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乾隆三十八年,74岁的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坐着官轿去往宫中参加朝会,当刘统勋的官轿行至东华门外一个坑洼之处时,官轿突然倾斜,失去了平衡,刘统勋身边的侍从见状,赶紧指挥轿夫平稳官轿,已免惊扰到官轿中的刘统勋。

《清史稿 刘统勋传》:三十八年十一月,卒。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

官轿平稳之后,侍从拉开官轿的轿帘察看情况,轿帘揭开的一刹那,侍从突然间发现刘统勋紧闭双眼,气息虚弱,侍从下意识到刘统勋突发疾病了,当即命人去往宫中求救。

乾隆时期有刘统勋吗(乾隆在位六十年)(1)

乾隆皇帝闻讯后,当即命御前大臣福隆安以及御医前往东华门去救治奄奄一息的刘统勋,但是等到他们赶到之时,刘统勋已经咽了气。

刘统勋病逝之后,乾隆皇帝十分重视刘统勋的身后事,乾隆皇帝亲自前往刘府吊唁刘统勋,当他来到这位三朝老臣的家中后,他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所惊愕,刘统勋的住所十分简朴,一点也不像是一个朝中一品大员的府邸,吊唁结束后,康熙皇帝回到宫中,当即召集了满朝文武后,伤感地说道:刘统勋逝去,朕永远的失去了一位股肱之臣,刘统勋可谓是本朝的真宰相啊!

《清史稿 刘统勋传》上闻,遣尚书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回跸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是真宰相。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任命的宰相众多,光是正牌的宰相就有44人之多,其中不乏我们较为熟知的张廷玉,李侍尧 ,阿桂,福康安等清廷官员,但是在乾隆时期,能够被乾隆皇帝称为乾隆时期“真宰相”的清廷官员只有刘统勋一人,

乾隆时期有刘统勋吗(乾隆在位六十年)(2)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竟令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只称刘统勋一人为真宰相呢?

终身不失正的刘统勋

在乾隆皇帝创作的一首名为《故大学士刘统勋》的五言古诗中,乾隆皇帝这样评价刘统勋,说他“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而这句“终身不失正”正是乾隆皇帝称刘统勋一人为“真宰相”的原因。

刘统勋一生为官,一身正气,刘统勋出身于书香门第,这就使得他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乾隆时期有刘统勋吗(乾隆在位六十年)(3)

刘统勋打小就对于那些依靠捐资而获取出仕为官机会的人士是嗤之以鼻的,因此他为了实现自己出仕为官的目标,则是选择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

雍正二年,刘统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考取进士,从而获得了入朝为官的机会,被朝廷任命为翰林院编修。

乾隆时期有刘统勋吗(乾隆在位六十年)(4)

一转眼到了乾隆年间,由于刘统勋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乾隆皇帝因而对其委以重任,让其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监察朝廷官员的一言一行。

《清史稿 刘统勋传》:六年,授刑部侍郎。服阕,诣京师。擢左都御史。

当时,朝中的两位重臣张廷玉,讷亲二人都在言行上有过失的行为,刘统勋获悉这个情况之后,并没有因为畏惧他们的权势,而选择“视若无睹”,反而是义无反顾的上报给乾隆皇帝。

乾隆时期有刘统勋吗(乾隆在位六十年)(5)

乾隆皇帝看完了刘统勋的上报之后,觉得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上报合乎情理,便对张廷玉和讷亲二人作出了惩戒,事后,乾隆皇帝将刘统勋上谏的奏疏发给了文武百官看,文武百官看后,都称赞刘统勋直言敢谏,一身正气!

《清史稿 刘统勋传》:上谕曰:“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大臣任大责重,原不能免人指责。闻过则喜,古人所尚。若有几微芥蒂於胸臆间,则非大臣之度矣。今见此奏,益当自勉。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侯朕裁定。”寻命以统勋疏宣示廷臣。

乾隆二十一年,铜山县黄河水泛滥,乾隆皇帝决定在朝中选派一位能臣去往该地治理水患,最终经过挑选,命做官正气十足的刘统勋担任河务总督,前去治水。

乾隆时期有刘统勋吗(乾隆在位六十年)(6)

刘统勋到了铜山县之后,便带着人亲临黄河口巡查,巡查完毕之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修筑堤坝之事。

但是,刘统勋手下的河道官吏不仅不听刘统勋的指令,反而是找各种借口托辞怠工,令修筑堤坝的事宜严重放缓。

《清史稿 刘统勋传》:二十一年六月,授刑部尚书。寻命勘铜山县孙家集漫工,解总河富勒赫任,即命统勋暂摄。

我们都知道刘统勋是一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一个人,他面对这些河道官吏的不作为,显然不会容忍,为了查明这些河道官吏的不法之举,刘统勋乔装打扮,微服走访,最终查明了这些河道官吏的不法之举,然后将这些河道官吏全部抓捕问罪,好在当地的巡抚大人为这些河道官吏说情,才使得这些河道官吏捡回了一条命,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河道的官吏们不敢在违背刘统勋的指令,全力配合刘统勋修筑堤坝,最终顺利的治理了铜山县的水患。

《清史稿 刘统勋传》:其视杨桥漫工也,河吏以刍茭不给为辞,月馀事未集。统勋微行,见大小车载刍茭凡数百辆,皆弛装困卧。有泣者,问之,则主者索贿未遂,置而不收也。即令缚主者至,数其罪,将斩之。巡抚以下为固请,乃杖而荷校以徇,薪刍一夕收立尽。逾月工遂竟。

事后,乾隆皇帝对于刘统勋治理水患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刘统勋为官数十载,一生正气,刚正不阿,先后出任过刑部侍郎、左都御史、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刑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位居宰辅之位,他先后审理和查办了西安将军都贲、归化将军保德、江西巡抚阿思哈等人的不法之事,维护了大清王朝的法纪和朝纲,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也因而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评价。

乾隆时期有刘统勋吗(乾隆在位六十年)(7)

乾隆三十八年,1700年出生的刘统勋已经74岁了,这个年龄无论放在古代,还是现代,已经是一个高龄了,但是刘统勋并没有为此退休还乡,而是依然参与到治国理政的事务中来,在清廷的朝堂之上起着一个中流砥柱的作用。

1773年,刘统勋病逝的前夕,还在为朝堂之事进行奔走,这就使得乾隆皇帝深受感动,在刘统勋病逝后,乾隆皇帝不仅亲自来到刘府为其吊丧,更是追赠其为太傅,御赐其谥号为“文正”,使得刘统勋成为了大清王朝历史上病逝后获得谥号“文正”的第一文臣,受后世之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