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期,高姓开始形成。此后,在各诸侯国之间打来打去的岁月中,高姓人因战乱等原因不断播迁。不过,即便如此,大多数高姓人仍生活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北方区域。楚国灭掉越国后,一支高姓人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了海南。

高姓是在齐国形成的,因高傒是周天子赐封的齐国“守国”上卿,其后代子孙在齐国的地位很是特殊,高姓在齐国拥有较重要的地位长达200多年。正因为如此,高傒的后代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并因失利而外迁他乡。

高姓由来和起源(四川百家姓高姓形成后在齐国显耀200多年)(1)

高渐离刺秦王。

高固支系,到高竖兵变而瓦解

高傒玄孙高固(高宣子),在齐惠公、齐顷公时是上卿,多次代表齐国出使鲁、晋等国。齐顷公10年(公元前589),齐国和晋国爆发鞌(今山东济南市西北)之战。

战前,高固只身闯进晋军军营,一边捡起地上的石头朝晋军打去,一边趁机抓住一名晋军,抢过晋军的一辆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车上,以示与其他的晋军战车不同。

然后,高固驾着战车回到齐军军营,在军营中巡回奔驰演说,展示勇气,极大地鼓舞了齐军的斗志。不过,由于齐顷公轻敌,齐军最后还是大败而归。

高固的儿子高厚,为齐景公时的大臣,曾担任过太子光(齐庄公)的老师。齐灵公改立公子牙为太子后,高厚受托出任太傅,辅佐公子牙。

高厚身居高位,不可避免地卷入齐国的上层集团斗争。在任太傅时,曾和国氏一起把齐国执政大臣崔杼驱逐到卫国。齐灵公病危时,崔杼趁机迎立太子光即位,派人杀死高厚。

高厚的孙子高止(字子容),也是齐国大夫,曾经与各国大夫一起为杞文公修建新的都城。但高止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喜欢惹是生非,又居功自傲,独断专权。

齐景公4年(公元前544),高止被齐国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了燕国。高止的儿子高竖,以高氏封地卢邑(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西南)为根据地进行反抗,发动兵变。

齐国大军包围卢邑,高竖无法抵抗,只得提出一个条件讲和:“只要保全高氏的后代,就把卢邑归还国家。”齐国同意了,高竖交出卢邑后,投奔了晋国。至此,高固这一支系在齐国失势瓦解。

高偃支系,受到田氏家族排挤

尽管如此,高姓人在齐国的上卿地位仍没有动摇。齐人把高傒的另一支后裔中的高偃立为齐国高氏的继承人。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病重,把公子荼托付给上卿国夏和高偃的儿子高张(高昭子)。高张时任齐国内相,曾多次奉命出使他国,与各国诸侯一起修成了周王城,并与国夏率兵讨伐过鲁国。

齐景公死后,国夏和高张立公子荼为齐国国君(晏孺子)。势力很大的田氏家族的田乞,不愿让公子荼继位。第二年,田乞联合齐国的大夫们率兵入宫。高张、国夏听说,带兵来救,结果在路上战败。高张见大势已去,只得投奔鲁国。

高张儿子高无邳(高无丕),也是齐国大夫,曾在齐荀公元年(公元前485)带兵讨伐过鲁国,13年后又率兵抵御过晋国的入侵。高氏在齐国失势后,他逃奔到了北燕(今北京大兴区东南)。

在田氏家族的排挤和打击下,尤其是田齐国建立后,高姓在齐国的政治基础丧失殆尽,纷纷出走他国。其中,高傒第10世孙高量,官至宋国司城(六卿之一,执掌国政)。高量第10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郡太守,定居在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奠定了高姓的渤海郡望,此是后话。

高姓由来和起源(四川百家姓高姓形成后在齐国显耀200多年)(2)

南海人高固,辅佐楚王建广州

春秋战国时,北方的郑、燕、宋、晋、鲁等国和南方的越国等,都出现了高姓人的身影,这和齐国高姓的不断外迁有一定关系。

《广东通志》记载,东周显王时,楚威王灭掉南越国(今广东一带),南海人高固归顺。富有才能的高固受到楚威王赏识,被任命为宰相。

高固喜欢学习和钻研学问,经常劝诫楚威王多看看书。但楚威王日理万机,没那么多时间看书。高固就节选了《春秋》一书中论述成败的40篇文章,献给楚威王。

高固任宰相期间,建立了楚庭(今广州市),在楚庭兴办学校,“文教日兴。”为广州教育事业的初步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说,当时有5个神仙骑着5只羊来到楚庭,5只羊口衔着谷穗。神仙把谷穗送给当地人,并祝福这里的人从此永无饥荒。然后,神仙化作一缕青烟腾空而去,5只羊留在人间化为石头。

当地人认为这是一个吉兆,绘制了5个仙人和5只羊的头像,作为高固对楚庭的功劳。广州“五羊城”名称即由此而来。现在广州越秀公园内,还保存一座刻有“古之楚庭”的石牌坊(右图)。

在高固的辅佐下,楚国逐步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高固自称是齐国高姓的后裔,他的子孙在广东发展繁衍,高固被尊为广东高氏始祖。

高姓由来和起源(四川百家姓高姓形成后在齐国显耀200多年)(3)

高固画像。

郑国高克,不受待见逃奔陈国

其实,春秋时最早见于史籍的高姓人,是郑国大夫高克和高渠弥,比高傒要早。

高克不知咋的,在郑国混得不怎么好,大家都不待见他,郑文公叫他带兵到黄河边驻扎屯守。高克不知内情,傻呵呵地待在那里,满心期盼着组织召他回去。谁想,他成了被世界遗忘的人,脚底都长出树根了,还不见郑文公让他撤回的通知书。

时间一长,高克没崩溃,他手下的军队先崩溃了,士卒逃的逃,散的散。高克一气之下,也逃亡到了陈国。

郑国人为此还给高克作了一首诗《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镳镳。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郑国高渠弥,发明鱼丽阵战法

相比高克,能文能武的高渠弥在郑国混得风生水起,深受郑庄公的赏识。高渠弥不但积极参与郑国高层的政治斗争,还为郑国建立功勋。

郑庄公37年(公元前707),周桓王以郑庄公不去朝见他为由,率周王室军队及蔡、卫、陈、虢等诸侯联军攻打郑国。高渠弥统领郑国中军迎战,协同郑庄公,大败联军。

值得一提的是,高渠弥发明创造的鱼丽阵战法首次亮相并大显神威。所谓鱼丽阵,是环绕战车疏散配置步卒的一种作战阵法,因车与车之间形似鱼鳞,故名。

作战时,战车在前,步卒分散配置在战车左右和后面。战车上的甲士如果出现伤亡,可由步卒补充上去,继续战斗,形成车步协同配合、攻防灵活自如的战阵体系,即所谓“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这种阵法,讲究车步协作的严密性,可有效保护自己、杀伤敌人,是高渠弥对古代军事战法的一大贡献。由此看来,郑庄公赏识高渠弥,是很有道理的,不是乱来的。

尽管如此,高渠弥和郑庄公的儿子太子忽的关系不好。郑庄公任命高渠弥为卿时,曾受到太子忽的劝阻。

太子忽认为,高渠弥人品差、气量小,有才无德。但郑庄公不愿埋没人才,坚持提拔了高渠弥。高渠弥和太子忽由此结下梁子。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出现争夺王位的内乱。公元前696年,逃亡在外的太子忽回国即位,是为郑昭公,想找借口除掉高渠弥。

高渠弥战战兢兢、处处小心,时刻提防着郑昭公。这样的煎熬日子过了一年多,高渠弥实在受不了了,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前695年,高渠弥趁与郑昭公一起外出打猎的机会,将郑昭公射死,立郑昭公的三儿子公子子亹为郑国国君。

第二年,高渠弥陪同子亹去参加齐襄公主持的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诸侯会盟大会。大会上,子亹因为没有拜谢齐襄公,惹得齐襄公很不高兴。

齐襄公暗中布置伏兵,盟会时,将子亹杀死,以此杀鸡儆猴,宣示其霸主的权威。同时,高渠弥也被齐襄公车裂。另有一种说法是,齐襄公此举是在为冤死的郑昭公主持公道。

在高氏一些族谱中,有的尊奉高渠弥为受姓始祖。

高姓由来和起源(四川百家姓高姓形成后在齐国显耀200多年)(4)

高柴画像。

孔子门徒高柴七十二贤之一

在春秋战国时,还有高柴、高渐离这两个高姓人值得说一说。

高柴,字子羔,也称子皋、子高、季高,春秋末卫国人(一说是齐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性格直爽、尊礼孝亲、执法公平闻名,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宣讲儒学。高柴个子不高,性情仁爱,对父母极为孝敬。

高柴很有政治才能,他的好友、在卫国做宰相的师兄子路,推荐他做费邑(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宰(相当于县长)。此后,高柴出任卫国士师(又叫士史,执掌禁令刑狱的官职),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受到孔子的称赞和卫国民众的赞扬。

高柴在鲁国、卫国先后4次为官,是孔门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鲁哀公15年(公元前479),卫国发生政变,高柴逃离卫国前,劝子路不要回宫去,但子路拒绝了劝阻,结果回宫遇害。

为躲避追杀,公元前481年初冬,高柴逃亡到陈国阳夏梁乡(今河南太康县高贤乡),设馆讲学,教出了遍布陈、郑、宋、卫、蔡、楚、鲁、晋等国超过3000名的弟子。据说,高柴活了128岁,他在梁乡待了88年,死后葬在当地。为纪念高柴,当地人把梁乡更名为高柴,明朝时改名为高贤。

高柴是春秋战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对中国儒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东汉永平15年(72),高柴开始被祭祀。唐开元27年(739),高柴被封为共伯。北宋大中祥符2年(1009),高柴被改封为共城侯。南宋咸淳3年(1267),高柴以共城侯身份从祀孔子。明嘉靖9年(1530),高柴被改称为先贤高子。

孔子认为高柴憨直忠厚,“柴也愚。”朱熹注释说:“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所以,根据孔子对高柴的评价,高柴后人把“厚余”作为高氏的堂号,是为厚余堂。孟子有个弟子叫高叟,据说是高柴的裔孙。

燕人高渐离

一代刺客载史册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说,高渐离是战国末期的燕人,以宰狗为业,擅长一种叫做筑的乐器,是荆轲的好朋友。燕国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在易水送行时,他击筑和唱。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国派兵灭掉燕国,并追捕太子丹的门客。高渐离只得改名换姓,给别人当下人。一次,主人家有客人击筑,高渐离忍不住展露了一手,由此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秦王听说后,很是欣赏高渐离击筑的技艺,没有杀他,只是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当宫廷乐师,为自己击筑。时间一长,高渐离和秦王的关系越来越近。

高渐离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悄悄地把铅放进筑里。时机成熟了,高渐离趁进宫为秦王击筑时,举起筑向秦王砸去,但没有击中。机会一失去,就是致命的结果,高渐离被秦王杀掉了。

高渐离的举动,在司马迁看来,是壮举,把他写进了《史记》中,成为与荆轲一样千古留名的一代刺客。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特别致谢:

本期高姓的采访和资料提供,得到高路加、高远奎、高祥君、高泽均、高华仲等先生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