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2006年,话剧《白鹿原》开演,其中由作家陈忠实亲自操刀的老腔唱词惊艳亮相,风靡一时。沉寂多年的“华阴老腔” 第一次走出了关中大地,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也自此踏上了漫长的“复苏”之路。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老腔已在这片土地上传唱了千余年。

渭南华阴老腔(世代音韵戏舞关中)(1)

华阴老腔,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滥觞于西汉,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发展到高峰,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老腔本身是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后台是皮影戏,来到前台吼唱便是老腔。

2000多年前,西岳华山脚下,在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地方,如今双泉村的南侧,曾有一个军事粮仓,漕运直通当时的都城长安。码头上有一群船工,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有节奏地敲击船帮。后来,这号子便成为引领众人拉船的口号。再后来,起头喊号子的人演变为主唱,跟着一起喊的众人演变为帮腔者,木块成为乐器。于是,黄河岸边诞生了老腔,老腔逐渐演变成戏,慢慢有了唱腔。而用木块敲击板凳也成为老腔的独有标志,区别于其他唱腔。

渭南华阴老腔(世代音韵戏舞关中)(2)

渭南华阴老腔(世代音韵戏舞关中)(3)

渭南华阴老腔(世代音韵戏舞关中)(4)

老腔艺人主要集中在双泉村,很长一段时期,老腔是华阴市双泉村张姓家族赖以谋生的家族戏。白天劳作,晚上几位老伙计三三两两聊天闲坐,几杯酒水下肚,兴致到了,便抄起家伙,忘情地来上一段老腔。台前张扬豪放,台下的老腔艺人其实是一个沉默的群体,简单朴素,勤恳踏实,他们不会用过多的言语去表达,却总是露出淳朴的笑容,这是老腔艺人。没有华丽唱腔的炫技,只有那凝结着农民生活智慧和生命激情的原生态力量,便能荡魂摄魄,这就是华阴老腔。在这片土塬上,也只有在这片土塬上,才能生长出这原汁原味儿的华阴老腔。

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年龄七十有余的老腔艺人,他们挽着裤腿,叼着烟袋,或席地而坐,或蹲在板凳上,时而仰天长吼,开怀大笑,时而四下挥舞,用力跺地。自然的表演,再现着黄土地之上最真实自然、坦荡朴素的生活。那一身粗衫老腔艺人,他们的身上或许还沾着黄图的味道。生于黄土地,长于黄土地,老腔的力量,是土地和劳作的力量,浓缩了原生态的黄河文明。一声声呐喊,是从远古传来的大地之音,苍凉雄浑,古朴久远。

渭南华阴老腔(世代音韵戏舞关中)(5)

渭南华阴老腔(世代音韵戏舞关中)(6)

渭南华阴老腔(世代音韵戏舞关中)(7)

惊雷乍响,西北风沙滚滚,锣鼓喧天,黄河之水滔滔。这是独属于老腔的恢弘壮丽。在一众流行乐曲之中,华阴老腔显得与众不同,在中华民族富饶悠远的艺术宝库中,老腔也画上了波澜壮阔的一笔。华中高山的深厚底蕴与中华文明的渊远流长碰撞在一起,结合成来自久远时空的千古绝唱。扬起板凳,高声吼唱,在这钢筋水泥构造成的人类社会,献出一声真情。

,