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罗马尼亚,参加罗方一名高级领导人的葬礼。

葬礼结束后,周恩来乘坐汽车,返回自己的下榻地点。一路上,他和一位罗马尼亚方面的翻译人员交谈起来。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1)

周恩来

聊着聊着,这位翻译突然问这位中国领导人:“总理,您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面对这个问题,周恩来先是给了个模糊的回答,又在对方的追问下,顾左右而言他……

因此,直到最后,这位年轻的翻译,也未能得知周恩来的生日具体是哪天。

后来,他终于从别人那里,知道了周总理生日的具体日期,也终于明白了对方为何三缄其口……

社会主义好兄弟

20世纪30年代后,罗马尼亚的法西斯运动逐渐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的政权加入了德国、意大利、日本的轴心国集团。

1944年随着德军的败退,苏联红军攻入罗马尼亚,占领了首都布加勒斯特。这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原政权。

进入1945年后,罗马尼亚在苏联的影响下,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2)

罗马尼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4天之后,10月5日,罗马尼亚便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周恩来访问罗马尼亚 翻译问他的生日是哪天

进入60年代后,中国和罗马尼亚的关系更加亲密起来。1965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率领下,中国代表团前往罗马尼亚,参加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的葬礼。

从1947年开始,乔治乌·德治就是罗马尼亚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各种斗争和建设,直到1965年3月19日逝世为止。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乔治乌·德治在任期间,与新中国发展起良好的关系。得知他去世后,中方不仅发出了唁电,还派出了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亲赴布加勒斯特参加其葬礼。

这场隆重的国葬,共有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33个国家代表团出席。虽然时值3月,当地却风雪大作,仿佛上天也在悼念乔治乌·德治。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3)

乔治乌·德治

在这样的天气下,时年67岁的周恩来,亲自跟随送葬队伍,足足走了5个小时,跨越了3、4公里。

当葬礼结束后,周总理从罗马尼亚部长会议大楼里走出,准备返回自己下榻的地方。

按照惯例,此时,应该由罗马尼亚部长会议主席,或第一副主席进行陪同。可周恩来谢绝了这一安排,而是点名要一位罗方翻译人员陪同。

这位年轻的翻译,有一个中文名:罗明

早在1950年的时候,罗明便被指派到中国学习汉语。说起来,这事也和周总理有关。

1949年10月罗马尼亚和新中国建交后,周总理向时任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致信,提到两国领导人想要有效交流,必须要有翻译。

于是,第二年的12月初,5名罗马尼亚的年轻人,便来到清华大学学习汉语。这其中,便有罗明,以及日后成为他妻子的萨安娜。

当时的罗明,只有19岁,正是上大学的年龄。后来,在回忆起清华大学读书的日子时,他这样说道:“我在国内的时候,没有接触过中国人,对中国也不了解,只记得在中学时,学过一两页的中国历史。不过,当时的罗马尼亚,跟中国是老朋友一样的感情。”

在中国期间,中方老师对罗明悉心指导。很多年之后,他还能回忆起每一位老师的名字。而这些老师,也成为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先驱者。后来,罗明每次前往北京,都会去看望他们。

1952年,随着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的文科被划归到北京大学。罗明所在的“专修班”,也于当年9月,一起转入了北京大学。

经过了两年的汉语学习,罗明等留学生们将进入北大不同科系,进行专业学习。

原本,罗明想选择的是理工科:“我是铁路工人的儿子,对机械、技术这些方面,本能地就感兴趣。可组织上,却让我继续学习汉语和文学。所以,当时我有些想不开……”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4)

罗明

对此,罗马尼亚外交部的一名人员告诉他:“作为一名外交官,你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学。”

就这样,罗明进入了中文系。从此,他和汉语结下了终生之缘。

完成学业后,罗明进入了罗马尼亚外交部。从1954年开始,他便担任起罗马尼亚领导人的翻译工作。

这年9月到10月,罗马尼亚国民议会主席团主席格彼特鲁·罗查,应毛主席的邀请,前往中国进行访问。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罗查访问了上海、武汉、重庆、广州等多个大城市,与中国一些工商界人士进行了交谈。而罗明,就在一旁担任翻译。

回到罗马尼亚后,罗查写了一本名为《在六亿人民的国度》的书,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介绍。后来,他邀请罗明到自己家里吃饭,并给对方念了文稿中的一段内容。罗查特意询问罗明:“你觉得怎么样?”

罗明明白,罗查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表达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的深厚感情。该书出版后,在罗马尼亚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陪同罗查来中国进行的这次访问,让罗明深刻感受到中国人对罗马尼亚人的热情友好。这些淳朴的普通民众,可能不知道罗马尼亚具体在哪,却对罗查一行热烈欢迎。

1956年,中国领导人朱德出访罗马尼亚,罗明又一次成为了随行翻译。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罗明的汉语非常流利,朱老总以为他是在中国长大的罗马尼亚后裔,便问罗明是在中国哪里出生的。

当得知罗明原来是罗马尼亚留学生时,朱德非常吃惊,不由感叹道:“真是不敢相信啊!”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5)

朱德在罗马尼亚

在访问罗马尼亚期间,朱德曾在当地一个广场上,发表了简短讲话。由于朱老总的四川口音非常浓重,罗明一开始完全听不懂。

面对这样的窘境,罗明感到手足无措起来。但很快,他发现朱德所念的演讲稿上,字体都很大。于是,他站到了朱德身后,对着稿子不慌不忙地翻译了起来:“自从我踏上罗马尼亚的国土,我就感受到了罗马尼亚人民的热情……”

此时,台下的人们,纷纷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朱德看到后,感到非常高兴。

几年后,一次罗明在北京颐和园进行参观,偶遇了朱德的一名警卫员。“你是罗明吗?”对方一下就认出了他。

朱德这次访问,罗明陪同了10天。虽然两人年龄差距很大,但彼此合作得很好。在朱德眼里,这个罗马尼亚年轻人,就像自己的晚辈。

此时,在布加勒斯特参加完乔治乌·德治葬礼的周恩来,也点名由罗明,陪同自己返回下榻地点。

一上汽车,罗明便拉出一把小椅子,准备坐在周恩来的后面。此时,周恩来招了招手,制止了他,将其拉到自己的身边,像一位长辈那样揽住他的肩膀,亲切地聊了起来

周总理询问了罗明的经历,还有他家里人的情况。在罗明一一回答后,这位罗马尼亚翻译突然反问周恩来:“总理,您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原来,此时的罗明,还肩负着组织上交给他的一个任务:搞清楚周总理的生日,到时候向他送上贺礼。

于是,罗明决定趁现在,直接询问这位中国总理。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周恩来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开花、鸡叫的时候。”

罗明一听,便有些懵。开花应该是春天,而鸡叫……不是每天都要叫吗?

想来,周总理只是模糊地告知了自己出生时的季节和时辰。于是,罗明决定问清楚具体是哪天。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6)

周恩来和罗明(右一)等人

可不管他怎么尝试,对面的中国客人总是闪烁其词。直到最后,罗明也只知道是在3月份,而不清楚具体是哪天。

汽车到达目的地后,周恩来下车前,笑着拍了拍罗明的肩膀:“罗明,你没有完成任务啊。”

罗明听了,一边露出羞涩的笑容,一边感叹周总理早已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可他还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对方不肯说呢?

后来,罗明终于得知,周恩来的生日是3月5号。而从其他人口中,他终于明白了周总理不肯回答背后的深意。

1949年12月22日,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隆重举行庆祝斯大林70寿辰的宴会。宴会从晚上8点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才结束。

当参加了整场宴会的毛主席回到驻地后,他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汪东兴说道:“我不知道苏联的宴会为什么要搞这么长?吃也没什么好吃的,看也没什么好看的……我鼓了一晚上掌,手都鼓痛了。我们回去后不学这个。吃饭就好好吃饭,看戏就好好看戏。

从此以后,新中国对领导人的生日,便采取低调处理的方式。不仅毛主席不怎么过,周总理也对此看得很淡。

于是,当听到罗明询问自己的生日,经验丰富的周恩来马上明白,罗马尼亚方面有什么想法。他便故意绕来绕去,没给对方一个确切的回答。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7)

周恩来访问罗马尼亚

周总理最后一次见外宾 对方是罗马尼亚客人

1975年9月5日,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书记伊利耶·维尔德茨,率领代表团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访问。

此时的周总理,已经因重病住进了医院,身体非常虚弱。因此,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由邓小平副总理会见罗马尼亚客人。

在前往下榻宾馆途中,维尔德茨突然表示,希望可以亲自向周总理转达罗马尼亚党政领导和人民的问候,并需要传达一个口信。

当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身体情况不佳的他,为了中罗关系的发展,毅然打破了规定,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同意会见维尔德茨

9月7日下午1点,维尔德茨一行人来到北京305医院。他们一走进门厅,就看到周恩来已经站在那里等候他们。

之前周总理每次见外宾,都会提前到达以示礼貌。而这一次,即使身患重病,他也依然保持了这种礼节。

此时的周总理,身影瘦削憔悴,没有了往日的风采。看着他下陷的脸颊和沉重的步伐,现场人员都感到非常难过。

考虑到总理的身体状况,这次会见原本只是握手寒暄加合影留念。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周总理将维尔德茨请进了会客室,在那里进行了交谈。

周总理来到沙发边,请维尔德茨落座,接着自己慢慢坐了下去。虽然他的身体非常衰弱,但面容还是像往常那样和蔼亲切。

大家坐好后,有工作人员前来转达医生的意见。中方翻译告诉维尔德茨:“说话请尽量简短,只谈20分钟。”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8)

维尔德茨

周总理也说道:“医生不让我多说话,所以你来说,我听就好。”

维尔德茨先转达了罗马尼亚党政领导对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问候。周总理表示感谢,并请维尔德茨转达自己对罗马尼亚同志的问候。

接着,维尔德茨问起了周总理的健康情况。此时的总理,用沉着泰然的语气说道:“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这没有什么,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

之后,周总理停顿了一下,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就在10年前,我到布加勒斯特参加乔治乌·德治的葬礼,大衣都没穿就步行了一个多小时。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就连几分钟都走不了了……

听了总理这番话,现场众人的心情非常沉重,气氛变得伤感起来。

周总理又深情回忆起之前访问罗马尼亚时的印象:“我再也不能亲自前往美丽的布加勒斯特了;但是,我还可以从电影上、照片上、图画上看到她!”

中方翻译一边翻译总理的话,一边不禁流出了眼泪。

很快,20分钟过去了。维尔德茨主动停止了交谈,他看了看表,准备起身告辞。

这时,周总理看出了对方的想法。他风趣地说:“看来我们的谈话没意思。不然,你不会看手表。”

罗马尼亚客人连忙说道:“不,我们的交谈很有意思,只是医院有规矩,我是守纪律的……”

周总理马上消除了他的疑虑:“医生不会惩罚客人,我们接着谈。”

于是,双方又继续交谈起来。周总理告诉维尔德茨:“请你相信,中国对罗马尼亚的友谊不会改变,中国人民永远站在罗马尼亚一边。”

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罗马尼亚翻译问周恩来生日)(9)

周总理和维尔德茨

接着,他又对维尔德茨说:“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有许多有才干、有能力的领导人的。现在,第一副总理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

20多年后,当回忆起周恩来这段话,维尔德茨感慨地说道:“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周总理当时的意思。”

就这样,原本定好的简短谈话,最终持续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周总理的真诚坦率,深深打动了维尔德茨。在返回宾馆的路上,这位罗马尼亚领导人激动而惋惜地感叹道:“周恩来同志永远是罗马尼亚的伟大朋友!”

而这,也是周恩来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