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

《城市秘密》特约作者:朱瑾

感谢杭州市钱塘区摄影家协会供图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

1993年下沙开始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堤还没修好,每次台风来,都是惊心动魄,居然还游来了一条鲸鱼,两吨多重,当时就在下沙搁浅了,大家都跑去抢救,拿水泼它,遗憾的是没有救活,后来做成标本放在了浙江省博物馆。掐指算起来,差不多过去三十年了,再也没有鲸鱼游来。

2023年,下沙三十而立。从原来的遍地芦苇到如今每一粒沙都在闪闪发光,下沙经历了什么?三十而立,立了哪些东西,才成为“杭州的深圳”?故事讲来,有春有秋,有歌有酒,那里是青春拥抱的热土,是杭州产业创新的源泉。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4)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5)

▲2013年左右的下沙,近10年过去,这里变成什么样了呢? 图片提供@《下沙新城》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6)

建区,其实是建躯,身体躯干四肢形成的过程;造城,其实是造成,是长大成人,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下沙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前是什么样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余杭老百姓围垦出来的海涂农场,据原开发区陈副主任说,主要是各个区乡镇的民工去围垦,也算是义务劳动,这个土地有27平方公里。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7)

▲下沙开发前原貌 图自@钱塘发布

省市领导来下沙考察,路过之地一片芦苇塘。野鸭野兔什么的都很多,据当年的开发区党工委孙委员回忆,有一次,下沙出了个案子,他们半夜去处理完了,回来开着吉普车,马路上车灯一照,跳出来的野兔子比人还多。因为下沙的农场种庄稼,特别适合兔子生存,被灯一照,一只接一只地出来遛圈,好玩极了。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8)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9)

▲当时下沙除当地的农居(头格、七格、幸福桥、智格村等)以外,基本是一片沙地和芦苇。 摄影@章胜贤

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开发区大有希望”的感召下,以及1991年小平同志“抓紧浦东开发开放”的决定后,1993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原杭州钱江投资区下沙区块内设立,确定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5平方公里,在今天的哪一块?即北起2号路,南至12号路,西起1号路,东至11号路。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0)

▲1993年报纸上关于设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道

就从这5平方公里,下沙起步建设开发区。第二年,建设运行,引进外资。1994年4月28日,作为开发区第一家投产的企业,华银进驻下沙,生产无纺布。总经理吴柏明说,当年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从很窄的一条路进来,又没什么人管理,交通事故,到处堵车。也没什么配套设施,1992年底组建厂房,吃饭就只有到瓯江饭店那里弄点“沙锅”快餐,连厕所也得在那里上。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1)

▲曾经下沙路口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标 摄影@章胜贤

不过,华银所在的地方却是下沙最早的宝地。一号大街和六号大街交叉口的区口广场附近。区口广场是下沙的门户和脸面,从艮山东路一路往东,就成了六号大街,到了区口广场的圆形花坛,看到草地上的万国旗在那里飘扬,就是进下沙了。每年的元宵节灯会都会在那里举行,广场东面一点是城市彩盒,里面放着下沙未来的沙盘蓝图;再往东一点就是最早的管委会了,下沙的行政中心。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2)

▲2008年时的区口广场及万国大草坪 摄影@顾一进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3)

▲2012年时区口广场上的万国旗,旁边广场上还摆着灯会所用的灯笼,背后就是城市彩盒。 摄影@兵哥

如果顺着广场花坛左转,往一号大街向北,是高教园区的方向。当年除了吴柏明说的六号路上的瓯江饭店,还有一号路上的土香园大酒店专做餐饮,后来居上,估计很多老下沙人至今对这两家大饭店耳熟能详。这个“黄金十字路口”的招商要么给早来的鸟,比如华银;要么给闻名世界的大鸟,比如摩托罗拉,后者1996年来到下沙,虽然不算最早,但是名气够大,当时就给它在一号大街广场附近批地建厂,按管委会领导的话说,摩托罗拉在这个位置,世界各地的外商一来下沙就能看见,是招商引资最好的招牌,也体现了下沙面向国际的胸怀与诚意。

三十年过去了,又一只大鸟,绿城,轻轻栖停在了这个“黄金十字路口”,它衔来春风在此筑巢,温暖、细腻、美好的向新社区将给这个街区带来丰富的柔软。“燕语春风居”这是绿城“春风系”继“春风金沙”、“湖上春风”后,在下沙的第三子。春风拂城,拂过的地方有湖水和明月,还有言笑晏晏的城市烟火。老鸟最识窠,新燕入谁家,这个胸怀世界的路口将有非常令人期待的焕新。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4)

▲2022年正提升改造的区口广场,在广场北侧就是在建的绿城·燕语春风居,三十年过去,黄金十字路口依然是大鸟们的栖息地。 摄影@停香

话再说回来,原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曾说,当年市政府为下沙提供的基础设施,就是两件:从市区接一根水管,然后从四季青服装市场通一条公路到下沙,货款两百万,从这以后就要求开发区自身滚动,走循环开发的道路。

后来,日本松下、英国联合饼干、美国眼力健、玫琳凯等国际企业都进来了,中西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奇与感动的往事。1995年来到下沙的西门子(杭州)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是三方合资企业,中方经理宋竹生和德方经理克拉夫特经常为了工作展开“见血见肉”的争执和讨论,从上午十一点谈事情到晚上十点钟,中饭也不吃,把宋竹生谈得饥肠辘辘,头昏眼花,后来宋太太就说早上必须吃红烧肉才能有精力和德国经理谈工作。

两人熟悉之后,有一天宋竹生实在好奇,就问克拉夫特每天早上吃什么了,怎么能扛这么久还这么精神,对方哈哈大笑,说自己早上就吃一个猪蹄髈,直接可以略过午饭了。就是这个早上吃蹄髈的克拉夫特几年后成了杭州的“荣誉市民”。

本来开发区就是“引进工业项目为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引进国际著名大企业为主”三大原则发展经济,后来怎么又转到造城上去了呢?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5)

▲2007年时的下沙500强企业地图 图片内容整理自《下沙新城》2007年11月刊第6期

1996年,开发区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下沙确定为杭州城市副城,“副城”定位,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标志着开发区的性质、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片土地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6)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中的总体规划图

然而,真正完成这个战略转变还是等到八年以后的2004年11月初,开发区管委会和市规划局邀请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工程、园林绿化等方面的8大专家,对五套方案进行全面评审,最终选定浙江省城乡设计院与澳大利亚的一家设计公司,由两家共同制定详细的控制性规划,下沙总体定位“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型副中心。”

这一年,总投资6亿元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其中,12公里沿江景观大道、湿地公园、高教园区景观带是其亮点。按当时市领导的话来说,要坚持明确思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实施从“建区”到“造城”的历史性跨越,目标是建设花园式生态型副城,这是下沙根本的发展指导思想和思路。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7)

▲2007年时的高教园区景观带 照片提供@《下沙新城》

从1996到2004这八年时间里,虽然也有下沙镇的撤镇建街,出口加工区的筹建等等一系列大事件,但最大的一桩无疑是2000年8月7日,省政府下发决定建设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通知,从此开始了14所大学落户下沙的征程。高教园区为什么会选择在下沙?

据有关人士回忆,当年省委书记在这项重大决策上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省里当时有三个选项:下沙、小和山、滨江,后来是书记把下沙排到了前面。因为滨江没有空间了,只有两千多亩土地,只能建两个学校,不可能搞大学城;小和山也不行,因为在西湖保护区范围之内,14所高校到那里,势必破坏周边环境;但下沙是围垦区、农场、国有土地,各方面建设条件都具备,所以经反复考察商议,将高教园区定址下沙。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8)

▲下沙大学城 摄影@肖奕叁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19)

▲猜猜这是哪所大学的航拍? 摄影@停香

2005年底,14所高校完成主体搬迁,下沙在躯干四肢长成以后,终于有了人气,迎来了年轻的血液,青春的脉动,长大成人了。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下沙新城,从此成为这座副城的新名称

杭州市民记忆最深刻的是两件事,一是2006年4月开通的全国第二条BRT——B1快速公交线,另外就是地铁一号线,两个一号线,赋能给城市最重要的区域,体现了某种意愿,要把东部城区拉向市中心。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0)

▲BRT经过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摄影@章胜贤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1)

▲金沙湖地铁站 摄影@顾一进

地铁开通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下沙新城与主城区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从文泽路到武林广场只需要25分钟,这是一个半小时的交通圈,也是生活圈。当年的地铁建设总指挥,开发区建设局江总工感慨,从来没看到过各个部门如此合作;社会各界如此支持,也从没见过觉悟这么高的老百姓,都说,地铁先造,别的后面再谈。当时他们还征求了各个高校、社区甚至网友的意见,全部是一致支持。为什么支持度这么高?因为,地铁是步入现代化城市的一个象征。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2)

▲文泽路地铁站建造时的工地一角 摄影@玛格北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3)

如果说钱塘江的沿江湿地是下沙的颜值,那么金沙湖就是下沙之心。前面提到2004年,12公里的沿江景观大道开始修建,这条位于开发区钱塘江北岸的沿江大道,沿线与区内20条道路相接,并将下沙新城与钱江新城、海宁连接在了一起。2006年11月12日,沿江大道建成通车,同年,就获得杭州市最佳人居环境一等奖。

当年参与这个项目的开发区建设局设计科朱副科长说,沿江大道的这个奖对开发区意义非凡,意味着从建区到造城的转变过程中,开发区内的综合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了一个有力的成果。作为开发区迄今为止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项环境整治工程,大道成功带动了沿江约9000亩用地的综合开发,产生了更多良性、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4)

▲沿江大道 摄影@顾一进

这12公里沿江大道,道路宽敞,杂花生树,可以开车,可以骑行,左边林子里,有人扎营烧烤;右边湿地中,有人夜行皮筏;江边跑步道,春天风筝满天,秋日赶潮,鳗苗赛黄金,平日里悠闲垂钓,时有江鲜上钩,说吃过了这里的钱江鲻鱼,菜场里的这辈子都不会下箸了。

沿江大道,真是为下沙加了不少分。最佳人居,名符其实,后来下沙的房产基本就集中在那里,成了沿江居住区。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5)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6)

▲沿江湿地公园与沿江大道 摄影@兵哥 、张菁

既然有了沿江湿地,为什么还要四年后也就是在2010年开挖一个金沙湖?金沙湖这个想法是谁最早提出来的?

据当时的开发区规划分局杨局长说,金沙湖这个设想早在8年前就有人开始提了。2002年,举办了一次下沙新城中心区控规竞赛,澳大利亚的BAU公司运用了一个“网络城市”的概念,将居住,办公,学习等功能进行混合。按照这个理念,在中心区布置了一个湖,面积比后来的金沙湖大了两三倍,这个中心湖就是金沙湖的前身。竞赛结果,BAU获得了第一轮控规设计,后来由于一些理念无法贯彻,他们主动退出,但关于湖的设想却被保留了下来,后面几年,BAU对金沙湖还是保持着十分的关注,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动不动就会问起,我的孩子怎么样了?

所以,金沙湖不是怀胎十月,而是怀胎八年才生下来的孩子。金沙湖位于下沙新城中心区的核心区块,是下沙之心。开发区启动金沙湖的建设主要出于三个考虑:一是提升区位价值;二是彰显城市特色;三是造福当地百姓。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7)

▲金沙湖 摄影@张力

那为什么会在2010年启动金沙湖呢?这还是和“造城”有关,造城,遇到了一个自然环境的问题。当年金沙湖项目的副总经理周锦虹提出了一个问题,下沙有自然吗?大家会说有钱塘江,有沿江湿地,但钱塘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水利大河,承担着很多排洪防涝的作用,加上钱江潮虽说是天下奇观,但只能远观,不能亵玩。江堤上到处有写“潮水凶险,请勿靠近”,江与人的融入度、亲和度远远达不到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沿江湿地是下沙的“绿肺”,但湿地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应该尽量少参与进去,以免破坏平衡的生态环境。下沙又没有山,还有什么自然因素可以利用,可以让人们生活的场所和自然环境和谐融入?唯一的选择就是挖一个湖。

从房产开发角度看,最好的房景是海景,下沙没有。接下来是湖景,湖和海一样常年水量稳定,不像江河溪水,季节性水量差异非常大,所以在景观利用上,海景和湖景优于江景和河景。金沙湖总设计师全球著名设计大师卡洛斯·奥特曾经以法国巴士底歌剧院一举成名,杭州钱江新城的“日月同辉”也是他的作品,他说,能看到纽约中央公园湖区的公寓价格是不能看到湖区公寓价格的4倍。金沙湖最初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把水带到人们中间。”金沙湖项目参考借鉴了包括纽约中央公园、悉尼达令港、伦敦海德公园,东京台场等世界大都市的类似中央湖区。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8)

▲加拿大裴多福建筑师事务所(PPA)所做的金沙湖概念图

从当时全国范围内来看,你会发现郑州在挖湖,东莞也在扩张,苏州在金鸡湖地区新造它的新区,上海临港新城打造了滴水湖,可以说,通过湖区带动中心区发展,可能不是最新的想法,但肯定是最有效的途径。

基于这些原因,从一个城市发展的角度考虑,开发区管委会在这个时候建一个金沙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是一个战略性的设想。金沙湖的出现,为下沙带来了新生活。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29)

▲金沙湖规划总图,规划上的金沙湖比实际的大很多。

金沙湖规划后来还经过调整,第一轮规划用地96公顷,湖区范围86公顷,湖面规划40公顷;在第二轮,湖面缩减到了36公顷,少了4公顷,是从景观和市民游憩需求做的一个小调整,准备用作绿地和公共空间,建一个艺术中心,一个婚礼广场。

2019年7月,绿城“春风金沙”投影进了金沙湖的波心,它的“现代江南、垂直屋檐”一下子提升了湖畔的人居美学界面,成为区域生活的风向标。绿城进入下沙,不仅见证了金沙湖的日趋完美,同时进一步参与了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从造区造城到造生活,在这个时间点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绿城来得正正好。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0)

▲绿城·春风金沙 摄影@飞扬奥特曼

金沙湖的湖底隧道值得一说。开发区的道路本来是横平竖直的,南北向的是135单数;东西向的246双数,在这个路网里放了一个湖,原先的格局就被打乱了,正如西湖对市区南北向交通的影响,修了金沙湖之后,周边的交通压力就集中到了六条主干道上,如何破题?设计单位也借鉴了西湖隧道的经验,提出一个大胆设想。正如西湖隧道是为了将原先被湖隔断的南北向道路连接起来,所以金湖湖也可以用湖底隧道将幸福北路连接起来,这样不但可以将车辆从湖区引开,更重要地是保留了湖面的整体性,不破相。和西湖隧道有别的是,西湖是先有湖,后有隧道,金沙湖是没有湖,已经设计隧道了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1)

▲2017年在建的金沙湖 摄影@杨甬杭

更值得一说的是金沙湖的水质,这面无中生有的湖水可是凝聚了全球智慧。项目方邀请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国内等顶尖水体公司共同参与研究,这其中也包含了西湖治水专家吴芝瑛女士的重要建议,最后的总体思路为“拦截污染源,外引优质水”:通过钱塘江边的引水设施和管道将江水引至金沙湖畔,经湖边的水处理检测中心,达到合格标准,注入金沙湖,在湖中心再设一循环生物处理设施,这一整套工序下来,金沙湖水质可达三类水标准,让湖水碧波荡漾。看上去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对,金沙湖就是一个小西湖,不只隧道学西湖,连水体也是一样从钱塘江母亲河那里引过来的。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2)

▲金沙湖雪景 摄影@杨甬杭

经多年建设,现在的金沙湖,湖区CBD视觉效果直逼美国中央公园,被称作“杭州东部城市之眼”,坊间外号“杭州小三亚”。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3)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4)

▲金沙湖夜景 摄影@张力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5)

有了躯干,长大成人;有了颜值,从心出发。下沙从最初的五平方公里起步,到后来的六十平方公里,然后在钱江对岸跨越“前进”了一步,在江东做了一个四十平方公里的江东市本级区块,后改名“前进工业园区。”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6)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7)

▲曾经建设中的前进工业园厂房 摄影@兵哥

江东的规划最早开始于2004年,后来因为钱江九桥十桥位置特别是十桥线的变动,整个江东区域规划也发生了改变。所以直到2007年开发区正式提出“主攻江东,决战江北”的三年行动计划,时任杭州市委书记提出要在江东再建一个新下沙,没有江东,就没有下沙的明天。

没有江东,就没有下沙的明天,领导为什么这么说?时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盛主任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下沙已经有七百多家企业,13万员工,其中四百多家外企,1200多亿的产业规模,还有一个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14所高校16万的大学生,差不多三十万人在这六十平方公里的下沙新城里吃住行游购娱,显然发展空间已经趋于饱和,这时提出跨江发展,寻找产业新空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江东开发任重道远,江东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动力源、增长极。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8)

▲现已非常繁华的下沙新城 摄影@潘欣锐

从那时起,江东就成了下沙的一块飞地,下沙的制造业完成腾笼换鸟,产业转移;同时引进更多像银泰、龙湖天街等高端的商贸服务业,变得越来越像一座现代化的时尚新城,一座更适宜总部经济和人居的热土。

2019年4月4日,包含下沙和大江东的钱塘新区成立,两年后,2021年4月9日,钱塘区设立,实现了区政合一,将下沙,前进工业园区和萧山区的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五个街道并在了一起,成为一个总面积53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0万的行政区,从地图上看,就像钱塘江边喝水的一只大犀牛。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39)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40)

▲钱塘区城市布局 图自钱塘发布

钱塘自古繁华。自古以来,城市大多临水而居,在水一方;现代城市,空间扩张,跨过江河,成为必然选择,武汉、南京都是例证。几年前,武汉更提出将长江揽入城市怀抱,成为最具气魄的拥江发展规划之一。即便如此,杭州整合下沙新城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拥江时代的大手笔还是超乎世人想象。

从产业上说,无论是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还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上都不是单纯的园区,而是承载了出口加工、高新技术等功能,在市场要素方面更具有竞争力。两区整合,将会带来1 1>2的效果;从城市来说,处于“后峰会、前亚运”发展机遇期的杭州,同时处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新阶段,而将下沙的发展放在长三角、大湾区的背景上去看,无疑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机遇和变化,挑战与愿景。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41)

▲从九堡大桥附近向下沙及江东地区眺望 摄影@停香

2006年,下沙沿江大道的通车,12公里,是直达杭州城市中心钱江新城的一次大动作,过去了差不多十五年,2021年,钱江新城开始主动回应,动工建设二期,东至九田路与和睦港,南至钱塘江,西接钱江新城一期、北至艮山路,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距火车东站约2.5公里,距离萧山国际机场约21公里。

钱江新城二期与艮北新城一起成为沟通下沙新城、临平新城、江南城三大副城的重要节点和地理中心位置,和之前下沙沿江大道打通钱江新城道路不同的是,十五年前,是一条路线与钱江新城相连;如今钱新二期是一个块面与下沙融合,这使得下沙在杭州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中的区位优势日趋显要,随着城市东扩步伐的加速,下沙必将成为主城东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将和钱新二期一起成为杭州联系长三角城市群各主要城市的窗口。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42)

▲钱塘快速路下沙隧道 摄影@肖奕叁

这就是下沙的未来,走过三十年,在不同的时代与城市背景中成长壮大,不断调整,走得越来越远,脚步越来越有力量。

杭州金沙湖以前叫什么(杭州的金沙湖是怎么来的)(43)

▲三十年从造区—造城—造生活,下沙为了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三股浪潮,现在这里仍在成长。 摄影@童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