次考古发掘,每次发掘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0年10月18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局、宝丰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汝官窑考古新发现”专家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代表国内文物考古界及古陶瓷专家郑重向世人宣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就是北宋汝官窑遗址!”

历经近千年沧桑的汝官窑——清凉寺汝窑遗址得以重放异彩,先后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越是来之不易,越是弥足珍贵。为加大对汝官窑遗址的保护力度,在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指导下,宝丰县专门成立“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和“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管理处”,形成对遗址的专职保护管理,并将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的个体煤矿全部关停,建筑物全部拆除,还投资50万元,修建了207国道至保护区的专线道路,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做好遗址的发掘和协调工作。

传承

千年汝瓷技艺再现璀璨光芒

宋金的一场战火让汝瓷技艺从此断代800多年。明清两代都有人努力仿制,但均未成功。在匠人们“造天青釉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中,汝瓷似乎被永远湮没在战争的硝烟之中。

上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瓷生产”。作为汝官窑的发源地——宝丰县备受鼓舞:

1974年在清凉寺建设宝丰县清凉寺陶瓷厂(后改名为宝丰县紫砂工艺厂),并成立了“技术攻关实验组”;1983年组建“宝丰县紫砂工艺二厂”,同时在大营镇也兴建了“大营紫砂厂”;1989年成立了宝丰县汝瓷研究所,主要从事汝瓷的研究及御用汝官瓷仿制品的生产与开发,恢复并弘扬北宋汝官瓷宫廷工艺的烧造绝技。

通过多年研究,县汝瓷研究所相继完成了《御用汝官瓷仿制》《宝丰紫砂陶器》等20个攻关项目。

2000年,《汝官瓷天青釉、月白釉的仿制研究与应用》在郑州通过了省(部)级专家的鉴定:“其仿制品制作工艺考究,造型秀丽、仿制逼真,具备了宋代汝瓷御用品所具有的独到特征。其中采用玛瑙釉、满釉裹足支烧、芝麻支钉工艺技术仿制最为成功,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2003年9月,由中国文物学会等单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上,由县文化局选送的汝瓷莲花碗、香薰炉、汝瓷邮票四件套、水仙盆、深腹洗、孩儿枕等产品荣获银奖。

不仅是官方重视,一些民间汝瓷爱好者投身汝瓷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1977年6月,对汝官瓷研究情有独钟的王留现怀揣着振兴汝瓷的梦想,毅然放弃县文化馆的稳定工作,找到有关领导主动要求到县瓷厂从事汝瓷的研究工作,被厂领导任命为技术攻关实验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攻关组的热血男儿全身心投入到汝瓷的研究中,日后成为县里汝瓷界的技术骨干。

1998年,自幼受家庭影响而喜爱汝瓷的王君子不再满足于对古汝瓷的收藏和鉴赏,倾尽家产,租场建窑,开始了汝瓷的研制工作,并成立了宝丰县清凉寺君子汝瓷研究所。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了宋代汝官窑所用的釉色老料,便求亲托友在国内外化验,摸清了宋代汝官窑釉料中所包含的十余种成分及其比例。经过反复试验后,终于烧制出一流的汝官瓷仿制品,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1969年出生的王国奇,自幼就生活在清凉寺村,跟随师傅学习青瓷和白瓷的制作技艺。20世纪初,他在书中看到,山海关附近出产一种长石,如果将其添加到釉料当中,会让釉色更好,远胜过本地石料。为了追求完美,他带着四处借来的200块钱出了门,踏上了北上寻找之旅。饿了啃馒头、困了睡车站,一路艰辛,把25公斤的长石背回了家。源于执着的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王国奇终于烧制出了具备宋代汝官窑典型特征的天青瓷,再现了宋代汝官窑的绝世风采。在今年10月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他的作品“圈足洗”获得2017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除此之外,宝丰县还涌现出了马聚魁、王学锋、李布托等一批汝瓷工艺美术大师、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他们在对传统工艺继承与恢复的同时,在仿古造型、制胎、配釉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发展

做强汝瓷产业擦亮汝窑名片

2017年对于宝丰清凉寺汝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1月16日,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保护展示馆开馆。

10月19日,宝丰汝窑博物馆开馆,同时“中国古陶瓷学会2017年年会暨纪念汝窑考古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平顶山拉开帷幕。

12月26日至28日,宝丰县人民政府又将联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汝州市人民政府,以及各窑口相关部门举办“纪念周总理指示恢复历史名窑六十周年系列活动”。

汝窑考古发现至今30年,如今在宝丰这片土地上,汝瓷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它不仅确立了宝丰在汝窑发展史上无以比拟的特殊地位,更为全县汝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宝丰县县长许红兵说。

12月15日,窗外雪花飘舞,但宝丰县大宋宫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据总经理海燕介绍,公司生产的高仿瓷、日用瓷和工艺瓷产销两旺。目前,宝丰已发展汝瓷研究机构和企业近百家,年产销汝瓷30多万件,已经初步形成以仿古瓷、艺术瓷、日用瓷为主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宝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汝瓷文化产业发展,成立了汝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宝丰县汝瓷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汝瓷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支持性政策文件。积极利用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的影响力和汝瓷文化的知名度,充分发掘汝瓷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文化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战略性调整,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做强汝瓷产业,擦亮汝窑名片,推进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跨越。

优化产业布局,开拓发展空间。以汝瓷文化为统领,规划建设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国家4A级卧佛山汝官窑文化旅游景区,重点打造以“一轴三片区”为主要内容的清凉寺汝瓷小镇,其中“一轴”即汝瓷文化景观轴,“三区”即瓷源意象景观区、瓷艺生活体验区、瓷魂精神传承区。

此外,该县还规划建设宝丰县汝瓷文化产业园区,并以产业园为依托,招大商、招好商。对初创型汝瓷企业,该县在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奖励,努力培育一批以汝瓷为主导龙头企业、规模企业和文创企业,推动汝瓷产业向传统收藏品、高端艺术品、中高档日用品等多元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的传统汝瓷、艺术汝瓷和日用汝瓷生产基地。同时,还规划建设了汝瓷公园、汝瓷广场、汝瓷雕塑,在提高城市品位形象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娱生活。

科技创新支撑,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该县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升级,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创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陶瓷艺术与设计实践基地,在该县清凉寺汝窑遗址附近筹建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传统陶艺与创新研究所入驻;通过陶瓷技术人才封闭式学习、举办陶瓷技术人才培训班、引进和培养陶瓷企业各类人才、推进名家大师队伍建设和组织举办汝瓷技艺、原创设计评比等赛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品牌引领,拓展市场销售渠道。通政策扶持、资金奖励,宝丰一方面支持和培育企业标志性产品形成著名区域品牌,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参与高层次会展,提升该县汝瓷产业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整体形象和实力。

为扶持汝瓷产业快速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汝瓷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汝瓷产业政策奖励。同时,通过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有效解决企业资金需要。

东风浩荡满眼春,跨越发展正当时。作为“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中国汝瓷文化之乡”“中国汝瓷之都”,宝丰正以昂扬之姿,在振兴汝瓷文化产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我们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把宝丰县建设成为集汝窑遗址展示、汝瓷研发、文化交流、产品贸易、旅游体验等于一体的‘中国汝瓷之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真正让汝窑享誉世界,让世界了解宝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宝丰县委书记张庆一说。

本版图片均为何五昌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