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5王志宏满天都是星

成吉思汗守陵的人(成吉思汗守陵人)(1)

王志宏

鄂尔多斯在蒙语中的意思是“众多的宫殿”,而它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建于此。距鄂尔多斯约70公里的伊金霍洛旗,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灵位,八座可以移动的白色毡包,史称“八白宫”,这就是“众多的宫殿”所指的地方――成吉思汗陵,正如伊金霍洛的蒙语之意:“主人的陵园”。

在中国漫长而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恐怕任何一朝一代的帝王都不希望自己死后的陵墓被别人找到而盗掘,但不管他们如何选择灵山大川,如何瞒天过海,如何设置陷井机关,终会被后人找到,难逃被盗掘的恶运。唯有元朝的帝王陵墓是没办法找到的,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应该和蒙古人的丧葬习俗有关。因为蒙古人信奉萨满教,所以他们并不看重肉身,注重的是人的灵魂,从供奉成吉思汗灵位的毡包内那一绺白骆驼额头的绒毛就能说明这一点,据说那绺绒毛吸走了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而留下了他灵魂。按照蒙古人选墓地的习俗,人死后要把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着车在草原上飞奔,当尸体因颠簸而从车上掉下来时,那里便是长生天为他们选好的墓地。没有坟头也不设墓碑,万马踏平后,当着母骆驼的面把它的孩子杀死在这里,第二年春天,当这里和其他草原一样长满牧草和野花时,便再也找不到坟墓的位置了。后人想祭奠时,便牵着母骆驼去寻找,当母骆驼因找到小骆驼被杀死的地方而悲鸣时,祭奠的人便认为找到了墓地。当多年后母骆驼也死掉时,便再没有人能够找到这块墓地了。成吉思汗贵为君主,当然不会也放在勒勒车上去找墓地,据说,成吉思汗当年西征时,途经鄂尔多斯,看到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一时被美景所吸引,当即吟诗一首:“金角花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帮。”出神间失手把马鞭掉在地上,他便把马鞭插在地上对随从说,“我死后可葬此地。”后来,当他西征途中不慎逝世后,大家准备将他的灵柩运回去安葬,走到鄂尔多斯时车轮深陷地下,想尽一切办法车轮却纹丝不动,此时,人们记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愿望,随将他安葬于此,留下500户英勇的贴身侍卫在此守护,称为“达尔扈特”人,这就是沿袭了787年的成吉思汗守陵人。

达尔扈特一词源自达尔汗,即为“神圣”之意,达尔扈特是达尔汗的复数,有“担负神圣使命者”之意。作为成吉思汗的守陵人,他们永不担任官职,不服兵役,不纳税赋,可以凭成吉思汗的画像和颂歌到任何一家去征收祭祀用品,可以说,他们是草原上除皇族外最有特权的人。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守护、祭祀、管理、迁移成吉思汗陵墓,而这件事一做就做了787年。在陵园看到这些令人敬仰的达尔扈特人时,正是8月份,虽说草原比较凉爽,但8月的天气依然很热,而所有的达尔扈特人都整齐地穿着蒙古族服装,不仅身上是长衣长袖,而且脚上穿着高腰的靴子,不知他们是不是热,对于我们这些一身短打扮的外地人来说,看着他们的穿着打扮都觉得热。我想他们只所以一年四季都整齐地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一方面是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传统的传承,另一方面应该也是对成吉思汗的敬仰和尊重吧。

听着导游介绍有关达尔扈特人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我们都熟悉的那个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两者的共同点是执着,我觉得这种执着更多的是一种信仰,因为除了信仰之外,我找不出任何理由能够让他们如此执着于一件事情。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信仰的味道》,讲的是《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母亲问他要不要再添一些红糖时,他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陈望道不是蘸着红糖在吃粽子,而是蘸着信仰在吃粽子,他尝到了信仰的味道,这种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是任何味道都无法比拟的。因为有了信仰,孙中山可以穷其一生而求索,陈望道可以把墨汁吃出味道,裘古怀可以满意为真理而死,无数革命先辈可以吃百般苦受千般累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而义无反顾。

成吉思汗守陵的人(成吉思汗守陵人)(2)

信仰是无形的东西,而无形的东西最难以把握,只有你真心信它才会执着于去做它。在中国民间,有很多家族可能看起来不起眼,但他们可能却是为了先辈的某一项使命而一直执着守候于此。随着历史的推进,在他们之中,有些使命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有些使命可能因为后代繁衍的原因失去了后来的接班人而就此消失;有些使命可能因为战争、自然灾害或是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失去了继承者而半路夭折;有些使命可能在完成之后这些守护使命的人群从此消失归于平静。做为成吉思汗陵墓的守护者,787年间,尽管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尔扈特人却用子子孙孙无穷匮的精神执着地守护着自己神圣的主人。我想,在他们神圣而伟大的信仰里,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忠诚吧。他们忠诚于成吉思汗,因为他们曾经是大汗的贴身侍卫;他们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因为他们都曾是征战沙场的军人;他们忠诚于事业,用787年完成一次灵魂的托付;他们忠诚于信仰,用生命守候精神的家园。有人说,如果让你再活一次,你肯定能做成生命中的任何事,正如达尔扈特人,他们虽没能再活一次,却用一辈辈人的繁衍生息将生命演绎成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的壮举。

感怀达尔扈特人忠诚的同时,我想他们信仰中另一种珍贵的东西应该是坚守,一生一世为一个人而坚守,一辈一辈为一件事而坚守,世世代代为心中的那个梦而坚守,正因为他们的信仰化作心中美丽的梦想,因此,信仰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更真实,更能够触手可及,更值得他们去坚守。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群体或其中哪个人具体的梦想是什么,但我想,也许在他们看来,每天守护着主人的灵魂,守护着所有族人精神的寄托,比任何人都更加骄傲和自豪,因为他们每天都和成吉思汗生活在一起,而他们的大汗从未离他们而去。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信仰所能创造的神话。

作别成吉思汗陵,作别忠诚于信仰的活化石,只愿这些创造神话的守陵人能够用他们的信仰书写更久远的传奇!请记住这个群体,他们是“达尔扈特人”。

成吉思汗守陵的人(成吉思汗守陵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