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克琉斯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1)

1933年3月,29军血战长城。喜峰口一役,29军从各团里挑出500名擅长刀术和肉搏的士兵,组成大刀敢死队,两次夜袭日军阵地,砍杀了数百名正在睡觉的日军。这场惨胜的夜袭,是当时抗日战争中少有的胜利。

大刀敢死队英勇砍杀日军的消息,被媒体广泛报道,迅速卷起了全国的抗日爱国热潮,大刀这一武器,也在这一时期被推上了神坛。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2)

一名士兵在擦试自己心爱的大刀。抗日军队武器匮乏,能有一把上好的大刀,是士兵们的骄傲

同时,这还影响到了后来很多影视剧的编创,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抗日白刃战场面,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都偏爱用大刀来砍杀日军,十分热血威武。但如果按历史实际来看,这只能说是影视剧的一种渲染。大刀未必真的是刺刀的克星,抗日军民使用大刀,其实是国力不足的一个无奈之举。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3)

油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展现的大刀队和日军激战的场面

武术界有一句话,叫作“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这句话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手中的兵器越短小,就要越靠近对方才能攻击,这样在打斗时会受到更大的威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大刀,恰恰就是一种短型武器。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实际搏斗中,刺刀走的是直线,依靠的是长度优势,一刺就能刺中对手的要害,它只需要一个动作。但大刀呢?你第一个动作需要先把刀挥出来,第二个动作是把刀劈下去,才能完成砍杀。这时,刺刀只需一个动作就便已经刺中你了。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4)

当时,我国的普通大刀,长度约在60厘米,刀把较短。日军的38式步枪装上刺刀后,全长将近1.7米。由于大刀在长度上存在严重的劣势,恐怕大刀还没接近对手,就可能被刺伤了。

八路军的三大训练课目拼刺、投弹、射击,却没有设置大刀的砍杀课目,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刀在实战中并不是广泛适用。

事实上,我们通过实战对抗演练,也很容易证明大刀很难打得过刺刀。有人结合训练,与武警战士进行一场模拟对抗,用大刀和木棒进行实战对抗。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5)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6)

20人手持大刀与20人手持刺刀进行对抗,不到一分钟时间,大刀队便被刺刀队打得全军覆没,而刺刀队伤亡仅三人

根据参加这一训练研究的武警战士描述:大刀实在太短,很难对刺刀手进行近身砍杀,而刺刀的刺杀速度快,刀又长,稍微僵持交手一下,很快就刺到自己了。

如按历史事实具体地看,在喜峰口战役中,大刀在作战中并没有那么无敌。大刀在这次战斗中,几乎靠的是夜袭的突然性,迅速砍杀熟睡的日军。也就是说,战士们并未和日军硬对硬地进行白刃对抗。反应过来的日军,立刻利用机枪和步枪的优势,对大刀队形成反制。

由于激励全国军民抗战信心的需要,这场夜战得到广泛宣扬,反映29军的新闻电影在影院上线,作曲家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在全国响起,让人们记住了大刀。当时掀起了向抗战捐献的活动,其中一个活动就是捐献大刀。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7)

广东女子师范学校捐献的大刀和钢盔,大刀在当时是人们心中的必胜武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刀并不是那么好用,为什么不用刺刀呢?其实,刺刀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好制造。刺刀虽然是刀剑类的冷兵器,但属于近现代军队中的制式武器,对钢材质量和机械加工的标准化工艺要求非常高,一把普通的刺刀,有多种工艺要求,如刀鞘、血槽、驻笋、卡环等等,这些都必须按照工业化量产标准制造,稍有偏差就是不合格的次品。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8)

明治13年式刺刀,一把质量完好的刺刀,需要严格按照工业流程制造

当时中国工业能力差,难以造出像样的刺刀,包括嫡系军的德械师的刺刀,都是向德国购买的。喜峰口战役中的大刀队,实际上是手中没有足够的刺刀,不得已才用大刀、练大刀,这也是艰难抗战的一个细节、一种无奈、一种不屈。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9)

美国当时或许也受中国的影响,组建了使用开山刀的“大刀队”,不过很快取消了

具体分析中国抗日军民使用大刀的原因,一是因为缺乏枪械弹药和刺刀,才让部队组建大刀队,通过夜袭和近身白刃战夺取胜利。二是当局为了振奋抗战士气,在十次失败和一次胜利中,当然要选择胜利的这场战役来激励信心,其中大刀队作为胜利的象征,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由于大刀很容易制造,乡间的打铁铺就能完成,所以在抗日战争初期,不论是地方抗日武装还是正规军,都大量装备大刀。随着战争后期武器装备条件改善,大刀也被逐渐淘汰,不少部队换上了刺刀,也有足够的枪械和日军作战了。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10)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点,无论抗日军民是装备大刀还是使用刺刀,日军都不会像抗日剧那样动辄和我们进行白刃战。比如电影《太行山上》日军在刺杀前,故意“退子弹”,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日军很清楚,白刃战是一个伤亡率非常大的战术。在枪械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是要千万百计避免的。只有到了没办法的时候,才会近身拼刺。

大刀队抗日战役(20把大刀对战20把刺刀)(11)

大刀更多的是代表中国抗日军民顽强不屈、奋勇杀敌的精神象征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