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2)

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最权威的开发区村庄由来、名人轶事、故事传说、铭文碑记等,这里都能找到!

这里有安邱堌堆、坡刘堌堆、长堽堌堆、三冉祠、八里庙汉墓群,棠林寺遗址、姑庵遗址、卞氏宗祠、武寺老林等14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

这里收录了明成祖朱棣、明诗人何应瑞、清翰林张星吉、曹州知府毓贤等为晋尚书令卞壸书写的圣旨和诗文,有庞楼圣旨碑,三贤石碑、先贤冉仲弓庙记、成明枢墓志铭、诰授荣禄大夫号翼辰张老夫子神道碑文、重修佛祖观音关帝祖师庙碑碑文,收录了有关曹州八景、耿饼、柿树等开发区历代诗词文赋,特别是全部收录现今见得到的有关卞壸和段云襄的的诗文,收录1981年北京大学《菏泽安邱堌堆考古简报》原文,共计90多篇。

这里有曹州五大牡丹园之二的凝香园、巢云园,有建于唐初的兴隆寺、大战僧格林沁的霍家庙,天波张楼的“三官庙”、彭堂的壶桑寺,田屯的“九神庙”,孟家、庞家、郭家、成家、彭家、曹家、马家、闫家、陈家祠堂(祖庙)和东何林等,有岳飞纪念堂、姜玉贞烈士纪念馆、张和庄烈士墓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有菏泽市最古老的村落之一,冉仲弓、冉伯牛、冉逑“三贤”故里茶堌坡,有春秋三传之一《春秋谷梁传》作者谷梁赤的故里谷庄村,有东晋累事三朝、两度为尚书令、一门忠烈的卞壸和瑯琊内史卞统故里卞庄村。

这里有明朝被封为“四世一品”的户部尚书郭允厚、刑部侍郎郭堵,有“铁面御史”之称明代大理寺丞何尔健,有廉洁爱民、废苛捐百姓送“万民伞”、随冯子材参加抗法战争、清代建威将军、两广水师提督庞玉璞;这里有明末清初“四大才子”、大书法家、诗人段云襄;有忠君爱国、秉公办事、不畏外寇、禁烟扣洋人、被光绪皇帝钦加一品、清代四位重臣联名立奉“太史弟”匾额的张星吉;有清光绪十七年顺天榜进士、朝考第一名、吏部郎中、主笔编纂《定陶县志》的曹垣。

这里有对抗板垣师团十天十夜、奋勇杀敌壮烈殉国、毛泽东赞誉“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抗日名将姜玉贞;有国民政府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国大代表庞镜塘;有白手夺枪、虎口脱险、活捉汉奸王子杰的华振武;有山东省政府主席、北平市市长、著名的教育家何思源;有加入红军、参加过平型关战斗、辽沈、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享受副兵团职待遇、少将沈鸿林;有“欧阳海式的”铁路英雄、宋平、万里主持召开表彰会、追记特等功、革命烈士张金生;有驾机参与投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的李源一;有举兵反正冀东汉奸头目殷汝耕的张含明,有袁世凯贴身侍卫林树拾,冯玉祥的贴身侍卫王丕襄,有隐藏安葬佟麟阁将军遗体的高洪锡,转战冀鲁豫边区的“小八路” 李宗琪,有何思源的老师一代名师郭俊卿,有两次受毛泽东等接见的菏泽开明人士马子杰,有辗转大半个中国流亡求学的王永瑞,有北大师从中国史学大师、史学“五大名家”翦伯赞的王凌云。

这里有一大批全国有名的武士大师、戏曲名角、书法名人等。主要有上海武术比赛毙命日本武士、南京全国国术擂台赛获最高荣誉甲等奖、冯玉祥亲赠单刀、银盾、梅花拳一代宗师杨士文;有八访少林寺武术大师贾龙升,神枪杨坤和,有被群众誉为“青囊春暖”、“神医妙手”、 清末名医赵润普;戴式心意拳大家李兰秀,民族拳师李庆连,有艺名“小白鞋”、毛泽东、刘少奇等接见、主演《站花墙》、两夹弦著名旦角演员黄云芝;曹家大兴班和“大弦子戏”,中国西北铁路的创始人齐鸿猷,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徐启宪,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被中南海和日本、韩国等个14个国家收藏的庞媛;有应国务院办公厅之邀专赴中南海作画,作品被国务院收藏的著名山水画家成弘夫。

这里有监建紫禁城、澹台式建筑创始人台居重,元代古沉船和价值不菲“元青花龙纹梅瓶,有曹州耿饼、陈集山药、西施山药、孔子酒传说,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丘刺绣、“曹州堆绣”等。

这里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致富带头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主要有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者、省乡镇企业优秀厂长(经理)张九勋;有全国九届人大代表、山东省优秀厂长、省优秀共产党员、前沙海支部书记马思爱;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郭绪福、张善绪、李如刚、李德芝、苑宪章、沙瑞义等。他们都是开发区的骄傲,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永载史册。

辖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英才辈出。

《菏泽开发区史话》一书,凡230多篇、62万字、490幅插图,菏泽市原副市长、菏泽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存金,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郭松作序,师从谢孔宾、菏泽市知名书法家郝远进题名。马学民主编,曾军芳,吉文选,苑肇波副主编,全书分村落由来,人物春秋,名人轶事,故事传说,古迹名胜,铭文碑记等几个部分。

《菏泽开发区史话》《社区概览》《百村记忆》等三部鸿篇力作,承载开发区充分文化自信,蕴藏开发区深厚文化积淀,蕴含开发区丰富文化内涵,传承开发区深沉文化理念,浸润开发区文化价值和思想,彰显开发区文化持久魅力,弘扬文化正能量,传播文化软实力,全面展示开发区文化精髓和灵魂,夯实开发区文化建设根基。三部巨著总计三百万字,即将付梓!!预计七一前后正式对外发行!向党的伟大生日献礼!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3)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4)

目 录

一、村落由来

菏泽市经济开发区历史沿革1

菏泽市古今地名对照5

上古大洪水的见证——堌堆9

谭天宇:菏泽访堌堆(安邱堌堆)10

安邱堌堆遗址15

长堽堌堆遗址18

棠林寺遗址18

坡刘堌堆遗址19

八里庙汉墓群20

"青龙镇"由来20

"三冉"故里冉贤集21

赵王河历史文化钩沉24

鲁西南赵王河传说29

孔府"佃户、屯户"的村庄——佃户屯30

张衙门村由来31

观上村由来32

贵子韩庄由来32

刘善人庄由来33

何半截楼村由来33

琵琶李由来34

天波张楼由来36

田水井村由来及传说37

虎头李村由来39

短暂的槐树陈乡40

文方寺村由来40

长堽集由来40

张马牛庄传说41

冯楼寨墙43

庄庄村由来43

大马庄由来44

双庙陈由来45

二、人物春秋

董父鬷川之滨养"龙"46

"三冉"圣贤47

孔门高徒冉雍50

冉雍授学孔子二三事51

冉求义勇可嘉53

冉求与孔子典故54

最让孔子失望的学生——冉求56

南怀瑾: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57

中华儒商鼻祖范蠡定居经商陶邑59

陶朱公造秤61

战国时期著名经学家谷梁赤62

曹操长堽堌堆大败吕布63

"一门三忠烈"卞壸65

东晋"异类"、千古忠烈——卞壸68

忠心耿直秉公办事的卞壸72

三代皇帝倚重父子三人战死73

曹州成氏宗祠与明代御史成守节77

明南京刑部郎中郭堵79

明户部尚书郭允厚80

爱民尚书郭允厚"依附"魏忠贤81

郭允厚解甲归田"双河晓月"84

郭允厚立字为证建牌坊85

郭家"四世一品"牌坊86

段云襄拒写"四世一品"牌坊87

段云襄题诗古今园"醉仙亭"89

郭允厚与保庙王庄90

双河布衣郭如仪90

"铁面御史"何尔健91

何应瑞咏牡丹93

康熙亲笔御点"独榜御进士"94

明紫禁城西城门监工台居重95

两广水师提督庞玉璞96

两广百姓给庞玉璞送"万民伞"97

庞玉璞随冯子材参加"中法战争"97

护送光绪、慈禧太后西逃的翰林张星吉98

永州总兵谷韫璨100

乾隆干女儿戴女100

武术世家贾联章一家101

一品武功将军岳国兴曾搬坯暖身103

编纂《定陶县志》的曹垣104

修职郎贾永禄的"仁义"经商路105

袁世凯贴身侍卫林树拾106

僧格林沁大战霍庄庙107

抗日名将姜玉贞109

铁血将军姜玉贞率部对抗板垣师团十天十夜112

回忆父亲姜玉贞117

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119

庞镜塘秘闻逸事120

庞镜塘向王耀武送礼被撕得粉碎122

一代名师郭俊卿124

北平市长何思源127

何思源与济南"五三"惨案130

何思源营救丁玲、胡也频及徐志摩飞机失事134

何思源与鲁迅同执教鞭141

回忆我的一生144

怀念仙槎大哥171

回忆仙槎兄和宜文嫂178

冯玉祥从凝香园买腊梅180

菏泽县第一任汉奸县长冉辑五181

冯玉祥随身侍从王丕襄少将182

隐藏安葬佟麟阁将军遗体的高洪锡183

见证佟麟阁将军殉国的最后时刻184

爱国起义将领王丕廉187

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纪念"七·七"抗战爆发八十

 周年188

张含明举兵反正冀东汉奸头目殷汝耕192

菏泽伪军分队队长李森亭和庞海亭193

黄埔老兵庞赫中194

定陶战役:刘伯承驻兵佃户屯196

少将沈鸿林202

将军百战身犹健——记长征路上的沈鸿林203

石家庄铁路学院创办人沈鸿林将军205

沈鸿林植树铁道兵学校207

沈鸿林巧妙处置战士"偷杏"208

日军强占三里河210

日军扫荡温堂村211

"二月二龙抬头",日本鬼子打崔楼214

日军取道大屯村杀人掠财发兽行216

大屯:大杨湖战役的后方指挥部219

日军在岳楼抓劳工224

李森亭、庞海亭等扫荡张堂村226

让日军魂不附体的"丁胡子"228

孤胆英雄华振武229

革命烈士李凤鸣230

回民支队战斗英雄马敬文231

沙少英空手夺枪232

李宗琪:转战冀鲁豫边区的"小八路"233

史学泰斗何兹全238

孟祥才:何兹全先生印象记241

期颐老者何兹全245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250

何鲁丽的平民情结257

何鲁丽回故乡262

"塑料大王"蒋震264

武术大师杨士文268

杨士文:菏泽武术界的一面旗帜270

怀念恩师贾龙生272

一代拳师贾龙升273

武术大师贾龙生八访少林寺274

戴式心意拳大家李兰秀276

"神医妙手"赵润普278

民族拳师李庆连279

曹家大兴班和"大弦子戏"280

"字不压曹"由来281

神枪杨坤和283

范增的老师李效成284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徐启宪286

徐启宪守护故宫十年287

中国西北铁路的创始人齐鸿猷290

"欧阳海"式的英雄张金生292

永不松动的道钉——记荣获"特等功"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铁路

 工人张金生293

菏泽出了个铁路英雄"张金生"299

两次受毛泽东等接见的菏泽开明人士马子杰301

马子杰:半个世纪的求索304

王永瑞:辗转大半个中国流亡求学320

回忆我的父亲王永瑞345

王凌云:北大师从翦伯赞349

财会专家庞慎勤362

《上海黑社会秘史》编纂者郭绪印363

"黑牛"郭盛高364

"小白鞋"黄云芝365

菏泽大平调的前身"小窝班"366

拆了房卖了梁也要听《三拉房》367

菏泽两夹弦闻名村温堂368

中南海作画《长青图》的山水画家成弘夫369

贾其元:参与渡江战役送情报370

驾机投放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李源一371

全国劳动模范、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张九勋378

全国劳动模范张善绪381

全国劳动模范郭绪福382

全国劳动模范李如刚383

全国人大代表马思爱384

全国人大代表李德芝385

全国人大代表苑宪章386

全国人大代表沙瑞义387

中国内地金牌制片人、《人民的名义》总监制李学政388

全国"薪火相传"红色基因传承者杰出个人张景宪389

高考状元闫建昌390

三、历史古迹

凝香园391

何家花园393

先贤冉子仲弓祠395

安邱寺397

巢云园398

壶桑寺398

三官庙399

成氏祠堂399

兴隆寺与武寺祖林400

白衣奶奶神403

九神庙403

张李庄姑庵寺404

岳楼岳王纪念堂405

东何林典故406

曹氏宗祠和曹林407

前沙海清真寺408

庞氏祠堂410

彭家祖庙411

阎姓祖庙413

四、传说故事

曹州耿饼传说414

岳家夯镇"三煞"416

穆桂英大破洪州迷魂阵的传说417

真假龙椅传奇故事418

张庄洪庙传说421

关公磨刀斩妖422

关公饮马坑 422

陈姓万姓一家423

澹台式建筑由来424

"马家酒坊"老字号由来425

陈集镇李庙山药428

"西施山药"传说430

陶丘刺绣431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堆绣"432

前马庄"老井"与西河"飞沙"434

孔子酒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渊源436

百年皂角树 枯木又逢春437

花香怡人香李庄438

元代古沉船和价值不菲"元青花龙纹梅瓶"439

马庄良心粉条典故446

鲁西南"斗羊"由来447

五、铭文碑记

明成祖晋尚书令卞壸诗并序448

庞楼圣旨碑448

晋卞忠贞公祠碑449

重修卞忠贞公父子忠孝祠碑记450

三贤石碑451

先贤冉仲弓庙记453

和"四世一品"郭允厚同榜的大成庄社区成明枢墓志铭454

重建姑庵寺碑记455

诰授荣禄大夫号翼辰张老夫子神道碑456

重修烈女墓碑志457

重修佛祖观音关帝祖师庙碑碑文458

张和庄烈土陵园459

佃户屯街道:历时十余年,只为136位英雄寻家460

附 录1:菏泽安邱堌堆遗址发掘简报463

附 录2:诗文辑录468

开笔见机万事发——《菏泽开发区史话》序言

今年是“双春”年,春天本应来的早。可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侵扰,让人们心目中似乎觉得春天来迟了。

春去夏来,疫情防控刚一缓解,郝远进同志即将马学民等人编纂的《菏泽开发区史话(初稿)》(以下简称《史话》)转发给我,恳切嘱我作序。远进是我多年的朋友,一向多才多艺,诗书画兼通,是个有人情味的文化人。学民也是熟人,喜欢读书学习,常发理性之论。朋友出于信任托付我,盛情难却自不必说,我考虑的主要还有这样三点:第一,我曾在菏泽市委组织部、市政府、菏泽学院工作20多年,参与并支持了菏泽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见证了开发区从起步到腾飞的艰难辉煌,对开发区历届主要负责人的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对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大事要事耳熟能详,因而对开发区怀有深厚的感情。第二,盛世立志,兴衰留史。菏泽开发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风雨兼程,春华秋实,经过几届人的艰辛努力,终于创造了今天的繁荣兴旺,理应启动史志编修,记录并留存艰难行进中的雪泥鸿爪。第三,更为重要的是,马学民等4位编纂人员为搜集第一手资料,爬梳剔抉,筚路蓝缕,历尽千辛万苦,特别是在疫情隔离期间,仍孜孜不倦,笔耕不辍,这种执着的责任心和吃苦奉献精神,这种与病毒抢时间争速度的态度和意志,着实让我感动。恭敬不如从命,于是乎,我对作序欣然应允。

翻开书稿,浏览一过,深感全书立意高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文字鲜活。菏泽开发区的历史渊源一目了然,文明脉络一览无余,文化家底尽收眼底,顿觉一种逶迤之感、磅礴之气、温馨之情扑面而来。应当说,这是一部系统透视开发区历史形貌的精湛之作,是全面展现开发区文化内涵的开山之作。

菏泽开发区虽然建制较晚,但从一开始就肩负了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承载了全市人民的期望,凝聚了开发区上下的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开发区领导班子团结一致,积极作为,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以“踏雪留痕、抓铁留印”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硬是在贫瘠的土地上,铺设了四通八达的路网,树立了美丽漂亮的楼群,兴建了充满活力及潜力的工业项目和科技园区。硬是在万众瞩目之下,扩大了城市规模,改善了城市形象,拓展了城市空间。更重要的是,在为市级财政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开发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许多乡村农民,自自然然地分享了经济发展的红利,顺顺当当地融入了城市生活,舒舒服服地享受了现代文明的成果。

菏泽是千年古城,作为“牡丹之都”,早已名扬天下。开发区是菏泽这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位置上说,处于菏泽城区的东大门,是市级领导机关办公所在地,是城市的主要出入口。从产业功能上说,是商贸经营的繁华区,是工业项目的集中地。从文化渊源上说,更是与菏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一脉相承,息息相关。华夏文明发源的远古遗迹,菏泽先民的生活遗存,牡丹文化的幽远芬芳,赵王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先贤文化的瑰丽奇葩,红色文化的悲壮豪迈,工业文化的异军突起,都在这块沃土上灿若星辰,耀人眼目。早在龙山文化时期,祖先们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作为尧舜之故里,伏羲之桑梓,唐尧虞舜的圣迹,华胥伏羲的行状,大禹治水的佳绩,都在这里若隐若现、代代相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安邱堌堆,是4500多年前先人聚居的遗址,至今散发着祖先的生活气息,承载着古代的人间烟火,是菏泽堌堆文化的代表性景观。三冉故里及其脍炙人口的故事,更是菏泽先贤文化的典范。资望很高的曾参能不辟辛苦,专程来成武文亭与冉雍、冉耕、冉求会文,看重的或许正是三冉的品行和学问。曾冉会文的故事经过千年传颂,已成为著名的文化经典。“一门三忠烈”的卞壸,铁面御史何尔健,都是历史上让菏泽人引为骄傲的清官廉吏。特别是近代以来,从这块土地上走出来的何氏家族,人才辈出,满门英贤。何思源曾任民国山东省教育厅长,省政府主席,北平市市长,一身清风正气,为和平解放北京做出过应有贡献。何兹全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作等身,深得学界厚望。何鲁丽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主席,德艺双馨,卓尔不凡。何芳川亦是知名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治学为政,多有建树。位于开发区土地上的凝香园,既供奉着何氏先人贤哲的英灵,也凝聚着何氏后世才俊的精魄。园中牡丹多为名贵珍稀品种,娇艳的花容和浓郁的芳香,传播着何氏家族的辉煌和荣光。曾被毛泽东赞誉的铁血将军姜玉贞,英勇抗日,精忠报国,集中体现了菏泽人的忠勇和刚强。矗立在开发区显要位置的姜玉贞墓冢,连同他英勇顽强的精神,早已成为凿刻在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活力的源泉,是一个城市魅力的体现,菏泽开发区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正是其快速发展、极具潜力的关键。《史话》就是以开发区境内的古村遗址、名胜古迹、文化遗存为依据,以历史记载的、发生在当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沿革为次第,用平实的叙事笔法,记述了开发区建立以来的发展轨迹。所展现的村庄由来、名人轶事、人物传说、战火烽烟、民风民俗、诗文碑刻等,涉及古今社会、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史话》的出版发行,对增强开发区人自身的文化自信,对发挥志书“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对开发区乃至全市文化、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亦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这种独具特色的“史话”体裁,也为以后编纂正规史志储备了资料,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此书编纂出版一直得到开发区党政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的关注支持,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史志文化的高度重视,实属远见之策,明智之举。

记史资今百业兴,开笔见机万事发。新书面世,见仁见智,激发的都是正能量。菏泽开发区已经成为商家投资的希望之地,群众生活的宜居之所。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通过这本书,进一步走进开发区,认识开发区,了解开发区,牵手开发区。

我相信,一个有根基的开发区,一个有文化的开发区,一个有灵性的开发区,一个有温度的开发区,一个有故事的开发区,将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遇,更多的希望,更多的幸运,更多的福祉。

谨为序。

张存金

(菏泽市原副市长、菏泽学院原党委书记,现系中国作协会员、菏泽市作协主席)

   2020年5月28日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5)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6)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7)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8)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9)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0)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1)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2)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3)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4)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5)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6)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7)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8)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19)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20)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21)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22)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23)

历史上的古村庄(最古老最详细最全面)(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