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南华真经指导你实修实证

庄子齐物论的原文(庄子齐物论原文解读-内功秘籍16)(1)

道恶乎往而不存?

道恶乎往而不存?

解读:往而不存则道无。《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真空是妙有,无有而有,有而不有,此中之妙,非外人所知。

言恶乎存而不可?

解读:《道德经》曰:“言善信”。言而有信,信中有精,其精甚真,故能存善,言而无信,而不可故恶之。

庄子齐物论的原文(庄子齐物论原文解读-内功秘籍16)(2)

道隐于小成,

道隐于小成,

解读:《道德经》曰:“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之为一。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修道为何要修清净,又为何要警惕至小心翼翼?《道德经》曰:“湛兮似或存,无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迎之不见其首,而不知其所由来。却可以令其停止,令其定位,当令其聚时,整个身体的内景如一个大漩涡,往漩涡中心内聚而不止,故其小无内;而又可以令其扩大至无里无外,故其大无外。故道隐于小而成于小。

言隐于荣华。

注:荣华,这个荣华不是荣华富贵的意思。荣是指在修静时,树欲静而风不止,身体内的各种动的状态,此伏彼长而欣欣向荣的体会。华是指已发出其象的状态。

解读:修炼的初级阶段,是言令其身心“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道德经》曰:“上善若水”。上是上乘,善是方法,所以最上乘的方法就象水一样。水利万物而不争,无微而不至,故能解决众人之所恶。这个心细入微,把一切的问题解决在于无形之中。而至于无为的阶段,真空是妙有,无有而有,有而不言,而言亦在其中,故言隐于荣华。

庄子齐物论的原文(庄子齐物论原文解读-内功秘籍16)(3)

南华真经

以下是《庄子注疏》原文,([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对照版

道恶乎往而不存?

〔注〕皆存。

〔疏〕存,再也。陶铸生灵,周行不殆,道元不偏,于何不在乎。所以在伪在真而非真非伪也。

言恶乎存而不可?

〔注〕皆可。

〔疏〕玄道真言,隋物生杀,何往不可而言隐邪?故可是可非,而非非非是者也。

道隐於小成,

〔疏〕小成者,谓仁义五德,小道而有所成得者,谓之小成也。世薄时浇,唯行仁义,不能行於大道,故言道隐於小成,而道不可隐也。故老君云,大道废,有仁义。

言隐於荣华。

〔注〕夫小成荣华,自隐於道,而道不可隐。则真伪是非者,行於荣华而止於实当,见於小成而灭於大全也。

〔疏〕荣华者,谓浮辩辞,华美之言也。只为滞於华辩,所以蔽隐致言。所以《老君经》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