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锴 刚正耿介穆文熙,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明 穆文熙 刚正耿介穆文熙?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明  穆文熙 刚正耿介穆文熙

明 穆文熙 刚正耿介穆文熙

文/穆锴

刚正耿介穆文熙

穆敬的儿子有穆源,穆泰,穆洪,穆淮,穆山,穆泉,穆子云。

孙子有穆英(穆源之后),穆雄(源之后)。穆江(泰之后),穆锦(穆山之后),穆恺,穆文举,穆兴,穆鸟,穆凤。穆英后来去了别的地方。

明朝政府在不久就开始了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

穆敬的第五代,就是穆文智的二弟穆文熙。

(1532—1617),字敬甫,明代文学家。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举进士,官历任工部郎中、尚宝寺寺丞、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按察使、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文熙精通史略,文武兼备,且为官清正,崇尚名节。

他30岁考中进士(嘉靖壬午进士)先后当过行人司行人、工部侍郎、礼部员外郎、广东按察使、户部侍郎等职,最高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公安部副部长。

他当时是宣大总督王崇古的部属,常常奉命与阿拉坦汗和三娘子联系互市等事宜。

穆文熙带着朝廷的重任来到了呼和浩特。他经过半个月的行程了解了沿途的人民生活状况。虽然朝廷禁边,但战争间歇期,蒙汉百姓因物质的互相需要也不乏走私贸易。尤其蒙族更为迫切,他们急需内地的粮食和日用品,蒙俺答部曾多次要求互市,明庭为防止蒙族部队长驱直入和抢掠市场拒不答应。蒙族便经常派骑兵抢掠村庄,致使战争不断,汉族百姓生灵涂炭,蒙族士兵也伤亡惨重。

俺答王妃三娘子深为痛切,在俺答王对互市心灰意冷肆意掠夺之时,她力陈利害劝他与明廷修好互市。

穆文熙经过和三娘子多次谈判,隆庆四年(1570年),明廷封俺答为顺义王,隆庆五年(1571年)五月,双方终于达成了“隆庆和议”,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

张家口的“互市”最初有重兵把守,管理得很好,贸易安全,发展很迅速。

在这每年例行的盛会上,常常可以看到性格活泼豪放的三娘子,头戴貂帽,身着锦裘,在大小领主的簇拥下,骑马到市场上观光。

她同前来的明朝官员们互致问候,说说笑笑。

贸易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景象。

穆文熙高兴地写道:

少小胡姬学汗装,满身貂锦压明琅,金鞭骄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

朝廷里的斗争激烈。高拱身居内阁又兼任吏部尚书,他倒台后,给张居正留下的是一个需要认真对付的文官队伍,这是一股很大的政治力量,不得不加以认真对待。

隆庆六年六月,对南北两京四品以上官员进行考察。

七月,斥退吏部员外郎穆文熙等30余人,并将吏部给事中韩楫等50余人调离京城。

穆文熙最为百姓称道的事情,是冒死救下同乡石拱辰。

在穆文熙考中进士的第五年,凭着满腹才华当上了工部侍郎。这一年石拱辰上书皇帝过错,得罪皇上。皇上发怒,赐石拱辰50杖。

监杖的人是朝廷当红太监滕祥,而滕祥与石拱辰有很大的个人恩怨。穆文熙看到是滕祥监杖,就知道大事不好。

在责罚过程中,穆文熙看看将打死人了。急忙用身体挡住廷杖,穆文熙疾言厉色地对滕祥说,你打死石拱辰,就等于让皇上背上打死谏臣的名声,你也将永远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还是自爱一些吧。石拱辰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了,穆文熙将石拱辰救回家里,感于为官之难,二人不觉抱头痛哭。就这样他把石拱辰调理好了身体。

如此状况之下,穆文熙一怒,同石拱辰一起辞官回家。当时全国上至皇亲显达,下至平头布衣,无不交口称赞穆文熙不屈的凌然气节。

万历年间,穆文熙的好友长垣人郜永春因巡盐一事,得罪了当朝宰相张四维。张四维父亲在长芦掌握盐业,累资数十百万。王崇古在河东控制盐业。他们两家相互控制两个地方的利润。河东巡盐御史郜永春上书皇帝说“河东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并要求“治罪崇古,而罢四维。”

当然,此事最后不了了之。穆文熙听说后,非常气氛,同张四维争论不休,最后和郜永春又一起怒而还家。

过了几年,由于兵部尚书张佳胤推荐,文熙再起任广东按察使,转南京户部侍郎,以父老终养请归,遂不复出。

归里后,他建了“逍遥园”研习老庄,专事著书。这已经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了,

园名取东明圣贤庄子《逍遥游》之意,这个院子有八个有名的景点,分别是云鹤堂、俯溪台、迟鸿台、采菊亭、牡丹亭、东山亭、枝荷亭、著书楼。

穆文熙终日饮酒作对,临风唱和,将半生心血交付给了一管笔墨。

他先后编纂了《文浦玄珠》、《百将提衡》等重要著作,其中《百将提衡》广为流传。现在山东、北京、上海、吉林、河南等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他著述的《逍遥园诗文集》有十卷,史论专著《左传抄评》被后人编入《四史洪裁》。《中国文学家辞典》为其立传,对其文学成就作了较高评价。

穆文熙的父亲穆陈实,东明城内乡里称穆太公,名陈实字信卿,是明朝大臣石星的忘年交。少年时期攻读儒家经典,闻名乡里。17岁那年,父亲病逝,独撑世事家务,因此不得不放弃学业。他治家严谨,抽空研读书籍,尤喜《左传》、《国语》、《汉书》、《魏书》等诸史。他曾说:“我不能墨守我的书籍,白白的陪伴着蛀虫让它蛀蚀”。于是刻苦自学,品评古今得失,策问历代兴衰。不久便有了独到的见解,进而驳正经典,评论显达,文章如蜂拥泉出,凡与太公交谈的人无不为其博学而折服。

穆太公居住乡里,为人卓异,乐善好施,豪爽洒脱,超然特出,临死又捐资帮助县官赈济百姓,最后虽没有居官封邑,但同封君一样,享有高誉。

明朝进士黄洪宪在他的传文中写到:“他读书好古,探幽发微,依据经典所发议论,又远远高出那些所谓大人物的见解,是值得称道的。”后因穆文熙请求赐爵于父,明朝皇帝亲自下诏,封陈太公为修职郎行人司行人。

对穆陈实来说。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是最痛苦的一年,这一年东明县受灾,饥民捡拾树叶充饥。

穆文熙的父亲穆陈实眼里看到灾民的情况,心急如焚。他拿出白花花的1000两白银赈灾,使得很多人借此得以活命。

消息传到朝廷,皇帝下诏书在乡里旌表穆陈实。

第二年,东明又发生大灾荒,几乎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当时卧病在床的穆陈实,勉强坐起来,告诉儿子穆文熙说:“我出钱赈灾的事很小,没想到竟然惊动天子旌表。做善事如果不竭尽全力,那么仁义又在哪里呢?”

穆文熙叩头说:“谨遵教训。”

于是穆文熙将千两银子给东明县令赈灾。

事后,朝廷不仅给穆文熙立了“两赈千金坊”以示表彰,皇帝还给穆文熙的父亲穆陈实立了一面“龙诰重封坊”。

“两赈千金坊”是青石仿木结构,两横梁中间夹有两块石匾书‘两赈千金’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标题下石匾题书‘侍郎穆文熙’。此坊为阴阳两题字,阴面上匾书‘锁闼拾遗’四个有力的大标题字,1947年,这两座牌坊毁于战乱之中。

穆文熙的儿子是穆光胤,字仲裕,他生活在漆园,今天的山东省曹县。官职任内阁中书舍人。

他的后代中生员不计其数。

东明的穆氏家谱说,穆文熙有一个弟弟叫穆一楠。历史在这里留下一个谜。很有可能,穆仹和穆敬的关系差了好几代。穆仹应该比穆敬大几辈子。他们是宋朝人。浑源穆氏家谱记载了他们的名字。

浑源的穆氏家谱说,穆文智和穆文熙是兄弟,还有个三弟,叫穆文敏。说穆文熙做了吏部员外郎,后来领着弟弟从朝廷中隐遁,不知去向。

后来穆敬的许多子孙又迁移到濮阳、荷泽、巨野、范县定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