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调色方法

中国画中有“色法如墨法”的说法,也就是说调色的方法与调墨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颜色与水相调和的方法

1.用水勺或毛笔从笔洗中取适量的清水,滴在调色盘中。

2.用毛笔笔尖蘸取适量的浓色。

3.在调色盘中用笔调和颜色与清水,色彩的深浅浓淡取决于颜色与水相调和时的比例。中国画的用色一般以清薄透明为主。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1)

渐变色的调和

1.在调色盘中先调淡色。

2.再用笔尖蘸一些浓色,在调色盘内略调,这时笔上的颜色就有了从浓到淡的变化。

3.用这样的笔即可在纸上画出渐变色。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2)

混合色的调和

1.用毛笔从笔洗中蘸取适量的清水,滴在调色盘中。调色量比较大时可以用白瓷盘作为调色盘。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3)

滴入清水

2.用毛笔按照先浅后深的顺序蘸色。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4)

先蘸浅色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5)

再蘸深色

3.在调色盘中将两种颜色进行适当混合,产生第三种颜色。需要注意的是两种颜色的混合不要过于充分,在调出来的新颜色中最好还保留一些原来颜色的成分,这样的颜色感觉比较鲜活、丰富。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6)

混合颜色

基本颜色混合: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7)

基本的用水方法

中国写意画也称水墨画,可见水在作画中的重要性。作画前所有的调墨、调色都是通过用毛笔蘸水与墨、色相调和来完成的,作画时用含多少水分的笔去画也直接影响到形象的表现和画面的最终效果。因此,掌握控制笔中水分的技法是画好写意画的关键之一。

湿笔与干笔

中国画的技法按笔毫中所含水分的多少可分为湿笔与干笔:笔毫中含水分多称湿笔,含水分少称干笔。水分极少、画出的墨迹出现飞白效果的称枯笔。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8)

毛笔蘸水的方法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9)

用笔尖蘸水

1.如果笔中水分较少需要加水,用毛笔直接在笔洗中蘸水即可。但要注意不要一下子把整个笔头都放到笔洗中,而应根据需要用笔尖、笔腹、笔根等不同部位蘸取适量的水。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10)

用水勺滴水

2.还可以用水勺从笔洗中舀适量的清水滴在笔上。白石老人画虾时就习惯用小铜勺从笔洗中舀几滴清水,滴在笔根处。

毛笔控水的方法

墨色调好后,如果笔中水分较多,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控水。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11)

用调墨盘口沿控水

1.用调墨盘口沿控水:将笔根放在调墨盘口沿处,然后轻轻向后拉动笔杆,用调墨盘口沿将笔头中多余的水分刮出来。在向后拉笔杆的同时还可以左右转动笔杆,让笔头中不同部位的水分都能流出,这个动作还可以将笔毫捋顺、笔尖捋正,使笔头恢复初始的圆锥形状态。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12)

用吸水纸吸水

2.用吸水纸吸水:将笔头放在吸水纸上,用掭笔的动作前后抽送并来回转动笔杆,让下面的纸吸去笔头中多余的水分。

小知识:笔无定法、墨无止境

中国书画有“笔无定法、墨无止境”的说法,意思是说在实际作画时执笔的位置、用笔的方法、墨色的浓淡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表现一个形象时经常是多种笔法、墨法的综合运用。画者要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不要被固定的方法所拘泥。

白石老人就曾对学生说:“用笔前要和小儿女一样细心,要考虑是中锋还是偏锋,还要注意疾、徐、顿、挫来描绘对象,下笔时要和风云一样大胆挥毫。”

(素材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零基础国画二个干货教学(零基础国画教程)(13)

学习更多绘画知识,关注头条号:绘画视界。一直是你绘画路上的良师益友,简单而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